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贤君智解士绅争,改革宏图再展风(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最新章节。
锦衣卫的密报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朱标的心头。藩王之乱虽平,但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更大的挑战正悄然逼近。
朱标站在御花园,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初秋的凉意,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他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翌日清晨,金銮殿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李善长,这位三朝元老,此刻正慷慨激昂地陈述着改革的“弊端”。他那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像一记记重锤,敲击在朱标的心上。
“陛下,这新政推行以来,商贾之流日益壮大,而我等耕读传家的士绅却日渐式微!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李善长痛心疾首地高呼,他的白须颤抖,仿佛随时都会落下泪来。他身后,一众士绅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如同炸开了锅。
朱标静静地坐在龙椅旁,听着这些老臣的控诉,心中波澜不惊。他知道,这些人并非真的不明白改革的好处,只是他们的利益受到了触动,不愿意放弃手中的特权。
这些人就像一群守着金山的乞丐,宁愿守着金山饿死,也不愿去学习如何利用金山创造财富。
“李大人,你所说的这些,本宫并非不知。”朱标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商贾之流会日益壮大?是因为他们顺应了时代潮流,敢于创新,敢于冒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众人,眼神锐利如刀锋,“而你们呢?你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的事物。试问,如此下去,你们如何能不被时代淘汰?”
朱标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金銮殿上炸响。一些年轻的大臣开始窃窃私语,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李善长等人则脸色铁青,他们没想到朱标会如此直接地反驳他们。
“陛下,慎言啊!”李善长颤抖着声音说道,“我等皆是为国为民,绝无私心!”
朱标冷笑一声,“为国为民?你们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可你们的所作所为,却是在阻碍大明的进步!你们可知,我大明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若不改革,如何能富国强兵?”
他站起身,走到李善长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李大人,你饱读诗书,难道不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吗?”
朱标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钉在了李善长的心里。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我大明若想长治久安,就必须改革!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朱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他转身回到龙椅旁,目光坚定地看着殿中众人,“诸位,你们可愿与本宫一起,共创大明盛世?”
一些年轻的大臣纷纷站出来,高声喊道:“臣等愿追随太子殿下,共创大明盛世!”
李善长等人脸色苍白,他们没想到,朱标竟然如此强势,如此坚定。
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被困在沙滩上的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潮水涌来,却无力反抗。
朱标看着那些支持他的大臣,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
“好!”朱标大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 他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一个年轻的大臣身上,“刘大人,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那位年轻的大臣犹豫了一下,然后站出来说道:“臣…臣有一计……”朱标的声音如同金石撞击,在大殿内嗡嗡回响,震得李善长等人心头一颤。
那些原本还想负隅顽抗的士绅,此刻也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软绵绵地瘫坐在地。
朱标的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都看穿。
“好!”朱标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激动,是兴奋,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既然如此,那朕就……”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人群中游移,像一位经验老道的猎人,搜寻着猎物身上最薄弱的环节。
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位年轻的大臣身上,那位名叫刘大人,一直沉默不语,却眼神闪烁不定的大臣。
“刘大人,你有什么话要说吗?”朱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
刘大人顿时如芒在背,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犹豫了一下,双腿像是灌了铅一般沉重,但他还是咬了咬牙,站了出来。
“臣…臣有一计……”刘大人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朱标微微一笑,鼓励道:“但说无妨。”
刘大人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说道:“臣以为,改革乃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但士绅阶层作为我大明的根基,亦不可轻视。臣斗胆建议,殿下可否考虑,对士绅阶层的部分核心利益进行保护,以换取他们对改革的支持?”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一些大臣认为刘大人是在为士绅阶层说话,是背叛了改革的立场;而另一些大臣则认为,刘大人的建议不无道理,或许可以成为打破僵局的突破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