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15封信(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80:我有一个商店》最新章节。

许扬看着眼前的春花,然后又看木箱子。

这个箱子的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铜制的锁扣也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许扬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妻子的遗物都在这个箱子里,所以他才会下意识的遗忘这个物件的存在。

许扬接过春花递过来的一叠信件,有些纸张的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已经泛黄,而且他还在里面发现许多没有拆封的信件以及撕碎的。

他是无法理解原主到底在恨什么,不就是时代问题嘛,他居然要这样迁怒自己的家人。

“行了,春花你去玩吧,我看看这些信先。”

他拍拍春花的小脸蛋,然后深吸一口气,在床边缓缓坐下,准备仔细翻阅这些信件,到底原主的原生家庭是一个什么情况只能通过这些信件来查看了。

许扬坐在床边,手里捧着那叠信件,心里五味杂陈。

他先是将这些信件整齐地码放在膝盖上,然后将信件按寄信人的不同分开,最后再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寄信最多的是母亲的来信,一共有九封。

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一封一封仔细地阅读。

第一封信是1975年寄来的,信纸都已经黄了,里面的内容也很简单,主要是拉家常。

母亲在信中提到,随信寄来了一些生活用品、食物、钱和粮票,主要是关心许扬刚刚下乡后的生活情况。

总之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母亲的关切和牵挂,许扬通过信件能明显感受到母亲对他的思念以及担忧。

第二封信和第三封信也是1975年寄来的,内容大同小异。

母亲在信中反复叮嘱许扬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还提到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不要担心。

但原主却选择了无视,甚至有一封信居然都没有拆开,许扬在里面发现了1块7毛6分以及乱七八糟各种小面额的粮票布票之类的。

接下来是1976年的两封信,内容围绕着青蔡芳(许扬的亡妻)和孩子展开。

母亲在信中细致地传授照顾产妇和新生儿的经验,从如何熬制营养丰富的汤品,到怎样轻柔地给孩子包裹襁褓,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十分详尽。

她还分享了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比如孩子发烧该如何物理降温,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等等。

这两封信的字数是最多的,显然母亲花了很多心思来写这些信。

许扬看着这些文字,眼眶微微湿润,他能很清晰的感受到一位母亲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在努力为这个自己的孩子提供她所有能提供的一切帮助。

1977年的两封信件,母亲带来了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言辞间满是对他的期许,鼓励他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千万不要荒废学业,一定要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争取考上上海的大学,这样就能回上海了,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信里还反复提到希望能见见自己的孙女,言语中流露出因为无法来山东看望照顾许扬一家人的难过与无奈。

最后两封信是近期的,其中一封是许扬最想看到的信息。

信中详细地写明了上海家庭的地址和联系电话,还告知许扬家庭的情况已经好转。

父亲已经平反,恢复了大学教授的工作,并在出版社担任副社长;母亲也升任医院副院长。

信中母亲还催促许扬给父亲认错,并询问他每个月汇款是否够用,孩子们的身体是否康健,还满怀期待地希望他能给孩子们拍些照片寄回去。

看完母亲的九封信,许扬深吸一口气,他意识到,这么多年来,母亲一直都在关心原主,而且他明显感觉到信件有缺失,肯定不止这么九封。

不过,透过这九封信件,许扬已然明晰,回上海,物质方面已无需担忧,父母在背后默默做了诸多努力,为他们的回归铺就了道路。

他发现信件明显被撕开过,却在对折处没有被完全撕毁。

许扬心中豁然开朗,原主留下这封信时,其实内心深处也明白,这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是开启新生活的钥匙,只是他不愿承认罢了。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封写有地址和电话上,然后拿过边上的笔重新抄写了两份,然后将信收好放回信封。

将这封信妥善安置后,许扬的视线落在了另外两封信件上,那是父亲寄来的。

他轻轻拿起 1979年的那封信,展开信纸,父亲的字迹刚劲有力。

信中,父亲先是耐心地劝许扬好好读书,努力考上上海的大学,还提及大姐许博蕾已经成功考上复旦,言辞间满是骄傲,随后询问许扬对未来的打算。

并且质问他为何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时代的机会不是什么时间都有的,言语间许扬在感受到关心的同时还带有那么点斥责的意思。

接着,他拿起 1981年的信封。

里面的信被撕成了十来份,许扬花费了不少时间才将它们拼凑完整。

信中,父亲的语气满是怒其不争意思已经跃然纸上了,言辞激烈地让许扬赶紧回上海,承诺会想办法解决工作和户口问题,还严厉地告诫他不要固执己见,耽误了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强调作为男人,最重要的是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从第三方视角看,父亲这封信字里行间确实充斥着对许扬的担忧与殷切期望。

父亲在信中言辞激烈,其实是恨铁不成钢,急切地盼着许扬能振作起来,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负责。

他承诺解决工作和户口问题,这背后是默默付出的决心,想为许扬扫除生活的障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