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顺利开幕(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回首,故我在》最新章节。
终于到了展览开幕这天。
伦敦的夜晚,泰晤士河畔的“月光艺术中心”灯火通明。巨大的玻璃幕墙如流水般在灯光的折射下变得璀璨。
环球艺术基金会的影响力吸引了很多知名的藏家关注本次展览,并且温衍也让公关部把展览的邀请函通发给集团艺术板块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因此展览现场人山人海。
叶依依站在二楼的中庭上,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她穿着一件简约的白色礼服,颈间戴着一条精致的月亮项链。
“紧张吗?”温衍从身后走来,递给她一杯香槟。
叶依依接过酒杯,轻轻摇晃,看着酒杯中冒出的好看气泡:“有点,毕竟这是工作室成立以来最大的项目,待会还要进行VIP藏家观展导览,我怕会忘词。”说完调皮地向温衍眨了一下眼。
温衍微微地笑了一下,他知道叶依依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下,这些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你会成功的,我一直相信你。”然后稍微翘了一下手臂,示意叶依依挽着自己的出场。
楼下,宾客们陆续入场,随着灯光亮起,慢慢聚拢到舞台中心。艺术界名流、资深藏家、商界精英、媒体记者......叶依依看到很多熟悉的人,也看到不小新鲜的面孔。
“依依姐”,助理匆匆跑来,《艺术新评》的主编到了,开幕礼结束之后您记得来VIP室接受访谈。
叶依依点点头。然后挽着温衍的手缓缓走下楼梯,灯光一下子就聚焦在两人身上,好一对郎才女貌,佳人才子!
走到舞台旁边,叶依依松开挽住温衍的手,在礼仪的带领下走上舞台。
她轻轻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微笑道:“各位来宾,各位藏家朋友、媒体朋友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的捧场,[新生]不仅是本次展览的主题,更是一种信念,它代表着艺术的无限力量,能够治愈创伤,带来希望,能够驱赶黑暗,重现光明...”
她的目光扫过人群,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林悦站在角落里,她的一半脸隐身于阴影中,正冷冷地看着自己。
叶依依的心跳漏了一拍,但很快就恢复镇定:“正如本次展览所选择的作品,色彩张扬,笔触细腻,都极具生命力,艺术能够跨越时空,跨越界限,连接人心,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情感共鸣、找到自己心怡的艺术作品。谢谢大家!”
开幕致辞结束后,叶依依带着VIP嘉宾由一楼到三楼导览了一圈。在一幅巨大的雪山油画面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住她的手,“这幅画目前有预售吗?我很喜欢它的层次感和大胆的色彩,让我想起在瑞士留学的时光。”
叶依依连忙回握住老太太的手“傅夫人,谢谢您的喜欢,目前作品还在的,稍后我们会和您助理对接画作收藏事宜。”
她继续介绍道:“这幅雪山作品名为《无暇》,它代表着洁白、鲜活、以及初心。艺术家希望通过雪山的勾勒能够唤醒心底的纯净,以广阔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真实的世界和对外情感。”
导览结束后,叶依依来到了VIP室,里面早已布置好采访拍摄场景。
月光通过玻璃穹顶洒在座位上,一位娴静的女子坐在一旁细细翻阅眼前的采访提纲,叶依依眼前一亮,晓是她从小就沉浸娱乐圈,也没有遇见过这种气质型美女,她没有想到主持人竟是一名拥有漂亮脸蛋的东方美人儿。
察觉到叶依依的目光,美人儿微微抬头,礼貌的笑了一下,立刻站起身,伸出手:“叶小姐,您好,我是这次负责采访的主持Jes,这个是我们待会提的问题,您需要先提前看一下吗?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沟通的。”
“好的,谢谢。”叶依依和Jes握了一下手,接过提纲细细阅读。
“我这边没有问题,您们很专业,提的问题也很犀利。”叶依依把提纲递回给Jes。
“谢谢,我们可以开始了吗?”Jes示意摄影师调整一下拍摄角度,然后问道。
“可以的。”叶依依点点头。
“叶小姐,据我所知,您之前是一位演员,请问从演员到策展人的身份转变,有什么异同点。”
叶依依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地回答:“从演员到策展人,表面上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在我看来,它们有着深刻的共通之处。”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透过玻璃门投向展厅中央一件巨大的装置艺术,仿佛在回忆什么。
