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新城的结构上(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空的奇异之旅》最新章节。

半潜船的速度比潜艇要快,航行的速度跟海船还差不多。能停靠飞行器的前后两端船顶则是神来之笔。能在必要的时候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人员的运输。

海底的矿产区会由机器人控制采矿机械进行大规模挖掘,挖掘出来的矿物会被传送带送入半潜船之中。传送带是漏斗状的,由于是装载在半潜船的水底部分船舱中。

漏斗状的传送带由于是在水下作业,传送带有水的阻力更有水的浮力。在这种情况下,沉重的矿物获得的俘虏要大于水的阻力,传送带可以快速的完成传输。

半潜船的装货部分在水下,不过装到矿物后会接着被传送到顶部,然后从上面被倒下来。接着矿物的是一个漏斗,下方是分拣矿物的区域,分类的矿物会被放到相应的仓库中。

半潜船在没有装载矿物的时候,水压舱会灌满水,保证半潜船能始终有部分在水下。当矿物量增加后,水压舱就会排水,一边的舱壁直接挤压,把水排出去的同时空出一些空间。

半潜船移动到海底基地后,会在卸货区上方停下。一个简单压缩到一起的矿砖直接被投出货舱。矿砖都是被一体压铸的,在高压和适当的温度下,原矿也能暂时固定成一块。

卸货区在基地的仓库上方,当矿砖到达上方后,仓库上方的金属门打开,将矿物直接装进去,然后关闭舱门。仓库门关闭后,内部开始排水,完成排水后才会把矿砖分解运输到提炼的区域。

当矿物被运输完成后,仓库重新封闭,内部开始注水,完成注水后,仓库顶的门会再次打开,装载下一个矿砖。仓库内是空气时,海水会把舱门压死。

仓库内注满水之后,舱门反而因为内外压力抵消轻而易举的就能打开。正是这种压力的应用,给海底基地节省不少密封用的橡胶。橡胶自然在生态星可以种植和收集。

半潜船从建造好后就一直工作,始终是换人不换船。开船会用一部分船员来确保内部的设备运转正常,船员是必须的。不管是人辅助机器,还是机器辅助人,都能让半潜船更有保障。

人员是乘坐飞行器过来的,飞行器会停靠在半潜船两端的顶部。半潜船两端高出水平面,顶部特意造成停机坪,用来停靠飞行器。飞行器会把新船员带来,带走需要休息的船员。

时间过的很快,半年时间转眼就过去,F107、F139每人带一支星巢舰队,同时秦明又任命F111作为新舰队的指挥官。三支星巢舰队共计18支分舰队。

此时楚悦已经接替所有行星的防御任务,还留下两支分舰队监视虫族星系。分舰队是可以拆分的,舰队不是固定的,秦明为了方便分配才给与一个标准。

3支星巢舰队严阵以待的等着幽寒舰队新一轮的进攻。这次幽魂舰队中依然没有舰载机一样的小型对空单位。毁灭者的数量超过80艘,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

最近几次,幽魂舰队每次都有剩余,毁灭者每次都能剩下大多数。这种情况下,毁灭者的剩余数量越来越多。经过几次的积攒,毁灭者已经有了足够数量。

依然是风筝战术,F107它们3个指挥舰队直接拉开距离,然后继续使用风筝战术。航母舰队进行超视距战略打击时的数量更多了。每支分舰队有2艘猎鹰级航空母舰。

18支分舰队就是36艘航空母舰,一次释放的载机超过100万。这么庞大的机群蜂拥飞出。它们相互配合形成阵型,大量的载机轮流飞上去,无数导弹蜂拥而至。

这次载机重点攻击的是毁灭者。幽魂族不断的积攒毁灭者战舰对星巢基地来说不是好事。万一数量多到一定的程度后,很可能给星巢基地造成威胁。

星巢舰队这次有足够的载机,幽魂舰队依然没有对抗的方式。如果就这么持续下去,星巢舰队可以打上一万年。秦明也感到意外,在他的想象中幽魂舰队应该没这么容易对付。

实际上,幽魂族的反应速度要慢的多,半年前的战术依然还奏效。幽魂舰队在没有明确对抗的战术下,依然命令舰队强行攻击。可惜秦明看不到幽魂舰队支援的是什么战舰。

秦明给他们所在的星系在星巢基地的星图中叫飞马星系,体积只有仙女星系的一半。其中约百分之一的区域被超空间拦阻设备覆盖。如此体积下幽魂舰队想通过曲率航行完成占领需要的时间将非常多。

