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靠谱与不靠谱的中医(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代手术刀:开局给张居正割痔疮》最新章节。

惠民药局,原名和剂局,是南宋时候安溪县令陈宓所建。

在当时,和剂局将各地收拢上来的药材炮制成成品药,再由惠民局免费诊疗,出售给当地百姓。解决了当地百姓无医无药的困难。

该局一经推出,随即大受欢迎,很快便推行到了全国。

元时将惠民局与和剂局合而为一,改称惠民药局,仍袭旧制。

明太祖皇帝觉得这项制度好,有利百姓,于是在各地兴建了许多惠民药局,并设立中央惠民局,交由太医院管理。

同时特别规定,惠民药局的药材只能出售为外面药材的半价,且医生诊疗免费,以利于天下百姓。药材由各地税科供给,而惠民药局所需的钱财,则由朝廷每月发放。

这样看来,惠民药局应该是个利国利民的好地方。

但是,在贪腐成风的明代官场,好的制度怎么可能持续得下去呢?

药材,有,确实有,半价也是半价,但这些药都是粗重苦涩,难以下咽之物,即便如此,大部分也是腐烂发霉,无人再收的垃圾。这些东西要是能按药材的半价卖出去,那可是能赚不少呢。

至于原本该供给惠民药局的药材,都被折合成人参、鹿茸、灵芝等百姓万万吃不起的东西,不等进了惠民药局的门就送到各大员的家里去了。

而原本朝廷该下发的银两,经过几道手,一再盘剥,就是几个医师的俸禄能准时发放都算是烧高香了。

更兼此地没有油水,捞不着偏门,又整日与下里巴人打交道,乃是太医院里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瘦缺。被送到此地的医生,都是些无钱无势,此生再不得进步者,能有多少人才。

贺悬原身,就是因为无钱无势,虽然家里只有一户,在太医院得了一职,但却是这最没人去的位置。

如此几番下来,这里药物差,医生差,百姓有钱的,都去寻找民间医生,无钱的,宁愿硬熬也不会来此,偌大的惠民药局,唯一能惠到的几个民,就是贺悬这几个没有关系的医户,有了个可以混吃等死的地方。

在这里供职的几个医师,每日除了喝茶下棋,就是吹牛打屁,每日浪费光阴,以图退休罢了。

贺悬看着药屉里发霉腐烂的甘草,眉头深深皱成了一个川字。

那吃烧饼下棋的高个子见贺悬盯着药屉,不由得好奇问道:“怎么了,看那药干什么?”

他是这惠民药局的内科医生,名叫丁志学。与他对弈的矮个子名叫刘拆,是小儿科。帘子那头的龚姑娘,是妇科,而贺悬本人,则是外科。

“没什么,这药……”贺悬想说什么,但叹了口气,没说出啥。“你们先下吧,我看会书。”

贺悬摆了摆手,坐在桌子上,从旁边的书柜里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

惠民药局的现状,仅凭他一人是改变不了的,他说再多也没用,想要做点实事,唯有跳出这药局的圈子才行。

贺悬本人来自二十一世纪,虽然学了好多年医,但他所依赖的一切现代器材和药物这里都没有,而这个时代医生所用的药材他一概不知,所以急需学习补充

原身自然掌握了许多医学知识,但他本人医术却不精湛,不然也不会搞出枯痔散这种狠活。贺悬虽然继承了他的知识,但若是不多做学习,就这样出去当一个吊儿郎当的大夫,他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于是,贺悬不再多想,只是专注于面前的医书,打算多学些知识。

【妇人误吞金,则取水银一升服之,立出。】

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贺悬愤怒地把医书合上。

服水银,还一升?这是治病还是害人啊。

贺悬把书翻过来,看看是什么书这么逆天。

《古今奇方》

一本记录了各种乡野偏方怪方的书。

贺悬把书放回去,打开自己的书柜,发现里面都是些差不多的偏门书。

好嘛,这下知道那枯痔散哪来的了。

贺悬无奈地捂住了额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