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降生(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黑暗中寻找江湖》最新章节。

几人步行了许落久,见到了不远处的村落,便决定今晚在那里落脚,稀稀疏疏的几个茅草屋,中间间隔着田地,便是整座村落的全貌。

田里有一耕地的农夫,刘石上前问询能否住宿一晚,而那农夫回应道“这我做不了主,你们得问我们的宗长。”

刘石问道:“那你们的宗长在哪?”

遂即,农夫指向远处一房院,“那就是宗长的家。”

刘石告别那农夫,来到了所指房院的门口,扣了几下门。不过一会儿,便有一位蹩脚的老人开门。刘石率先开口道:“这老人家,我们能在这住宿一晚吗?”

“这——,我也说不准,得要问问菩萨。”,说完做了个上下摆动手的动作,像是在掂量着什么。

刘石立马明白,拿出五文“恶钱”,塞到他手里。

那老者看着手上的钱,捋了捋胡须开口道:“这整个村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得了主的,可能还要听听别人怎么说。”

说完,刘石装出一副不情愿样子,从怀中再掏出了十文钱,塞到他手中。

然后,那人直接表情就是阴转晴,表示后头有个屋子,可以让他们住一晚。接着,他就让家里的管家领着他们进那屋子。

可当简单的扫视一眼后,袁可灵觉得与其说是屋子,不如说是猪圈,因为隔壁就养了一头猪,何况屋子的大小和隔壁猪圈的大小一模一样。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屋子十分的狭小,几个人就只能勉强挤在里面。

看到这情况,刘石有些后悔了,本来这天气晴朗,还可以到外面搭帐篷住,毕竟钱都花了,再怎么说不住一下都舍不得,而且看那老人雁过拔毛的样子,也知道钱是不可能退回来了。于是,刘石让众人铺好草席。

此时此刻,袁可灵早已经跑到外头,闲逛去了。

走着走着,袁可灵便见到不远处一大群聚在一起。好奇心爆棚的袁可灵,凑上前去,凭着娇小的身躯挤过人群间的缝隙,到了最前头,便见一怪人——一儒生打扮,头顶还光秃秃的。他一手中托着一个阴阳八卦盘,怀中还揣着个大毛笔,另一只手竖放在嘴前,但要说最奇特的,就他额头上画了个十字,十字的一横偏上一点。

他见所有人都来的差不多后,开口神经兮兮地问道:“各位可知天之子否。”

一人率直地说道:“不就是皇帝吗?”

“非也,非也,吾口中之天之子,非东土之子,而西天之子耶稣。”

“什么东西。耶稣是啥?可以吃吗?”,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道。

可是那人并未做解释,而是故弄玄虚的讲了一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木工于塞带着她的妻子马来亚来到了巴拉斯特的特卫城。

而于塞为响应大秦的号召来到特卫打算建功立业,但他的妻子马来亚,曾承受天——耶和华的号召为他诞下一子,于塞也信奉天的意志,就便让马来亚怀上了天的孩子。

而此刻,马来亚也已接近临盆。他们到达特卫城不久后,马来亚便在马厩里诞下了天之子,但碍于马厩的环境脏乱差,他不得将爱子放入马槽之中。

马来亚一直铭记着世使天之使告诫,为孩子取名为以马内利,后人为纪念他,便尊称他为耶稣,即救世主。

耶稣从小聪慧无比,一岁识字,二岁能熟读古今中外之诗书,三岁便能出口成章。而耶稣身为天之子,自当有天之神力,五岁举起千金巨石,七岁便能上马驰骋,即使百斤重的大锤也耍得游刃有余。

可耶稣从小便看尽人世间苦难,执意要拯救芸芸众生,后天之宿敌色丹为报复天,与此同时天也想考验其子,并默许色丹刁难耶稣。

色丹让耶稣在大漠中忍受四十天的饥渴,而耶稣凭借顽强的意志,通过了考验,即使在这个过程中色丹给他设下了种种诱惑,但耶稣仍旧未有丝毫动摇。

后来,色丹告诉耶稣:“世间的一切都归我所有,只要汝诚心下跪,那我将应许这一切。”

耶稣反驳道:“吾仅且唯一侍奉我之天父,汝其去也。”,见状,色丹只能悻悻而离。

后耶稣云游天下,讲圣道,而耶稣以其神力活死人医白骨,以至追随者甚众。

然一日,耶稣正为众讲道念经,一位身着破布烂衣的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当众跪拜耶稣。耶稣见其便问:“年轻人,汝拜我,意欲何为?”

