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张贺出任掖廷令 邴吉退隐山林间(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弃天予》最新章节。

掖庭,位于皇宫内皇帝、皇后寝宫的两侧。皇宫修建是以一条南北中心线为主,在东西两侧建有不同的宫殿,皇帝议政的朝堂和皇后的寝宫就建在中央的子午线上,掖庭就如两腋般护卫着帝、后寝宫。这掖庭在后宫区域内,婕妤以下的嫔妃通常居住于此,管理后宫贵人采女事的官署也设于此。既然在宫中,其官员就须由阉人担任,为掖廷令。

张贺是张安世的胞兄,原为太子宾客,在巫蛊之祸后,家人为让其活命,力劝其接受腐刑而活了下来。以霍光对张安世的了解,张安世在朝中从不忤逆霍光而成为霍光的亲信,其胞兄自然也是自己人了。于是,霍光决定让张贺为掖廷令。

张贺在受宫刑之初,心中也是万念俱灰,时常恨不得随卫太子而去,但又怕到了黄泉之下,自己的阉人之身,着实无颜去见卫太子和诸同僚、友人。后来在胞弟张安世的劝说下,加上妻儿的劝慰,心情也就渐渐平复下来。在出任掖廷令后,本就精明能干的张贺,很快将掖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小皇帝刘弗陵的赞许,霍光也深为满意。

这天,张贺在整理武帝的诏令时,看到了武帝的一份遗诏。

这个诏书是要将皇曾孙刘病已收归掖庭养视,且赐一县为皇曾孙的汤沐邑。

张贺看到这份诏书时,原本静如止水的心,顿时泛起滔天巨浪,眼中流下激动的泪水,心中呢喃道:

啊!皇曾孙!这不是卫太子的后裔吗?他还活着!太子爷啊,您在九泉之下,可一定要保佑我早早找到您的孙子,我会将您的孙子照顾好的。

这份诏书是在武帝驾崩前所立。诏书刚立,武帝就已驾崩,宫中众人忙于武帝的后事,加上以前的掖廷令疏于政事,这份遗诏也就束之高阁,无人知晓、无人理会了。好在业精于勤的张贺在整理武帝的诏令时,将这份诏书找了出来,得以重见天日。

张贺找到诏书后,忙向昭帝和大将军禀报。昭帝和霍光都很吃惊,仔细看了看诏书,确是先帝亲手所书,玺印也是先帝亲自所盖,诏书真实无疑!

昭帝和霍光都曾风闻刘病已之事,只是在武帝崩后就无人提及,也就不了了之。现在见了这份诏书,再看到张贺满怀激动与期望的神色,霍光对昭帝说:

“陛下,这份诏书既是先帝所立,依臣之见,就交由掖廷令张贺依旨办事吧。”

昭帝原本不大愿意。在昭帝出生后,钩弋宫与未央宫就开始明争暗斗,直到征和二年巫蛊事变,皇后谢世、卫太子满门被灭,钩弋宫为斩草除根还追杀过卫太子后人刘病已,钩弋夫人当时还因这事成了武帝赐死的缘由。当时昭帝年幼,不知道这些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昭帝还是知道了些许真像,虽觉得母妃派人追杀卫太子后人有点太过,但也理解母妃为自己的一片良苦用心,自然对素未谋面的卫太子后人生不出半点亲情,更别说要照顾了。只是碍于先帝遗诏,看见首辅大将军都同意了,也只得点头同意说:

“大将军所言极是!这刘病已也是朕的皇侄孙,如今既然有了先帝的遗诏,那就着掖廷令张贺将皇侄孙寻回,一切谨遵先帝遗诏办理即可。”

张贺见昭帝和大将军都同意了,急忙叩头谢恩,又向大将军谢过后,退出殿来。回到掖庭后,即着手派人寻找刘病已。

此时,远在鲁地的刘病已,在舅公家生活得不甚得意。

当武帝驾崩的消息传来时,刘病已与邴吉一行正好行至洛阳。邴吉得知武帝驾崩、新皇继位的消息后,知道刘病已自此就要流落民间为一平民了,心中不免惋惜,觉得上苍对刘病已太过不公了。自己既受史良娣托孤,对仕途也有点心灰意冷,决定将刘病已送至鲁地后,就不再出仕。邴吉要守在刘病已的旁边,亲眼看着他长大。

众人见邴吉神色肃然,以为是武帝驾崩的原因,也就都默然不语了。

刘病已本来玩兴正高,还想进洛阳后好好的再玩一下,见邴吉和众人都兴致怏怏,进入洛阳后也就提不起兴致了。当然,因为武帝驾崩,洛阳城中的所有娱乐都已停止,街上也就冷冷清清的,游人很少。

