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抄经(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音希声之明月几时有》最新章节。
“制诏宸贵妃。宸贵妃自入宫中,便以其出众之姿、贤德之心深得先帝宠爱。‘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今特晋封为宸华圣尊皇贵太妃,望其此后依旧能为后宫表率,安享尊荣。”
“制诏定妃李氏。定妃李氏出身名门,自入宫以来,温柔贤淑,举止端庄。‘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温柔圣善’,今晋封为定昭懿贵妃,愿她的美德能如那月华般长久地照耀着后宫。”
“制诏琳妃宁氏。琳妃宁氏性情冲淡,宛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冷冽却不失温润。‘旨酒思柔,嘉殽思芬’,今晋封为琳嘉淑太妃,望她能继续保持这份冲淡的气韵,为后宫增添一份别样的风采。”
“制诏恪婕妤王氏。恪婕妤王氏入宫以来,恪尽职守,犹如那温顺的牝马,默默耕耘,从不计较得失。‘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今晋封为恪贞贵嫔,愿她能继续秉持这份坚韧和柔顺,为后宫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制诏长史肖氏。长史肖氏自入宫以来,兢兢业业,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赢得了先帝的赏识。‘既替余以蕙纕兮’,今晋为蕙仪夫人,望她能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后宫带来更多的文化盛宴。”
“制诏贵人苏氏。贵人苏氏温柔善良,性格直爽。‘申伯之德,柔惠且直’,今晋为柔惠修仪,愿她能继续保持这份温柔和直率,在后宫中快乐地生活。”
“制诏少使薛氏。少使薛氏容貌秀丽,气质高雅。‘含辞未吐,气若幽兰’,今晋为薛兰婉仪,望她能如那兰花般,在后宫中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制诏美人冯氏。美人冯氏身姿婀娜,面容娇艳。‘芳菲菲兮袭予’,今晋为芳容华,愿她能继续用自己的美丽和才艺,为后宫带来更多的欢乐。”
“制诏夫人潘氏。夫人潘氏为人谨慎,做事认真。今晋为瑾嫔,望她能继续保持这份谨慎和认真,在后宫中安稳度日。”
李文远缓口气,继续念道:“昊天不吊,夺我皇考!景明皇帝龙驭上宾,万方同恸。寡人以藐躬,嗣膺大宝,惟寅畏以承丕基,惕若以临兆庶。皇妣子车皇后,坤仪懋着,辅弼两朝,椒殿垂范二十载。朕幼承慈训,夙夜祗惧。今既正位宸极,当隆孝养。谨依《春秋》母以子贵之义,奉尊号为‘琼华圣后’,总摄长乐宫事,军国机务悉禀懿裁。其令有司:丧仪依汉文短丧之制,天下吏民二十七日释服;太常拟先帝庙乐,务合德音;大赦天下,以永初为元。中外臣工各勤乃职,共勖维新之治。”
在巍峨庄严的太极殿中,华丽的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映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子车琳琅身姿优雅,带着景明皇帝的诸位妃嫔齐齐跪地,裙摆如花朵般在地上铺散开来。
她们齐声谢恩,那声音清脆悦耳,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
子车琳琅微微抬头,目光落在那身着冕服、端坐在宝座之上的儿子身上。冕服上的珠玉在光线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彰显着无上的尊贵与威严。
看着儿子如此英姿飒爽、君临天下的模样,子车琳琅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海洋,涌起了说不出的感慨。
回想起儿子幼时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模样,仿佛就在昨日,而如今他已然成为这天下的主宰。
那些陪伴着儿子成长的日日夜夜,那些为他操心、为他忧虑的时光,此刻都如梦般在她的脑海中一一闪过。
她的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既有为儿子成就大业的骄傲,又有岁月匆匆流逝的怅惘。
再看其他几位妃嫔,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不已的神情。
因为此前卫卿池已经仁慈地允诺,只要是儿女成年的妃嫔,便可以出宫和儿女住在一起,这对于这些在深宫中度过了漫长岁月的妃嫔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恩赐。
多年来,她们被困在这红墙宫闱之中,如同被囚禁的鸟儿,失去了自由,也难以与自己的孩子朝夕相伴。
如今有了这样的机会,她们终于能够在晚年享受到天伦之乐,心中的感激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有的妃嫔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那是喜悦与感动交织的泪水;有的妃嫔则双手合十,默默在心中向上天祈祷,感恩这份来之不易的恩典。
而那些今日没有得到分封的皇子和公主们,也都表现得十分有涵养。
他们安静地站在一旁,脸上没有丝毫的怨言。
他们深知,这天下之事自有定数,卫卿池定然有他的考量和安排。
他们耐心地等待着,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得到应有的荣耀与地位。
整个太极殿中,洋溢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欢快的气息。
李文远迈念完诏书后,恭敬地退下,站在了一旁。
卫卿池原本温和的神色陡然一凛,他微微坐直身体,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中的众人。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殿中回荡,只听他道:“卫卿润、卫与萱,心怀不轨,意图谋反。他们忘却了皇室的尊严和使命,妄图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实在是罪不可恕。然而,寡人念及手足之情,不忍心将他们处死,故而免其死罪,将他们幽禁于冷宫之中,终身不得踏出那冷宫半步!”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殿中的众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
“卫与薇,身为皇室公主,却不知自重,参与其中,如今废为庶人。既然她已经嫁入珑阳侯府,那便由珑阳侯府自行处置。”
在那宏伟庄严的太极殿中,华丽的宫灯摇曳着昏黄的光,映照着殿内众人各异的神情。
卫卿池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冷峻而深邃,宛如寒夜中的幽潭,透着让人胆寒的威严。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愤怒,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利刃,划破了殿内原本就压抑的空气。
显然,他对卫与薇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那愤怒如同潜藏在心底的火山,终于在这一刻爆发。
“珣妃,作为母亲,本应以身作则,好好管教子女,让他们知晓礼义廉耻,遵守皇家的规矩。可她倒好,管教子女无方,以至于酿成大祸,给皇家蒙羞,给朝廷带来了不小的动荡。但念及其已溺死,寡人以慈悲为怀,不再追究她的罪责。”
卫卿池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众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内心。
“然而,其母族上下需抄经三年,以此来洗刷他们身上的罪孽!抄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要让他们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深刻反思自己的过错,祈求上苍的宽恕。”
卫卿池的这一决定,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意,既体现了他作为帝王的仁慈,没有对珣妃的母族赶尽杀绝,给了他们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又彰显了他作为帝王的威严和公正,犯了错就必须受到惩罚,哪怕是皇亲国戚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