“圣人,我名西达托,来自天竺一方,为寻求人世间的终极答案而远游到此,后闻圣人之贤,特来观膜。今日,果真传闻不欺我,所以请允我与你辩斗,以解我之惑。”

围观者皆大惊,而耶稣却只是笑了笑说道:“吾非圣人,吾乃天之子,尤大人之米尔亚。倘若诚心与我辩斗,那便来吧。”

就这样,二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辩斗,从冰雪消融到桃花开,从桃花开到万物衰败,再到冰雪飞扬。

俩人家辩斗始终没分个胜负,但二人却因此成为莫逆之交。一天,俩人正行走了山林小道,西托达笑道:“我要走了。”

耶稣问道:“为何而走?”

西托达望向远方的夕阳,说道:“我本为一国之王子,后因对人生的问题产生困惑才来此寻求答案,在与先生交流,我已收获颇丰,现在我要去更远的地方,寻求答案。”

耶稣也并未阻碍,而是祝福西托达早日寻得真理,于是二人在此处分离。

在后来,西托达再历经过人世的苦难与爱恨情仇之后,在一棵菩提树下彻底顿悟——欲念是人世间一切苦难的来源,由前身造成,因此人们纷纷堕入轮回,只有脱离痛苦与轮回,才能彻底完成涅槃。

众人尊其为释迦摩尼,因建佛教有功,乘着莲花踏入天堂成圣。

耶稣听友人已经悟道成圣,也为其十分高兴,并坚定心中传道救世的决心。

在游方各地的时候,耶稣也有了很多的学生,他们分别是彼得,安得烈,大雅各,约翰,腓力,巴多罗买,多马,马太,小雅名,尤太,西门,马提亚,这十二是坚定不移的追随着耶稣,笃信天的意志,将福因传遍世界。

同时这十二名也获得耶稣的神力,与耶稣一同拯救饱受困难的世人。

但以尤大巫师为首的人将耶稣视为肉中刺眼中钉,说道:“他堂堂一个木工之子,连出生的时候也只是在肮脏的马槽中。他凭什么就敢自称是耶和华的儿子,我们的米尔亚。”,遂在整个巴拉斯特通缉耶稣,并大肆宣扬耶稣蛊惑人心残害人民,同时将自己的儿子说成是尤大人的米尔亚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耶稣不得已只能代着自己的学生到处奔走,并且讲道救民。

而在晴朗的一天,耶稣遇上了一人,名叫孔丘,他也带着自己的学生四处游说,想让世人认同“仁”的观念。

俩人刚谈上几句话,互相都觉得双方志趣相投,便整日彻夜地促膝长谈,当孔丘谈到自己的理想时,却不自禁流下眼泪,说道:“我一生为践行仁义,可为世人所不解,我也怀疑过我自己,但我作为先生的责任与过去的自己都不会允许我这么做,我现很迷茫,朋友你也迷茫过吗?”

耶稣回答道:“我确实也曾迷惘过,当时色丹用天下来诱惑我,我承认在这世上少有人可抗拒此等诱惑,我心开始不稳,可我想到我的世间受苦的万民,我乃耶和华之子,若是连我都动摇了,那谁又来拯救他们?于是我严辞拒绝了。”

孔丘双眼变得清澈,念叨着:“善哉,连我这样为实现世间“仁义”不昔抛弃正常生活,远游异国他乡之人,都选择了放弃,那世上又会有谁再去愿意救万民呢?”,他猛地站起身来,向耶稣道别,便领着继续向远方传播仁义道德。

耶稣看向孔丘远去的背影,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同时也祝福他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