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紧粮食(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逆练功法,我入绝顶》最新章节。
“所以说,这个盘瓠氏族的大概率是草原商队头领,自己下面莫名其妙失踪了两个人,没法回去交差,因此才到县衙赖着不走的?”陈恕己给步钰倒上一杯茶,“不过我没看出来这跟他们氏族讲诚信有什么关系。”
“嘿,陈掌柜这就有所不知了。”忙活完认领尸体,郑捕头让手下把雌雄双风的尸身带回衙门,本想喝口水再走,正巧听到陈恕己跟步钰的讨论,“草原到咱们金陵一路上要经过的危险地方多了去了,因此行商之前队里的人都会签订协议,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但不能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随随便便把人丢下不管就走了。”
“原来如此,”陈恕己也不吝啬,给他也倒上一杯茶,“所以才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啊。衙门那边有什么线索吗?”
喝了一口水,郑捕头苦着脸摇摇头:“要是有就不着急了。领队的那个说这两名失踪胡商之前说约了金陵城的本地人,要到城外的森林里打猎,约的是谁,什么时候走的一概不知,你说说这衙门怎么办?外面深山老林的,不说意外跌落悬崖什么的,就是豺狼虎豹都够他们喝上一壶!”
古代的金陵虽然繁华,但也是在城里面热闹,外面原始丛林只多不少,不比后世的情况。
陈恕己无聊的时候也出城转过,知道郑捕头所言不虚,只得叹口气:“谁说不是呢,这外地胡商还以为在自己的大草原上,真是给你们没事找事做。”
“是啊是啊,真是烦人!”
在那之后,郑捕头又向陈恕己抱怨,明明才十月,市场上的粮食又开始涨价,运河的行船不知为何多了不少,县衙因此整天调动捕快们这边跑那边去,自家媳妇看当家的天天不着家,每次回去都横竖看他不顺眼。
最后喝了一整壶茶,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应付完郑捕头,姬追雪终于来到桌边坐下,刚打算给自己倒一杯茶水,却只见几滴残余从壶口露出,气得骂骂咧咧:“这个郑捕头,多大人了还偷喝茶水,你喝完了小爷喝什么?”
赶紧抬手示意姬追雪别急,陈恕己拎着茶壶来到后院,刚换上新茶热好壶中井水,去地窖检查一番的上官笙兰正巧上来,看到他后开口道:“掌柜的,店里粮食不多了,明天早上一起去买点?”
“没问题!正好我泡了壶新茶,来一起喝点吧。”陈恕己连连点头,招呼上上官笙兰回到大堂。
喝完茶又歇息一段时间,上官笙兰跟姬追雪照例去后院练手,陈恕己则是步钰吐槽起来:“我发现金陵城的人也挺爱吃面的啊,上次买粮也就一个多月,地窖里面就又没剩下多少了。”
在桌上算好今日的账,步钰边将账本递给他边道:“不是金陵城的人爱吃面,而是陈掌柜你做的面够好吃。不过既然你提起来了,记得明天买粮食的时候多买一些,最好屯上半年的量,反正放地窖里没那么容易坏。”
陈恕己有点莫名其妙:“买那么多干嘛?”
从桌边拿过拐杖,步钰拄拐起身:“今年十月份粮食就在涨价,看来收成不大行,到时候冬天来了,粮价就不知道要翻几番咯。”
听她这么说,陈恕己有些紧张,但还是有些怀疑:“金陵城这么大,粮价不会夸张到哪里去吧?”
步钰摇摇头:“陈掌柜你没经历过,金陵城是繁华,但周边的县城可不一定。牛大毛那个惠娘就是周边县城来金陵逃荒时候买来的,届时流民那么多,上官跟你肯定要大发善心,还是提前做好准备吧。”
陈恕己认真一琢磨,相当认可她的话:“真要到饿死人那会儿,能救一个是一个。明天出去的时候,我俩尽量把这事告诉其他人。”
“这倒不必。”步钰冷漠回道,“聪明人不用你俩提醒,不聪明的人不会相信你俩的话,何必惹上一身腥臊?”
“步先生,就像我之前跟你说的那样,人生在世,好歹得有些侠气。”
“呵。”
…
…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饭的陈恕己与上官笙兰就推着两个大轮车,从客栈后院出来。
见到他俩,周围的街坊邻居都熟络的向两人打招呼,有些胆大的孩子还嘻嘻哈哈凑到上官笙兰身边,想让她抱着自己玩举高高。
上官笙兰不好拒绝,只能先停下来举起几个孩子,放下后告诉他们自己今日有事,以后再来找他们。
陈恕己也不着急,等上官笙兰忙完之后,继续推着车走出客栈所在的东华街,边走边打趣:“上官挺喜欢小孩子啊?”
上官笙兰闻言笑了笑:“边关不比金陵城,各家的小孩子平日都被关在房间里,免得被拍花子拐走或者遇到其他不测,很难见这么多孩子在大街上嬉闹。”
没想到边关居然这么乱,陈恕己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上官笙兰也没在意,直言道:“掌柜的不用想那么多,你又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够了。”
陈恕己叹了口气,将话题转到其他的地方去了。
两人就这样边聊边走,出了东华街后,径直去了粮市。
到地方之后,陈恕己发现郑捕头之前的抱怨确实有的放矢,整个粮市拢共也就二三十家店铺,约莫有六七家都关着门。
开门的铺面少了,到粮市买粮的人数还是老样子,陈恕己跟上官笙兰只能推着大轮车,随着有些拥挤的人流慢慢蠕动。
过了老半天,他俩才来到熟悉的粮铺。
“哟,今天吹的是什么风,上官少侠和陈掌柜一起到小店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粮铺的小二见到两人,热情招呼着他们往里走。
将大轮车放在门口,两人一前一后走进粮铺,放眼一扫,就见经常买的两个粮桶里,插着“十八钱一斗”和“三十六钱一斗”的木牌。
十八钱一斗的是普通的稻米,三十六钱一斗的是上好的白米。
根据大正钧制,一石十斗,一斗十斤。
以前这俩可是十二钱跟二十五钱一斗的,涨了约莫一半的价格啊!
“怎么涨了这么多啊?”陈恕己看着两个价钱,直磨牙花子。
自己当初在药馆打杂的时候,一个月也就三钱银子,也就是三百个大钱。
虽说低了点,但养活自己的同时偶尔潇洒一把不成问题。
由此可见,这回粮价的涨幅属实不低,看来真要让步钰说中了。
听见陈恕己的抱怨,店小二只能赔着笑:“没办法,价格都是咱们店的掌柜的定下来的,也不知道最近是不是又欠收了,咱们的东家跑来跑去才勉强凑够这季的粮,价格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大家都不想看到眼下这情况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