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势在必行(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牧》最新章节。
并州,代郡。
大哥,过了代郡,就是上谷郡了,马上就能回到广宁了,赵云高兴地大喊。
是啊,登上一座高山,众人远远地能够看到远处的山峦起伏,甚至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弹汗山。
这次出来很久了,没想到还能回来,转过头看着手下已经扩充的人马,没想到,在这个乱世之中,自己居然已经快成了一方诸侯。
回过头望着那残破的并州大地,想着一定要尽快回到广宁去。
急报!传令兵带来了尚书台发来的信件。
敕令,广宁校尉刘镇所部,立即向冀州巨鹿靠拢,并归属破虏校尉、北军中侯邹靖所统领。
刘镇仔细看着命令,难道是!
“黄巾”
送别了信使,赵云拿起那封信件粗略看了一遍,转手递给了刘武。
眼瞅着到广宁了,没想到又要去巨鹿,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刘武嘟囔着。
刘镇心神不宁,他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说之前对鲜卑、对匈奴人的作战都是出其不意,或者在战略上战胜了敌人。
那“黄巾”算什么?
朝廷的那些三公九卿们,肯定会告诉你,那些都是反贼!都是乱臣贼子。
可是,他刘镇明白,那些人,都是些吃不饱饭,活不下去的乱世黔首。
之所以“一呼百应”,不但是因为“太平道”的广泛传播,也更加是因为东汉朝廷的腐败不堪,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揭竿而起”。
如果对他们残酷地“镇压”,那么自己这些人不成了帮凶了么?
赵云似乎看穿了刘镇的心思,刘武也似乎明白了二人的顾虑,三人默然不语。
大哥,我们真的要去和“百姓”作战么?赵云疑惑地问道?
刘镇何尝心里没有此问,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人,他知道“黄巾”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黄巾起义”虽然是广大农民因为生存的“揭竿而起”。
背后,却是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方的豪族不停地兼并土地,增加赋税。“察举制”又封闭了百姓上升渠道,活不下去的百姓们,自然被“太平道”所蛊惑。
广大的千千万万的百姓们,成为了“黄巾”,而他们实际不过是某些人实现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
刘镇仰天长啸,说道。
子龙,乱世中,只有人与兽。
我们现在有这么一支军队是幸运的,我们不杀无辜之人。
可是无辜之人却要杀其他无辜之人。你说怎么办?
赵云心神不宁,转而不语。
刘武听的真切,也不再说话。
走吧!朝廷的命令务必还是要执行的,现在也是正需要我们的时候。
最终还是刘镇先开了口,要走飞狐陉到冀州,还远着呢。
三人不再沉默,互相聚拢,又打马前进。
于是,大军变换了行进的方向,原本只有一天路程就能到广宁,转而向东,朝着冀州巨鹿前进。
洛阳,万乐酒家。
饶是天下大乱,也丝毫没有影响洛阳城的繁华,站在洛阳的最高建筑上,抬眼望去,仍然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袁绍站在万乐酒家的高楼上,这里是他们袁家的产业,身后是自从“第二次党锢之祸”而被牵连幸存下来的士人。
本初兄,是时候了,再不抓住这个机会,我们难道要等到老死的那一天么?说话的是张邈。“八厨”之一。
“八及”之一的张俭说道:本初兄,党锢之祸都由宦官而起,如今“黄巾”之乱,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此时不请得圣旨解除“党禁”,只怕以后没有机会了啊。
众人群情激奋,个个都义愤填膺,只因为他们都是受害者,是受到了袁绍的庇佑才活了下来,不然,就像很多党人一样,冤死狱中了。
所谓“八厨”是指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寓意他们有崇高的人格,能够以财救人。
而“八及”是指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八人,是能够导人追宗者的高尚之人。
另外还有“八俊”“八顾”“三君”等都是当时品德高尚,不与宦官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之人。
但是这些人都在“第二次党锢之祸”的时候遭遇了灭顶之灾,不少有才干的人被下狱迫害致死,而幸存下来的人东躲西藏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袁绍为中心的士人团体。
“党锢之祸”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这些品德高尚,有十足才干的人被禁止出仕,不但如此,他们的朋友、亲人、学生都受到了限制,这导致了“士人”阶级对朝廷的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