众人在街道上默默地走着,无心观赏街景。但一家糕点铺还是很快就吸引了刘病已。刘病已一听到糕点铺的吆喝声,就跳下马车向糕点铺跑去,尝过店中的糕点后,觉得味道很好,就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酥饼、花生糕、鲜花饼等小吃。

邴吉等人陪着刘病已买过糕点小吃后,才一同在街上寻了一家客栈入住。

当天晚上,众人早早地吃完晚饭,便匆匆洗漱一番后就上床睡觉了。这一则是大家赶了一天的路,确实很累;还有就是心情都不大好,主要是武帝驾崩的消息,让大家都很沉重。当然,最主要的是邴吉因为想到武帝薨后,刘病已就再也没有了一个亲人,成了真正的孤儿,今后的生活会很艰难,因此心情很压抑,也就影响了大家的情绪。

一夜无话。第二天,众人起床后,简单地洗漱了一下,吃过早饭后就出城而去。

一路上,刘病已只是安安静静坐在马车中,既不吵也不闹,众人以为刘病已是玩累了,也就不以为意。

既然不再游山玩水而是一心赶路,速度就提高了数倍之多,不到十日,就已进入鲁地,找到史良娣娘家所在的史家村时,已是姹紫嫣红的五月,正是初夏时节。

史良娣的父亲曾是当地的一个小官吏,在史家村曾是名门望族。但自史良娣随卫太子去京城长安后,念女心切的父亲不久就因病去逝。史父去逝不久,鲁国数年间连遭大旱,加上旱后蝗虫肆虐,田里颗粒无收,百姓四处逃荒。史家在大灾荒中也未能幸免,家道随之中落,在老母贞君的带领下,和儿子史恭一家人靠着十余顷祖田耕作为生。以前,武帝时因朝廷时常对外用兵,东征西讨、开疆拓土,以致民间赋税很高,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史恭一家也一样,靠辛勤劳作再典当些祖产才得以勉强维持下来,好在后来武帝敛兵息争,休养生息,史家也和众百姓一样,得以喘下一口气来。

当刘病已上门时,贞君得知是爱女的孙子时,看着外曾孙刘病已还留有些许史良娣的影子,不禁抱着刘病已就是一场大哭。史恭在旁看着也默默流泪,毕竟兄妹情深。

贞君一家早已得知史良娣随夫家在巫蛊之祸中不幸遇难!

得知刘病已是邴吉专程送来的,贞君哭过后,就带着儿子史恭一家人向邴吉躬身致谢。

邴吉看到贞君一家对刘病已情真意切,也就放心地将刘病已交给贞君,见贞君一家生活得不甚如意,便谢绝了贞君的午饭邀请,在和刘病已交待说会时常来看他的话语后,便留下老妈子和两个仆人,辞别贞君一家,和刘病已依依惜别,邴吉才带着众人离开了史家村。

邴吉离去后,贞君再度拉着刘病已的双手,左看看,再右看看,越看越像自己的爱女,又抱着刘病已大哭道:

“我的苦命的孩子啊!”

史恭见母亲痛苦,知道母亲既是悲伤爱女的不幸,又怜悯外曾孙的身世可怜。便与子史高、史曾、史玄上前劝慰说:

“母亲切莫过度悲伤,妹妹一家虽遭不幸,好在天不绝人,给妹妹留下一孙为后。现在您的外曾孙回到了您的身边,就像妹妹回到您的身边一样。”

史高、史曾、史玄也说:

“是啊奶奶,父亲说得对,侄儿回来就像姑姑回来一样,您老应该高兴高兴才是。”

贞君见说,也就收了泪,拉着刘病已的手说:

“真是年老不中用了,还没给你介绍你的舅公。”

将刘病已拉到史恭面前说:“这是你的舅公,你给舅公磕个头。”

刘病已乖巧地对着史花㳟磕了个头,说:“侄孙见过舅公。”

介绍到史恭的老婆苟氏时,主动磕头说:“侄孙给舅婆磕头了。”

当介绍到史恭的长子史高时,刘病已还要磕头见礼,史高拦阻道:

“表侄不用行此大礼,打个躬就行了。”

贞君也说:“是啊孩子,你还太小,不要磕头了,躬身作个揖就行了。”

刘病已才没磕头,而是按贞君的引导,对史高深深的鞠了个躬,双手作揖说:“表侄儿见过大表叔、大表婶。”

又分别见过二表叔史曾、三表叔史玄。

刘病已的外曾祖母贞君家有八口人:子史恭、儿媳苟氏,三个孙子是史高、史曾、史玄;史高已成家,娶妻徐氏,生子史丹,还不满三岁。二表叔史曾刚成年,还未娶亲,而小表叔史玄则比刘病已年长三岁,两人算是年龄相仿,自然格外亲热。史玄拉着刘病已的手说:

“小表侄,以后你就跟着我,表叔带着你玩,保证不会让你吃亏。”

苟氏听了,狠狠地瞪着史玄说:

“你皮痒痒了,带着他玩,你不用干活了?”

