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喜临门,王谧找茬(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何穆得到刘牢之的准话后,不顾年老体弱,以及江水寒潮,在刘牢之亲兵的护送下,连夜溯江赶往江陵。

半月后,终于抵达。

当何穆进入州府,见到桓玄时,他正拿着一张纸大笑。

“南郡公何故如此高兴?”

何穆咧着皱巴巴的嘴,笑着询问,脸上不自觉有些自得。

他可是不负所托,将刘牢之给拿下了!

此番游说,他居功甚伟。

桓玄见到他这副神态,当即意识到什么,迫不及待问道:“可是刘牢之赞成结盟了?”

何穆微微点头。

桓玄闻言,更是大喜,仍不住将手中玉佩一抛,猛拍案牍,兴奋大喝:“好!好!好!”

连心爱的玉佩都舍得扔,还一连三个好,可见他心中是多么激动。

卞范之、何澹之、丁仙期和万盖,也是惊喜非常。

尤其是丁仙期二人,夸张大叫:“恭喜主上!贺喜主上!”

卞范之直言:“主上霸业可期也!”

何澹之也顾不上与他争宠了,同样附和道:“恭喜主上,霸业可期!”

桓玄哈哈大笑。

笑声传出州府,连门口值守的小吏,都清晰可闻,不由得面面相觑。

不怪他如此高兴。

只因今日三喜临门。

半月前,他表请朝中,为兄长桓伟求任江州刺史;为他的司马刁畅,求任辅国将军、督雍州八郡军事。

今日一早,两人的任职诏令已经送至。

至此,江州、雍州在明面上,正式被桓氏掌控,以后想他吐出来,门都没有。

而就在刚才,他又收到会稽一封密信,是远房堂弟桓宝派人送来的。

本月,谯王司马尚之欲暗杀谢琰父子,南府军即将内讧大乱。

算算时间,最多还有十来天。

现在,何穆又带来刘牢之同意结盟的消息。

他怎能不惊喜,怎能不兴奋。

只需趁着南府军内乱之时,与刘牢之一同兵发京师,除掉司马元显父子,就能正式入主建康。

然后,再想办法把南府军、刘牢之都给灭了。

如此一来,大晋就再也没有威胁,便可逼司马德宗禅位,完成父亲遗愿。

他桓氏,就能正式成为皇族。

他自己,也将是开国皇帝!

想到兴奋之处,桓玄心中甚至连国号都定下来了——大楚!

...

桓玄在荆州兴奋的时候,司马元显同样在建康兴奋。

只因,很快就能拥有南府军了。

司马尚之的暗杀计划,是此前就定好的。

为夺取谢琰手中的军权,司马元显、张法顺、司马尚之、司马遵四人,总共拟定有三个计策。

上策——不战屈人兵,兵不见血刃拿下南府军。

不过此策略耗时较长,很考验司马尚之和王谧的能力。

要收拢军心,扶持军中亲信,慢慢排挤掉谢琰父子的人。

此外,还要拉拢当地士族,打压谢琰威望。

中策——楚汉两分,与谢琰父子共掌南府军。

其实这项策略,司马元显认为是下策。

因为他根本不想让权,在其心目中,南府军是他的囊中之物。

与谢琰父子共掌,那是最后实在不得已,才会做出的选择。

下策——鱼死网破,暗杀两父子。

此为双方争权进入僵持阶段,无从下手又亟需夺权时的做法。

这一策,是司马元显自己想的。

在他说出来时,把张法顺、司马尚之、司马遵都惊呆了。

他们真没想到,司马元显会如此胆大包天,且心狠手辣。

但三人和司马元显已在同一条船上,只能默认同意。

不过这三项计策,王谧并不知晓。

因此在会稽军营中,当司马尚之堂而皇之说出,要暗杀谢琰父子时,王谧才会那般惊恐。

现在,司马尚之手握州郡兵,谢琰手握流民军,互相谁也奈何不了谁。

正是僵持阶段。

司马元显权衡一番后,不想与谢琰分军而治,便命司马尚之取下策。

“殿下,要不您还是再考虑考虑?”张法顺迟疑片刻后,劝阻道。

对暗杀谢氏父子之事,他顾虑颇多。

最主要的,便是担心此举,会引起天下士族的逆反。

毕竟谢氏与那郗氏不同,甚至与另外三大高门都不一样。

司马元显闻言,有些不高兴。

第一次觉得张法顺不够果决,优柔寡断。

随后,他并没有答复谢琰父子的问题,而是说及桓玄:“半月前,桓玄为桓伟和刁畅,表请江州刺史,以及雍州八郡军权。”

“我不得已,只能同意。”

“毕竟江州、雍州实际已被其掌控,只差一纸诏令。”

“而在表请之前,桓玄早已派遣麾下大将皇甫敷、冯该,前往江州湓口据守。”

“可见,他早已将江州视为己物。”

“甚至有传闻,桓玄多次收到祥瑞,有君主之相。”

“如此大逆不道。”

“如此居心叵测。”

“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司马元显瞪着张法顺,近乎咆哮着,将最后一句话喊出。

他是真觉得,桓玄该死,桓氏的人也该死。

反复试探于他,不断侵蚀司马氏的权柄。

而今更是不加掩饰,暗中命人进献祥瑞,欲行那不臣之举。

司马遵见他失了仪态,劝慰道:“世子莫要气坏身体。”

张法顺面有愧色。

这些事,他都知道,司马元显也跟他提过,征询过计策。

可他作为谋士,居然毫无办法,只能干看着。

独留司马元显一人决断,面对。

“请殿下责罚,我愧对您的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