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慈禧的职场生存指南——从宫女到晚清最强CEO(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近代史那些事》最新章节。
3.1选秀入职:紫禁城管培生计划
1852年初春,北京城飘着柳絮。叶赫那拉·杏贞站在神武门前排队时,手里攥着祖传的翡翠镯子——这是她阿玛花三个月俸禄买的“面试装备”。彼时清宫选秀堪比现代“超级女声”,只不过评委只有咸丰帝一人,晋级奖励是终身合同。
“第37号!”太监的公鸭嗓刺破空气。杏贞踏进体和殿的瞬间,闻到了龙涎香混着墨汁的奇异味道。御座上的咸丰帝正在打哈欠,昨夜批阅的奏折堆得比军机处的茶叶罐还高。
“抬起头来。”皇帝的声音像没泡开的普洱。当杏贞扬脸的刹那,整个大殿突然安静——她眼尾那颗泪痣,恰好长在《相术大全》标注的“凤凰泣血位”。
“可通文墨?”主持选秀的郑亲王额尔赫问。
“略读过《女则》《内训》。”杏贞答得乖巧,心里却在吐槽:“要不是为了应付面试,谁看这种PUA教材?”
真正的考题来了。咸丰帝突然指着窗外:“以春色为题,作画一幅。”其他秀女纷纷画起牡丹锦鸡,杏贞却挥毫泼墨,在宣纸上甩出几枝残荷,题字“雨打枯荷听龙吟”。
后来养心殿值班太监回忆:“万岁爷盯着那画看了半柱香,说'这残荷倒像朕的江南'。”当夜,内务府档案记下:“叶赫那拉氏,著封兰贵人。”
宫廷晋升秘籍:
-首月KPI:三天内记住所有主位娘娘的忌口(比如丽嫔见不得香菜)
-年终奖机制:侍寝一次赏蜀锦两匹,怀孕直接晋升部门主管
-潜规则:每天寅时到皇后处打卡请安,比现代上班族还卷
三年后,当同期入宫的禧贵人还在为皇帝记得自己名字而欣喜时,慈禧已靠着“三年抱俩”(实际只存活同治)的业绩,从兰贵人→懿嫔→懿妃→懿贵妃,完成紫禁城史上最快晋升。据说内务府给她定制贵妃朝服时,绣娘们边缝珍珠边嘀咕:“这位主儿的升迁速度,龙袍上的祥云都追不上。”
3.2辛酉政变:实习生反杀CEO
1861年8月22日,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咸丰帝临终前搞了个骚操作:把公章拆成三份,“御赏”给慈安、“同道堂”给慈禧,行政权交给肃顺等八大臣。这套分权制本意是让三方互相牵制,结果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诸位大人,皇上刚咽气就急着发讣告,不太合适吧?”慈禧抱着6岁的同治,冷眼盯着八大臣拟的《顾命诏书》。当她看到诏书末尾写着“皇太后阅后盖章即可”,瞬间开启“黑化模式”。
政变四步走:
1.深夜哭灵:在咸丰灵前哭到脱水,成功塑造“孤儿寡母”人设
2.飞鸽传书:用绣着兰花的帕子给恭亲王写密信:“四哥速来,有肉吃”
3.舆论战:派太监在行宫散布“肃顺要把皇帝认作干爹”的谣言
4.闪电战:借口“皇帝体弱”提前回銮,把八大臣拆成两批各个击破
11月2日,当肃顺护送灵柩走到密云时,突然被睿亲王仁寿带兵围住。据《清实录》记载,这位铁帽子王踹开客栈房门时,肃顺正裹着锦被骂骂咧咧:“哪个不长眼的...”话音未落就被扒得只剩亵衣。
菜市口行刑那天,北京百姓见到了史上最硬核“直播带货”——刽子手的鬼头刀当场售罄,因为据说沾了顾命大臣的血能辟邪。有茶馆说书人改编成段子:“肃中堂,顾命长,不如太后泪两行。”
3.3垂帘听政:远程办公的艺术
成功夺权后的慈禧,在养心殿东暖阁搞起了古代版“线上会议”。黄纱帘后的她手握三件法宝:
-物理防窥屏:双层苏绣纱帘,确保大臣只能看见朦胧身影
-强制水印:“同道堂”印章盖遍每份奏折
-语音加密:故意把“直隶”说成“zhí lē”,让军机处猜谜
某日早朝,曾国藩汇报剿捻军费超支,帘后突然传来灵魂质问:“听说湘军将领都穿貂?”吓得老曾连夜写信给九弟:“太后连咱吃几碗粉都知道,速把新买的裘皮大衣烧了!”
帝王平衡术2.0:
-捧左宗棠VS踩李鸿章:“左公啊,你收复新疆的折子写得好!李中堂,看看人家!”
-清流派VS洋务派:今天夸李鸿藻“风骨可嘉”,明天赞张之洞“务实创新”
-帝党VS后党:给光绪安排满屋玩具,自己握着玉玺不放
1884年某天,慈禧看着恭亲王送来的《海防亟宜切筹论》,突然把折子摔在地上:“修个园子要三千万两?他们当哀家是散财童子吗!”转头却批准了北洋水师的预算——后来证明这是她人生最失败的投资。
3.4摸鱼大臣图鉴
恭亲王奕訢:首席打工人的陨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