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衡利弊孟光立名目(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最新章节。

“老爷。”

孟光一早晨被一圈人吆来喝去,愁地腰酸背痛。等回到家时,已经临近中午了。

“可有饭食?”

“已经为您备好了。刚刚费将军来了,此时正在里面等您呢。”

“费将军?”

“振威将军费观。”

“啊。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他来干什么?”

“说是给您道喜。”

“我有什么喜?”

“这我就不知道了。”

孟光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然后才捋着胡子走进正厅。

一进门,费观便远远地迎过来:

“大司农!恭喜你呀。”

“我有何喜?还请将军替我解释。”

“我听说今日早朝,丞相将平抑粮价的事交给了您,所以特来道喜。”

“费将军这是来嘲笑我。”

大司农本身的职责就肩负着平抑物价,再加之此事光是想想就知道得罪人,怎么说也不是什么好差。

“不敢。是真心向您贺喜。”

费观略微将头往下低了低,以示尊重。

“成都周遭粮价上浮已经数月,谁都知道您孟大人在其中,许多事情难办,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有了丞相站台,您便可大刀阔斧地处理此事,平抑物价造福百姓。如此看来,实乃幸事。”

“将军倒是口巧。”

孟光叹了口气,然后扶着桌子边缘坐下。

“是马良让你来的吧。”

“司农明察。”

也就是岁数大了,什么大风大浪他没见过。

孟光不再言语,从桌子上拿起筷子,只顾吃些饭食。

费观坐在他对面,并不动筷,只是在一旁等着。

待到他吃个半饱,孟光才放下筷子缓缓开口:

“今天早晨,他故意在朝中将此事提出,且言辞激烈,明显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晓此事,将其摆到明面上来,逼得孔明不得不处理。

李严他刚刚找过我了。”

“说的什么?”

“他希望我将粮食的市价定得和收价近乎一致。”

“这是何意啊?这外来运输人力物力,价格定的低了,商人们岂会愿意将手里的粮食卖出去?”

“我答应了。”

“司农!万万不可!若是真如此定价,丞相如何能收的上来粮食?”

“若不答应,李尚书策兵怠政,我社稷危矣。”

来之前,马良就曾提醒过他,孟光这老头是个不粘锅,他的行为逻辑出发点根本就不是什么权衡利弊,而是如何能把自己摘出去。

只要他自己不在冲突的漩涡之中,那么无论事情如何走向,他都不太在乎。

这也是他自己在朝为官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吧。

“既然两边都不愿讲和,我想您不如推他们更进一步。”

费观清了清嗓子。

“将军有办法?”

“我与李尚书多有往来。他并无祸心,只是面子薄。而今日我遇到马侍中,发现他虽为冒失之人,但也是出于好心。司农为人稳重细腻,其实可借此机会,让他们各自吃些小亏,此事也就过去了。”

“将军请讲。”

“司农可将这粮食的收购价和出售价定为完全一致。”

“哦?”

费观朝门外望了望,检查了外面并无人在偷听后,压低了声音将头凑过去:

“我虽为侍中调解而来,但他今日在朝堂上说的话,我细细想来,实在有些不妥:他想提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却把难题交到您二位手中?”

“是不妥。”

“倒卖粮食,中间无利可图,那必然不会再有商人愿意从中周转。您可在下次上朝之时,再提出个‘贴补’的法子:商人从农家手中收来再卖给朝廷,每石粮米,以此形式补给他们。其中数额,交还给侍中定便是。”

“将军。”

孟光突然打断了他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