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草民狄仁杰,字怀英(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李承乾没造反!我怎么当太子?》最新章节。

此次黜置使出巡历时数月,河北道之事终告一段落。

除那批神秘消失的军械及其背后主事之人外,其余诸事皆已妥善处置。

河北道涉事军官将领几乎被李勣换了一个遍,空缺官职则如他先前所料,各州府长史以下果真由各地世家大族瓜分。

而那三洲刺史的任命,实乃意味深长,让众人捉摸不透李世民和李勣的算计。

魏洲刺史之位,李世民否决了朝上众多李泰势力集团的建议,亲自钦点人选,可以看出,他是在对李泰有所敲打。

卫州刺史一职则由李勣的一位门生担任,朝中虽有不满之声,但在关陇武官集团的威压下,终得平息。

至于幽州刺史与长史之位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李勣举荐了越州剡县县令,狄知逊任刺史;长史则是皇帝身旁的秘书郎,上官仪。

狄知逊有地方经历又有一位前上书左丞的父亲做背书,并且因为其曾担任过东宫内直郎,李承乾的势力集团也是极为赞成,如此,李勣的举荐自然水到渠成。

但对于上官仪,众人几乎异口同声,认为此人没有地方经验,又是一名秘书郎,无法担任一上州长史。

但最终李世民力排众议,将上官仪保了下来。

自此,河北道重新洗牌,而李治则在李勣的庇护下,在幽州悄然布下一笔不菲的投资。

归途将至长安,李治走进李勣的车撵,笑道:“英国公,您需回宫复命,本王便先行一步,父皇那边……”

两人这段时间,关系相处极佳,所以有些话也就没有什么避讳。

李勣微微一笑,“殿下自便,陛下那面,老臣自会替您说明。”

两人相视一笑,点头示意

随后,李治带着薛仁贵与部曲,兵分两路,先假意返回王府,闭门谢客,待夜色降临,便悄然离府,与城外部曲汇合,一同返回了庄子。

“还是在庄子,悠然自得!”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治每日都在庄内闲逛,看着农户们忙完农活后,积极地前往训练场加练,他心中明白,这是被他带出去的十名部曲所刺激到了。

因为他们回到庄内,李治如约赏了每人一根金条。

庄子里的树荫下,那群部曲站在人群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日的英勇事迹,虽然多半添油加醋,但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有的说外面有数万叛军,他们十人如何力战群雄,撑到援军到来;

有的则吹嘘李治与薛仁贵如何神勇无比,一力破万军。

总之,李治在庄子里的形象愈发高大,众人纷纷期盼他能再次带领大家出征。

李治倒是并没有阻止这些传言,毕竟,饭后闲谈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这一天,庄子上迎来了一位李治意想不到的客人——狄知逊带着狄仁杰来到了庄外拜见。

“下官狄知逊,特来感谢晋王殿下的栽培之恩。”狄知逊一见面便要下跪行礼。

李治连忙扶起他,打量着这位龙章凤姿、神情秀发的官员,心中暗自点头,前世史书记载果然不虚。

“本王并未对你有任何栽培,这一切还多亏英国公举荐。”

李治并不知狄知逊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对于这种事,自己还是不要承认的为好,不然,很容易影响接下来狄知逊的政治生涯。

“殿下莫要推辞,下官在来之前已拜访过英国公,是英国公私下指点下官,若无殿下举荐,下官此生断无如此机会。还请殿下受下官一拜。”

李治无奈摇了摇头,原来是英国公指的路。

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对狄知逊许下任何承诺,而是话锋一转:“我记得你之前曾是东宫内直郎,为何没有第一时间去拜见太子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