该星域内有约1000亿颗恒星,之前星巢舰队能穿过这片星域是从这片星域的侧边斜切过去。薄薄穿过一个侧边就跑出去几千光年。此时星巢舰队正在向星域中心移动。

3个智慧机器人要把幽魂舰队引向星域中心,准备把幽魂舰队引入深处,用足够的距离把幽魂舰队耗光。这次星巢舰队有足够的载机和弹药,具备彻底消灭幽魂舰队的能力。

秦明在旁边看着,艾希认真计算数据,很快就给出计算结果,“差不过1个月就能结束战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明点头,“行,既然它们能解决,我们就不用管,现在星巢的制造能力全部空出来,倒是不担心后续补充。”

“过去它们攻击毁灭者的速度有点慢,需要几轮打击才能摧毁一艘毁灭者。在幽魂舰队特意保护下,消灭一只毁灭者需要10轮打击。”艾希认真继续提示。

秦明仔细看了看艾希给的最新数据,摇头道,“算力,随它们去,能打过就行,消耗点弹药不算什么事情。”

李月是最轻松的,虫族星系被攻击后,虫族就彻底消失了。此时李月正在飞往下一颗类地行星。此时有了10颗已经开发的行星,基础物资不缺。

星巢基地不再修建行星要塞,也可以空余出部分生产力,生产高级的设备和物资。开发行星的进度要明显快很多。在这种情况下,第11颗类地行星上几个小时就开发出一大块空间。

平均10天就建立一座前进基地,然后几天赶路,然后再建造前进基地。在幽魂舰队被击退的时候,李月已经再次开发了5颗行星。不过没有适合生存的生态星,都被当成矿物星。

之前星巢基地开发过很多地下矿产,都隐藏在合适的行星地下,都用传送门运回资源。这些新开发的行星生产出来的矿产主要用在行星开发上,形成有效的循环。

李月没有继续开发行星,太多的基础资源对星巢基地没有什么好处,星巢基地需要的都是各种重金属合金,同时也会使用很多放射性元素进行工业生产。

此时已经开发的行星中,4号星的新城是重点建设目标。在大量基础资源的供给下,这边的新城进展在加速。一栋楼在几十个人的忙碌下需要十几天。

十几万雷猿则可以在1个月的时间内建造上万栋建筑。星巢基地会利用剩余生产力提供大量高科技设备。同时每个新城都会配置智能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调配。

新城的建造效率也在加快,能够给行星进行改造,制造几公里长的战列舰,星巢基地的生产能力远超一般的文明。新城的地面全是合金铸造,虽然合金的品质一般,却也能抵抗一般的爆炸和撞击。

新城的城中心是指挥台,周围有六个城区。建筑在建造时,中间最高,外侧最低。这种设计能让建造在中心的指挥塔可以看到整个城区,同时在不影响视野的情况下最大效率利用空间。

新城的地下深度1公里,这种规模已经是超过一座永久基地的建造标准。地下的空间自然不会浪费,地下一层是下水管道和地下运输网络。厚度100米左右。

在下面是一层军事基地,内部装备有很多重型作战装备,包括一些可以随时起飞的战机。机库的出口位置是从地下直接通向城市边缘的一些土丘侧面。

第三层是一层防御设施,主要是为了防止来自地下的攻击,三层的核心位置是一座最新修建的超大聚变装置。如果单独拿出来可以放在天空代替太远。

强大的磁场将聚变能约束在核心区域,周围是一圈吸光材料和光能转化装置。用超大聚变装置采用的是氦元素聚变反应,给整座新城提供能源的同时还能辐射到周围上百公里的区域。

新城周围有很多采矿基地和农业基地,所有的工业设施都围绕着中心的核心区域建造,外面根本看不到。地下第四部分是仓库,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被存储在这里。

仓储区存储的更多是载机的配件。新城并没有建造攻击性武器,只有能量护盾。为了增加新城的防御能力,特意给新城配属了大量的舰载机,一座城市上层是居住区,下面是空军基地。

第五层则是一层生态区,这里可以培育粮食和蔬菜,同时养殖需要的鸡鸭鱼和猪牛羊。虽然不是相同的动物却也是差不多物种。新城在与世隔绝的时候也可以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