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保马法(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马夫:开局靖康耻》最新章节。

之前从大名府逃出来的时候,路过广平县,县内十室九空,死伤满地,一派凄凉萧索的景象。

张晋以为武安县也好不到哪儿去,没想到这里地势偏狭,反倒占了便宜,没有遭到金兵的荼毒。

土坯墙外,旌旗招展,茶棚林立,据说赶早的话,还能碰见十里八乡的货担郎和菜农,享受一下早市的繁荣。

“这不挺好的吗。”

张晋从马车上下来,慢悠悠的沿街闲逛,不管卖梨子的还是吹糖人的,亦或是补芒鞋的,都要停下看看。

跳虎跟在后面解释:“大人有所不知,官家北狩之前的武安县,热闹的多,如今连县衙都关了,县太爷龟缩不出,任由山匪横行,已经吓跑很多百姓了。”

“那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八字军号称是太行山的头牌义军,武安县就在太行山脚下,他们理应为民除害。

张晋这一问,把跳虎问的脸膛发红。

支支吾吾的抱怨:“俺就是武安县江庭乡人,俺当然想为民除害了,可是王都统说了,营救官家要紧···”

张晋回头拍拍他宽厚结实的肩膀:“逗你玩的,对了,这附近有什么钱庄没有,把我带来的珠宝首饰换成银两铜钱。”

跳虎生于斯长于斯,是武安本地人,接了张晋递来的包袱,骑着白眉去找钱庄兑换。

整个武安县没多大,一盏茶的工夫就回来了。

讷讷的把装满了珠宝首饰的包袱还给他,他掂量了一下,重量几乎没变,便问怎么回事。

跳虎从怀里摸出一吊钱:“县里本来就没几家钱庄,害怕山匪打劫,全都关门了,我这还是找到张记钱庄掌柜的家里,硬逼他们换的。”

“干嘛不换银子?”

“没银两了,张掌柜说,官家北狩之前,县里所有钱庄的银两都让县太爷和地方士绅换空了。”

张晋前世不是学经济的,于钱粮一向不太精通,但是听了跳虎的汇报,大概明白了怎么回事。

年前金兵分作两路,奔袭汴梁,城破之后,逼迫朝廷拿出金银一共三千万锭,赵恒拿不出来,找下面的人搜刮。

原本是硬通货的银两,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加上时局混乱,货币贬值,跳虎用一支镶嵌玛瑙的金簪子,竟然只换来一吊钱。

还不如直接换黄豆。

价码压的太狠,跳虎不敢多换,便带着这一吊钱和剩余的珠宝,回来跟张晋汇报了。

这倒是个麻烦事。

张晋轻抛着钱串子,连连摇头:“这点钱别说买马了,给马场里的五六十匹马配精料都不够。”

栓柱儿拱手道:“大人您还真买啊,现今兵荒马乱,要买也是去南方买,您看这武安县.县令都躲到堡子里了,有点什么私货,全都狮子大开口,真买的话,指不定让他们坑成什么样呢。”

张晋甩他个白眼:“去南方买什么马,那些矮骡子还不如蒙古马好使。”

“瞎,要我说,直接抢不就完了吗,买什么买?”跳虎有山匪的习气,也不知为什么加入了八字军。

说完发现张晋面色不虞,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垂头侍立,不吱声了。

“那咱们怎么办?”栓柱儿问。

张晋一时半会的也没有好主意,正自徘徊,忽然脑中灵光一闪,问了他们俩一个陈年的老问题。

“熙宁变法你们还记得吗?”

熙宁变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大约半个世纪之前,好坏先不说,影响了大宋朝几乎各个阶层。

跳虎和栓柱儿那时候虽然没出生,但也经常听父辈们议论王安石,听他问起,不约而同的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