听到这话,吓得史玄赶忙躲到父亲身后,还悄悄扮了个鬼脸。史恭说:

“孩子还小,有时间玩玩也没啥不好。”

中午,贞君让徐氏去割了斤肉来招待刘病已。午饭时,史玄和史丹紧挨在刘病已的身边。史丹高兴地说:

“哥哥来了,就有肉吃了!要是天天都有肉吃就好了。”

史玄也悄悄对刘病已说:“表侄你不知道,我们家平时是吃不到肉的!只有逢年过节或大人生日才有肉吃。”

刘病已悄悄问:“那你们生日吃什么?”

史玄回答道:“我们小孩过生,家里就煮几个鸡蛋,小孩都吃。”

“哦,原来这样。”刘病已也悄悄说:“等吃过饭,我有好东西给你们。”

饭后,刘病已就和史玄、史丹来到他的房间,将酥饼、桂花糕、花生饼等小吃拿出来分享,两个小伙伴高兴不已,与刘病已的关系一下就亲热无比了。

贞君从厨房走过,就听儿媳苟氏和孙媳徐氏边洗碗边叹气道:

“唉!本来今年口粮就不够,靠一些杂粮帮衬,还勉强过得去。现在又平添了三四个嘴巴,口粮就更缺了。你说他一个落魄子,有个老妈子就行了,还要两个仆人干吗?这可怎么办啊?”

徐氏低声道:“娘,你别担心,这个小表侄还小,吃不了多少。再说,那个送他过来的邴大人在离开时说了,老妈子和仆人的月俸开支由他来付,不用我们操心。我们还白得了几个劳力。至于口粮嘛,回头让我家史高多去山上挖点山药等野菜,不就行了。”

但苟氏还是摇头,说:“他是还小,不过你没看他正在吃长饭吗?食量都快赶上一个大人了。”

贞君听不下去了,迈步进入厨房,对苟氏婆媳说:

“你俩不用担心,我的外曾孙我来养,我把我的口粮省下来给他吃,行了吧!”

苟氏婆媳正说得起劲,忽然看到贞君走了进来这么说,急忙起身,一个叫娘、一个喊奶奶,笑道:

“瞧您说的,怎么能让您省下口粮呢?这不成我俩的罪过了吗?再说今年的夏粮还没收,要是收成好,口粮不就没问题了吗!”

这时,邻居过来串门,知道贞君家来了客人,进门后才知是贞君的外曾孙时,摸了摸刘病已的头,都不由得交口称赞道:

“嗻!嗻!嗻!长得可真俊啊,要是个女儿家,还真不比当年你家的史丫头差。”

贞君听众邻居提到女儿,不由得眼角一红,险些落下泪来,只得强行忍着,唯唯称是。

一些邻居带着小孩过来串门,大人们在一起拉家常,小孩自然找小孩玩。他们原来就是史玄的好伙伴,史玄尝到刘病已给的美味糕点,自然也炫耀般的拿了些出来与好伙伴分享。这些山村中的小孩,平时吃糠咽菜,零食也就是些炒的花生、豆子,何曾吃过、就是见也没见过酥饼、花生糕,在尝食过后,众人简直惊为仙品,是真正的人间美味!很快,全村数十个小孩都知道了,知道贞君奶奶家来了个小客人,带有神仙才能吃到的美味糕点。于是,众小孩纷纷来到贞君家,找史玄和刘病已玩,哪怕分到豆子大的糕饼尝尝也好,众人称赞说:

“能尝到这么美味的糕点,总算体验了一回神仙过的日子了!”

刘病已就凭几块小小的糕饼,很快就征服了这些小伙伴。此后,刘病已在史家村中成了众人争相交好的小朋友,每当有什么游戏活动,他们都会将刘病已和史玄一同邀上一起玩。

邴吉将刘病已送到史家后,回家心切,快马加鞭,率众人经两个时辰的驰骋,总算回到了自己的家。

邴吉自鲁国的州从事征调到京城长安为廷尉监,原本以为只需数月,长也不过一年半载就可结案回家。谁成想为了保护皇曾孙刘病已和众多无辜受冤的人,在郡邸狱一呆就是四年,直到今日为护送刘病已到他舅公家,邴吉才得以归家团聚。

得知邴吉回家,夫人率子邴显、邴禹、邴高早早地在村口迎候,直到晌午时才见到邴吉。四年多的分离,如今终得重聚,众人不禁相拥而泣。邴吉感叹道:

“唉!离家四年,真是辛苦夫人了,既要侍奉老人,又要抚养孩子。为夫给夫人施礼了!”

夫人见状,忙裣衽回答道:

“妾身不敢当。孝老抚幼是妾身本份。夫君为天下苍生而远涉他乡,夫君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