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后续(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怎么办?我的大学生活被围观了》最新章节。

放完视频后,宋皎皎觉得老祖宗们应该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了,希望老祖宗们能够得到感悟,改变错误思想。

宋皎皎:“老祖宗们应该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我就不打扰了,各位老祖宗们,我们明天见。”

老祖宗们和先辈们确实有许多事,皎皎小娘子放的天幕给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天幕虽然没有说他们这里没有裹脚,但是以防万一,宋以前的皇帝还是派人去调查,万一真有人喜欢呢。

赵匡胤也想再通过那些大臣传述自己的诏令了,有了天幕,它能够直接将自己的旨意昭告天下,也省得有人曲解他的旨意:“朕膺天命,抚育兆民,夙夜孜孜,惟以正风俗、厚人伦为念。近察中土陋习,女子缠足之风盛行,折骨戕形,痛楚彻髓,违《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训,悖《礼记》";顺天之道";之义。且足弱难行,母子失顾,田桑废弛,家国何益?”

兹诏天下

自即日起,凡民间女子未缠足者,永禁效尤;已缠者许其解缚,州县立慈幼所,赐药帛以助调养。

士绅宗族当率先垂范,若有强令幼女缠足者,家长杖八十,里长连坐;倡行天足之家,岁末考绩优叙。

礼部颁《女诫新编》,申明妇德在贤不在足,织造局改制履式,以适天然。

释教道观颁布善书,喻缠足乃前世冤孽,今生当解;翰林院辑录汉唐仕女图卷,昭示天足本为华夏旧制。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倘有愚顽抗命,以妖言惑众者,依《大明律》(或《大清会典》)以伤风化罪论。朕念此积弊千年,特予三载宽限,风化渐革,文武宜体朕心。

各位宋朝皇帝也紧跟祖宗旨意:“谨遵太祖旨意。”

天下女子也都在欢呼,他们再也不用忍受这种痛苦了,有些长期忍受裹脚带来疼痛的女子更是不顾形象的痛哭起来,她们即感谢天幕来拯救她们,又在忍不住在想为何天幕不早些来拯救她们。

朱元璋也觉得这个方法甚是妙,有了天幕,阴奉阳违的人都变少了,她也跟着下到旨意:“朕闻民之疾苦,细加察访,见缠足之俗,流弊甚深。幼女髫龄,便遭此厄,筋骨伤残,步履维艰。此非独损女子之康健,亦违天地好生之德、人道慈悲之怀。今朕决意革除陋习,自诏书颁下之日起,严禁民间女子缠足。有司当悉心劝谕,务使家喻户晓。若有故违,家长从重治罪。朕欲天下女子,皆能自由生长,身康体健。各安其业,共享太平。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清朝也不甘示弱跟着下旨。

许多要给孩子裹脚或是已经裹了不少时间的母亲们看到陛下的指令也纷纷脱掉儿女的鞋,把那双束缚的脚从一层层布条中释放出来,希望一切还来得及。她们已经够苦了,孩子不能再跟着她们受苦了。

在天幕未出现之前,一位家中主母为了让自己女儿未来能够被门当户对的人相中,已经找附近有名的裹脚能手进府给女儿裹脚。

站在门外的她听着女儿因裹脚带来的身体上的疼痛,从而发生惨烈的哭叫,和不停的哭喊:“母亲,我好疼,救救我。”“母亲,求你。”

听着女儿的求救,她不由的想起当年她裹脚的场景,当年她也是这样求母亲的,可是有用吗。这时她已经泪流满面,但也丝毫没有阻止之意。

看了视频后,她盯了自己的小脚好一会儿,耳边回响着女儿的哭喊。迈出一小步,想要推门阻止,但又缩了回去。

当看到陛下的旨意后,也不知是再也无法忽视女儿的喊叫,迈着她的小脚,忍着刀尖般的剧痛,推开女儿的房门,快步走到女儿身边,搂着女儿哽咽道:“不裹了,我们不裹了。”又对着请来的人说:“我们不裹了,把这布给我解下来,扔了,别让我在看见这布。”

这位能人还想劝阻:“主家啊,裹脚是流传下来的风俗,只有裹了小脚的女子长大了才能找个好人家,不能阻止啊。”

主母看她还不行动,自己直接拿起女儿的脚,将那层层布解开,露出即将畸形的脚,还好,来得及,找个大夫看看,后面小心疗养就能恢复原样了。在帮助女儿解开束缚的时候,她命令道:“来人,把这位夫人请出去,别忘了给银两。”然后对着还在不停劝阻自己的人说:“陛下已经下令全国不能裹脚。违背者是要蹲大牢的。”

那位劝告的夫人听了这家主母所言,劝告的声音也戛然而止,拿了钱,跟着小厮匆匆匆匆出府,眼角却也闪烁着泪光。

而古代那些称喜欢裹脚的人是真的喜欢“三寸金莲”吗?

他们真的不知道裹脚会给女性带来怎样的痛苦吗,或许他们是真的喜欢那双小脚,但是我更倾向于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去PUA女性,想要将女性束缚在家这个四方天地,他们想要掌控那些女子,享受着女子因为腿脚不便只能依赖自己的样子,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

时间来到八点,系统将她今天在皎皎那里录制的课堂视频传输道老祖宗那里,天下老百姓们也停下手中的动作,开始认真听课,自己跟着天幕识字就行了,但是自己的孩子不能只识字,等到时候他要送自家孩子去学堂,现在只是不停的叮嘱自家孩子好好学。

各位皇帝看着面板上各式各样的课程,让他们眼花缭乱,难以抉择,虽然这些课程,一些大臣和民间找来的人都有在学,但是他们身为君王,天下的掌权者也要了解这些课程内容,一无所知被他们糊弄就晚了。

大学真是什么都学,所以关于“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内容和众所周知的形策没有给老祖宗,至于近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汉语言知识就让老祖宗们跟着宋皎皎一起学习吧。

一课程下来,老祖宗们听的是意犹未尽。手中的笔是一刻也不停,系统看到这里,心虚的摸了摸鼻子,他忘了给老祖宗们发书了。看着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积分,想要流泪,自己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积分,又要花费多了,心痛,它现在和宿主是一体,所以不能只消费自己的积分,皎皎也要贡献。

所以第二天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发现卧房的茶几上有一套凭空出现的一摞书,老祖宗们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向那摞书奔去。小心翼翼的触摸的光滑的纸张,看着清晰、但又缺胳膊断腿的汉字。

最后他们小心翼翼的抱着那摞书,让小侍帮忙拿着餐盒登上马车,向皇宫驶去。

上完朝后老祖宗们又和宋皎皎一起上今天的课程。因为今天没有早八,老祖宗们在天幕开始的时候不停的吐槽说“时间不早了”“太阳已经高高挂起了。”“他们已经忙了好一阵了。”

宋皎皎很是尴尬,自己睡懒觉被老祖宗们知道了,但是毫无改变之意的宋皎皎反驳道:“好不容易有早八,睡到自然醒又怎样。”

老祖宗撇了撇嘴,后世倒是清闲,他们却因为皎皎娘子天天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还早,干的比骡子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