“首先,两者都是关于表达与共鸣。作为演员,我的任务是透过角色去表达情感、讲述故事,让观众在短暂的表演中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真实。而作为策展人,我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空间设计和叙事结构,去创造一个能够引发观众思考与共鸣的体验。无论是表演还是策展,最终的目标都是触动人心,让观众在情感或思想上有所收获。”
她的语气渐渐变得柔和,带着一丝感慨。
“其次,两者都需要极强的感知力与共情能力。演员需要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而策展人则需要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甚至要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这种对人性、对情感的敏锐感知,是我从演员生涯中继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她微微侧头,似乎在思考什么,随后继续说道:“当然,两者也有很大的不同。演员的工作更多是个人化的表达,我需要将自己完全融入角色,成为另一个人。而策展人则更像是一个导演或叙事者,我需要协调艺术家、设计师、搭建商等多方力量,共同完成一个宏大的叙事。策展人的角色更复杂,也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它不仅需要艺术敏感度,还需要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战略思维。”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演员还是策展人都是‘讲故事的人’。演员通过表演讲述角色的故事,而策展人则通过展览讲述艺术的故事、文化的故事,甚至是时代的故事。这种从个体到集体的叙事转变,是我身份转变中最有趣的部分。”
她微微一笑,语气轻松了一些:“当然,从演员到策展人,我也经历了很多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明白,艺术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它的核心始终是人与人的连接。无论是站在荧幕上,还是站在展厅里,我都在努力做一件事——让艺术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个体与群体,连接我们每一个人。”
Jes没有想到这位看起来比自己还小的女生,能有这么深刻的感悟,她给了叶依依一个赞许的眼神,然后继续问道:“是什么契机让您举办本次【新生】主题展?您最想带给观众和藏家的是什么?”
叶依依听到这个问题时,指尖轻轻摩挲着颈间的月亮项链。她沉默了两秒才开口:“这个主题展的种子,其实埋藏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她抬手示意展厅入口处陈列的一件破碎陶器装置,那是艺术家用她童星时期片场道具的残片重组而成的作品。“三年前,当我站在泰晤士河边,决定自己的专业将选择艺术管理方向,我忽然意识到——艺术从不是完美的成品,而是破碎后的重生。”她轻轻翻动展览手册,翻到陶器装置那页。“就像这件作品,它的裂痕里藏着无数个被否定的小演员的眼泪,但如今这些伤痕成了最有力的纹路。”
“‘新生’不是粉饰太平,而是直面裂痕后的破茧成蝶。这个展览里,50%的作品都来自经历过重大创伤的艺术家。有位参展艺术家三年前因火灾失去双手,现在用机械义肢作画;还有位摄影师在战地失去右眼,他的镜头却拍出了最震撼的生命力...而我自己,”她停顿片刻,指尖触碰展展册上的童年剧照,“也是在无数次‘死亡’中获得了新生——童星身份的‘死亡’,亲情关系的‘死亡’,甚至对人性信任的‘死亡’。”
“我希望观众能在这里经历三次凝视:第一次凝视作品,第二次凝视自己,第三次凝视他人。”她指向VIP室玻璃门上流动的光影,那是实时捕捉观众动作的交互设计,“当你们看到《重生日记》里那位癌症艺术家的365张自拍时,或许会想起自己最脆弱的那天;当站在《裂缝中的光》镜面迷宫前,那些折射的裂痕终将在某个角度拼凑成完整的星图——这就像我们的人生。”
“至于藏家们,我准备了特殊的礼物——每件作品都附带种子盲盒。可能是格陵兰冰川的千年苔藓孢子,也可能是撒哈拉沙漠的复活草种子。艺术品的价值不该只停留在交易数字上,它应该是一把钥匙,打开我们对生命更辽阔的想象。”
最后,她翻到展览册子的最后一件艺术品《茧房》。这个由十万片蝴蝶标本拼成的空间,会在观众靠近时自动亮起心跳频率的光纹。“有位抑郁症艺术家为这件作品捐献了治疗期间所有的药盒,他说:‘每一次破碎都是为了羽化’。”她伸手触碰展册的图片,“正如这个展览的终极命题——新生,我们如何把经历过的黑暗,淬炼成新的开始?”
---
Jes把这次的采访做成30分钟的深度专题报道,一经播出便受到业内强烈的关注。艺术评论家后来在专栏中写道:“这是本世纪最动人的展览宣言——它不贩卖伤痛,而是将伤疤淬炼成照亮现实的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