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不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马夫:开局靖康耻》最新章节。

找铁矿?

这倒是个新鲜事,谁都没干过,找到了八成是要开采的,在大山里开采铁矿,肯定是个力气活。

不过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用力气换口饭吃,也算是很难得了,流民山匪熙熙攘攘的议论片刻,没有人提出异议。

默认同意。

银胜代替大家问:“为何找铁矿,怎么找?”

张晋说:“原因你们应该能猜到,金兵南下,战事吃紧,不管禁军、厢军还是民兵,多半是要上战场的,兵戈甲胄需求量极大,

另外,咱们八字军也没有多少全副披挂的铠甲,有些兄弟手里的朴刀卷刃了,还在接着用,

跟朝廷要也要不到几件能用的,只能自己想办法,所以要开矿,至于怎么找,跳虎,把我准备好的东西拿来!”

这年代已经有各种形制的指南针了,有指南鱼,指南龟甚至大型的指南车,最常见的是把指南鱼密封,用磁针代替金属鱼片做成的指南针,大体形制跟后世已经没有太大差别。

张晋教他们如何用磁场辨别铁矿,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粗糙的辨识法,深层铁矿无法识别。

但是话说回来,找到了深层铁矿又有什么用,以大宋现在的生产力,也挖不出来啊。

所以张晋的目标是露头矿,也就是浅表铁矿,不但能用指南针辨别,还能依照暴露出来的矿石颜色进行区分。

为此,他特意写了一份《冶铁集》,把自己仅有的一点业余辨识铁矿法和冶铁工艺详细的记录下来,交给银胜。

银胜看不太懂,像是想起了什么,朝后面喊了一嗓子。

流民山匪队伍里跳出来一个肤色黢黑,臂膀结实的河北汉子,银胜把他领到张晋面前。

“大人,这是我的同乡郑铁河,祖上三代都是给工部兵匠案和军器所出力的,打铁功夫一流。”

有铁匠再好不过了,他还轻松点,忙问:“你都会什么?”

郑铁河是那种沉默寡言到极致,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男人,硬邦邦的甩给他俩字:“煤铁!”

“什么?”

银胜跟他是同乡,知道他什么脾气,捶他一拳头:“胡饼白吃了吗,跟监正大人说清楚!”

“煤,炼铁!”

吃了张晋的胡饼,只肯多说一个字,银胜气的想揍他,张晋急忙阻拦道:“没事没事,我听明白了。”

中国冶铁技术的发展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掌握了块炼铁的办法,西汉还有百炼钢,后来发明了风箱,进一步提高温度,生铁炒炼熟铁,做出来的铁器强度不错,虽然比不上你家200块钱的高级菜刀,10块的菜刀品质肯定有!

到了宋代,冶铁路子走偏了。

宋代想要脱碳炼钢,但他们没有掌握炼焦技术,而且用煤当燃料,煤里面含有大量的磷铁矿石本身的含硫量也比较高,硫和磷是炼钢的阻碍,现代钢材的硫磷含量极低,低到只有万分之三四。

高了就会变脆。

所以宋代用煤炼铁造成一种后果,铁器变脆了。

跟西夏和金人的交战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景,盔甲看着好好的,但防御性能差,挨了几刀就瘪下去了,武器卷刃甚至被砍折。

当兵的连武器铠甲都信不过,哪来的信心打胜仗?

宋军战力低下的原因,很难说跟冶铁术走偏无关。

此时听到郑铁河说,会用煤炼铁,张晋立刻摇头:“不行,不能用煤炼铁,必须用木炭!”

憨实的郑铁河顿时憋红了脸,憋出俩字:“方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