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徐平(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带着太史慈投刘备》最新章节。

黄昏的都昌笼罩着一片血色,城墙上下混杂着斑驳与新鲜的血液。

刚刚再次击退黄巾一波攻城的太史慈与同样参与守城的郑益站在一起,看着都昌西门城下缓缓退去的黄巾兵,这是今天黄巾第三波的攻势。

都昌目前城内的粮草还能支撑城内守个三天,这还是早先太史慈安排的斥候通知得当,孔融及时安排了官员做了准备,武靖又快速准备好城防的一切力量严阵以待。

若不是太史慈在黄巾前进路上多次骚扰,阻碍了黄巾大军的进军时间,都昌此刻可能在更早的时候被黄巾围得水泄不通。

由于提前获悉了黄巾的动向,郑益在围城前自发去胶东,请回胶东县令王脩来参与防卫,结果回返路上恰好遭遇到了黄巾前锋张绕开始围城。

一路骚扰张饶前进的太史慈一行人也在此时相遇,太史慈等人一齐杀散了围追堵截的张绕,太史慈更是在乱军当中一箭射伤了张绕的手臂,堪堪从张绕的刀锋下救了郑益一命,此刻郑益才得以在城墙上休憩。

历史上郑益在黄巾围困都昌亲自领兵救援孔融时不幸丧身,这一次因为纪清和太史慈二人的双重影响下,总算是逃过一劫,他妻子肚子里未出生的郑小同总算不再是遗腹子了,一下改变了这家人的命运。

此时的郑益倒是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被改变,撑着自己受伤的小腿与太史慈站在一齐看着无功而返的黄巾军退兵。

郑益的小腿是刚刚攻上城墙的黄巾长矛划伤的,但那名黄巾也被郑益斩首,小腿虽然血淋淋,但只是皮外伤,倒也问题不大。

郑益强撑着笑容,对太史慈说。

“想不到此刻才发现,面对兵戈,益的家学还不如手中的铁剑有用。”

“益恩多虑了,正是如今世道混乱、贼寇不止,才有吾辈武人的用武之地,你手中铁剑才得以一用。

若是解决纷乱,治理地方与教育万民,仍需用到益恩的家学,铁剑能起到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

两者是相辅相成,而不是单独存在的。”

太史慈知道郑益是在提升自己的士气,但他还是肯定郑益的家学作用,毕竟无论是郑益本人,还是他的父亲郑玄,二人的作用不止在教育士人,更在于让士人明理,去教化万民,治理地方。

郑益本身只是自嘲,闻言点点头。

“不知南门那边如何?”

“有王县令和武都尉在,料想应当无问题。”

太史慈道。

王县令就是现任的胶东县令王脩王叔治,王脩是孔融麾下难得一见的文武全才,郑益此前冒险请回王脩也是因为此前王脩多次于危难中救助了孔融,他和武靖两人文武配合良多,于是放在黄巾重点进攻之一的都昌南门。

此次黄巾围攻都昌,重点攻击都是来自南面和西面。因此孔融将配合更好的王脩和武靖放在了南面,让和太史慈有携手击退张绕前锋的郑益一齐搭档守卫西面。

北面和东面则是随由孔融自己和孙邵分别指挥。虽然稍显薄弱但王脩和太史慈偶尔也会快速往这边援助。

太史慈话音刚落,城外陡然起了一丝变化,只见在西面黄巾驻扎的营地外侧,一匹快马正高速往都昌靠近。

黄巾军营地明显也发现了这匹快马,黄巾主力正在布阵拦截这匹快马。

只见马上的骑士奋力拍马冲刺,但情况十分危急,黄巾兵的阵势已经快速靠拢,如无救援很有可能就此被黄巾兵围困。

“是徐伟广!”太史慈定睛一看,却是曾在平寿西南有过一面之缘的徐平。

“快开城门,伟广定是带来了平原援军的消息,吾亲自去接应伟广回来!”太史慈一面再次拾起长戟,一面吩咐着着急往城下疾行。城下亲兵赶紧将太史慈的马牵过来。

太史慈纵身上马,城门才刚开仅容一马通行的距离,太史慈便急急拍马冲出城外。

此时城外的徐平已是凶险异常,黄巾军组织的包围圈已基本成型,包围圈的中心里徐平虽奋力杀敌,但身上已被长矛兵伤到,血流如注。

“伟广撑住!慈来也!”太史慈远远高喊道。

喊声中三发箭矢随即射出,从徐平面前围攻的长矛兵后背穿透而出,带出三束热血,徐平精神一震,急忙拍马冲出缺口。

太史慈再次连珠箭急发,每一发都至少伤到一名黄巾兵,徐平瞬间压力少了许多。但身边的黄巾兵还在不断围上来。

徐平的长枪早已不知插在哪个黄巾士兵身上,只能用身上的佩剑削围上来的黄巾士卒。

一名黄巾兵将长矛捅向徐平脑袋,徐平急忙拧头躲过。

徐平左手握住捅过来的矛杆,右手持剑削向士兵的双手。

士兵双手被削,长矛来到了徐平手上,徐平倒转矛头,再刺向士兵身体。

然而身后又有士兵一矛刺向了徐平腰腹,这次徐平没能躲过,强忍着剧痛回手掷出佩剑,佩剑插入士兵胸口,瞬间失去了性命。

太史慈终于杀到了徐平身边。

“伟广,走!”

太史慈调转马头,长戟再次扫倒几名黄巾兵,徐平强忍着剧痛,跟在太史慈身后。

“废物,还不把那两人留下!”

太史慈听到一声熟悉的暴喝,转头一看,居然是这些时日的“老熟人”张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