第七章良缘错3(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予君歌一曲》最新章节。

“我长到十六岁,云英待嫁,府中七姐姐、九妹妹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开春后大夫人做主挑选了几家合适的人供三姨娘和姨娘挑选,计划最迟今年年底定下我们的亲事。

其中有一人,是千山书院的学子,但因着父亲生前好赌成性欠下许多外债,家中一贫如洗。三姨娘看重眼下,不舍得七姐姐嫁过去后过苦日子。姨娘着眼将来,于是特地与媒人商议后,选了千山书院开诗展这天带着我去相看。”

马车一路前行,云娘心中四分忐忑六分期待,李妈妈稳重不敢多言。

许龄的贴身丫鬟倒是个活泼开朗的小丫头,难得外出,又是到千山书院这样传奇的地方,又兴奋又激动,一路叽叽喳喳说着讨喜的话宽慰着云娘。

反观当事人此刻右手撑着脑袋心不在焉瞧着一路上的风景,面色平淡的像个局外人。

千山书院诗展,江洲富商、世家携家中女眷齐齐登场,一结交贤才,二为择东床快婿。

一路上马车尤其多,路上拥挤不堪,等马车驶上山顶时日头已大,由于书院外早已停靠满马车,许府马车只得停在了离书院十多米外的半山腰。

李妈妈扶着云娘下了马车,小丫鬟和许龄紧随其后,一行人向书院走去。

不多时千山书院落入眼帘,云娘停下脚步正准备欣赏,目光却不经意与书院门前站着的一妇人相交,紧接着那妇人面露欣喜,率先向她们靠了过去。

“可是许府的六姨娘?”那妇人问道。

云娘微微颔首,心中立即明了,不动声色地打量起妇人身后的青年。

妇人脸上笑意更浓,立即自报家门:“我是薛王氏,这是我的儿子薛礼。”

薛礼应声上前见礼,“见过云姨、八姑娘。”

薛礼,额上一层薄汗,衣着虽旧,但干净整洁,长得规规矩矩挑不出错,举止也大方有礼。

是个不错的人选!

云娘心中忐忑消散一半,“日头毒辣,上山来游玩的人实在太多,薛夫人久等了。”说着招手唤许龄上前见礼。

“伯母好、薛公子好。”许龄行礼后立即退回云娘身后。

姑娘是典型的江洲人长相,杏眼、弯眉、樱桃小嘴、瓜子脸,乍一看不吸引人的目光,但周身气度好,一看就知道跟儿子一样是个读书人。

薛王氏细细打量着满意地点点头,毫不掩饰地咧嘴笑起。

“腹有诗书气自华”薛礼瞧见许龄时脑子里顿时浮现出这句话,读书人清高,他因父亲之事耽误亲事,不曾想如今能寻到此等佳人,他脸上的笑顿时也真切了几分。

“还是头一次来千山书院,薛公子即拜读于此,今日就劳烦您们带我们母女逛一逛了。”云娘笑着开场。

“好好好!”薛王氏连声应好,领着人往书院里去。

如此,一行人随着薛王氏正式开始了今天的主要任务。

“哎~”

“许姑娘小心!”

书院今日特许了商贩摆摊,道被占,加之来往行人多,许龄不注意差点被人挤倒,幸好薛礼眼疾手快将她拉住。

前头相谈甚欢的云娘、薛王氏闻声回头,见此皆是会心一笑。

许龄淡淡笑着致谢,不露声色地将衣袖抽离,反倒薛礼面露羞赧之色,颇有些情窦初开的模样。

“瞧我们聊的高兴,差点忘了你们了。”薛王氏拍头。

二人还无实质性进展,如今也做足了姿态,云娘闻言会意,“龄儿平日在家闲暇无事时也爱吟吟诗,出门前还满怀期待地说要多拜读一番书院才子们的佳作……”

“我记得育斋院不远处有个供大家对诗的摊子,正好礼哥儿熟悉那儿,不如就让他带着八姑娘去瞧瞧。”薛王氏立即接住话头。

“如此甚好,今日人多,那就劳烦礼哥儿多看顾着些龄儿了。”

话至此,一行六人就此分散。

早料到有此,亲长不在旁,为避嫌许龄从袖中掏出面纱戴上。

薛礼见此更觉她是个知书守礼的女子,半点没有商贾人家之气,心中欢喜直接跃上眉梢。

“听媒人说八小姐是个才女,不知小姐平日里喜欢读些什么书?”薛礼想起媒婆说的话,有意试探道。

薛家家底微薄,娶妻求贤,是万万招架不住什么才女的。

许龄有些吃惊:“薛公子见笑了,我不过是爱在闲暇时看些散文游记罢了,是万万担不起‘才女’之名的。”

这媒人可真会往我脸上贴金。

薛礼闻此微微点头,神情却并未放松,顺着此话聊起。

二人便如此一问一答,跟着人流前进。

不远处书摊前一幅字画高高悬挂起,许龄被字迹吸引而去。

“秋雨小姐生就大才,可惜是个女儿身。”薛礼瞧了瞧故作惋惜试探道。

钱秋雨,千山书院钱教授独女,十二岁时以一篇《锦里赋》扬名,江洲赫赫有名的才女,立志不嫁,如今被聘为千山书院女子学堂的教书先生。

薛礼低下头,眼中满是探究地偷偷观察着身旁之人。

在这男尊女卑的思想固化的朝代,薛礼认为钱秋雨虽是有才,可生为女子全然忘了自己本来的职责,不该为其他女子学习的榜样。

闻言,许龄眉头微微皱起,她觉察到他语气中的不对劲。可在这拥挤的人流里,他依旧伸出手儒雅守礼地护着自己,避免旁人碰撞,就连脸上的笑也分毫未变。

“有秋雨先生在书院中,我相信终有一日女儿身不再会是惋惜一人无法施展才华的理由。”她不愿意言不由衷。

她言语中的推崇令薛礼不悦,他脸色瞬变,厉声斥责道:“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自有男儿去做,哪里需要女子?我认为你们女子只需恪守妇道,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