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再赴会稽,谋划军队(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堂兄,我有不得已理由。三年,不,两年,只需两年,你便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谢混认真凝视谢重,语气沉稳而坚定。
他只能说到这个地步,如果谢重不能理解,那,也就不理解吧。
没得到确切答案,谢重有些失望。
不过明白堂弟并非胡来,而是有自己的确切谋划,心中也算稍安。
他深深叹口气后,缓步离开了...
...
会稽郡官道。
一支几十人队伍,疾驰在路上。
谢混与刘穆之对坐于马车内。
“主上,此番前往会稽,我认为可先加强沿海关隘布防,而后抽调部分百姓及士族家奴,强加训练,以备兵源...”
刘穆之滔滔不绝说着建议,看得出来,他很想竭力表现一番。
谢混边静静听着,边回想这小半年发生的事。
七月壬子,太皇太后李氏驾崩,举国哀悼。
七月丁卯,晋大赦天下。
九月初九,尚书左仆射王雅,卒于任上。
十一月,司马元显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等十六州诸军事,兼领徐州刺史。
...
“现在已是冬季,还要在周边郡县募集军需粮草,将士衣物也要考虑。”马车内,刘穆之的声音总算停下来。
谢混回过神来,勉励道:“穆之,你这些建议很好,到会稽后,我会慎重考虑。”
刘穆之的建议,中规中矩,考虑的也还算周到,适用于常规对战。
但与自己想要的,还是有区别。
谢氏准备拿孙恩刷军功的计划,暂时并未告诉刘穆之。
这需要他自个儿去悟。
不过,相信以刘穆之的聪慧,很快就能反应过来。
至于现在。
当然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
随后,谢混岔开话题:“家中可已安排妥当?”
当初自己对刘穆之等人承诺,很快就能来三吴之地任职。
结果,谢琰得知他要在朝外起家,急得跳脚,死活不同意。
直到月前,疑似海上有异动,谢琰才勉为其难在信中答应下来。
于是他立即通知刘穆之,然后带着一众人,匆匆赶来会稽。
“多谢主上挂心,已经安排妥当。”
刘穆之神态略显恭敬,他现在属于依附于谢混,自然要谨小慎微。
闲置在家中半年,他都以为自己被谢混忘记了,好在有那十万铢钱,支撑他继续等下去。
“穆之,不必如此。你身具才华,只需尽心竭力即可,不用在这种虚礼上,耗费心力。”谢混语气很诚恳。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真正有才的人,无需精于人情世故,身边的人都会来将就你。
对刘穆之这类人“专业人才”来说,尊卑虚礼,反而会让其顾虑太多,不敢直抒胸言。
“多谢主上体谅。”
刘穆之松了口气。
他也觉得很别扭,浑身不得劲儿。
在琅琊郡府时,就是因为不会溜须拍马,得罪过很多上官。
好在因才干确实出众,这才没被从主薄位置上撤下来。
“蒯恩,还有多久到会稽郡城?”刘穆之掀开垂帘询问。
“快到了,大概还有几里路。”
骑着一匹壮硕骏马的蒯恩,眼神锐利,有股慑人锋芒。
这小半年的训练,让他成长很多,不再是以前的乡野村夫,已初具悍将气质。
只待实战铁血洗礼,便能成为军中骁勇将领。
至于统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将功成万骨枯。
统帅,可不是那么好铸就的。
与蒯恩并骑而行的檀氏三兄弟和到彦之,也面色坚毅。
“大哥,堂叔现在处境不太好,司马元显开府后,并未接纳他。要不让堂叔也来会稽吧,即便不愿意跟着公子,也可以投奔谢琰大人。”
檀道济手握缰绳,目光平视前方。
来建康后不久,三兄弟便与檀凭之联系上,平日里时常有交流,因此知道他的情况。
“我劝过堂叔,不过他暂时没有答复,只是说再看看。”
檀韶说完后,两人都沉默不语。
他们心里清楚,堂叔是在观望,想看看公子在三吴能不能闯出一番明堂。
然后才好做决定。
可问题是,如今司马道子府上已门可罗雀,人全都跑到司马元显的西府去了。
他继续待在那,还不是浪费时间,看不到前程。
“无妨,等公子有所建树后,我三兄弟一起,为堂叔谋个职位便是。”檀道济似在宽慰檀韶,也在说服自己。
檀韶摇摇头。
微末时追随,与名就后跟随,天差地别。
...
不久后,一行人进入郡城。
谢肇、谢峻接到通报,立即赶到郡府门口。
“大哥,爹怎么会同意三弟的,他在朝中不是更好吗?”谢峻百思不得其解。
两边站着的守门小吏,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漠然的模样,不过耳朵却悄悄竖起。
谢肇瞟了弟弟一眼,又看了看两名小吏,没搭腔。
二弟这率直性子要改一改,说话有些不分场合。
至于三弟谢混的事,他也没想明白。
只能等待会儿找个合适的机会,再问问。
很快,蒯恩等人的身影出现在街道。
路上的黎庶百姓慌忙让开。
两旁不少人,对着马背上的蒯恩,指指点点。
“这位将军可真威武!”
“你咋知道是将军?万一只是小卒,后面那儒雅一点的才是呢?”
“如果这都当不了将军,那这兵不当也罢。”
...
谢肇两人自然也注意到了,心中很是惊异。
莫非这便是三弟信中提到的,那几个寒庶?
倒是有些特别。
自从去年跟随父亲来会稽抵御贼寇,见识过真实战场的样子后,他们的心境已悄然发生变化。
少了一些世家公子的虚浮,不再痴于诗书、山水,对这些能冲锋陷阵将领,或多或少更关注一些。
蒯恩几人的装束、气质,明显与寻常士卒不同。
车队在郡府门前停下,谢肇两兄弟迎上来。
“三弟,你可算来了。”
待谢混跳下马车,谢肇便笑道。
谢峻则是使劲抱了抱他。
“大哥、二哥,别来无恙。”
谢混向二人问候完,接着道:“给你们介绍几位良才,这是蒯恩、到彦之,这是檀道济、檀韶、檀祗三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