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风起(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之后的半个月内,尉迟宝琪的生活慢慢规律起来。他早晨早起跑步锻炼身体,上午和下午便在疯狂的抄录着王家《三国志》的注和释。中间李崇义和程处默过来了几趟,尉迟宝琪只是下厨分别给他们各做了道新菜,其它全部交给了自家厨娘。
对了,每次做了新菜后,尉迟宝琳都会过来,装上砂锅后,便匆匆出去了。尉迟宝琪问他,是不是给岳丈送过了?得到的回答,却是神秘的“不可说。”。问了几次后,尉迟宝琪也不管了。
这天是除夕,尉迟宝琪终于将《三国志》内的注和释抄完。准备过了明天的元日大朝会后,就给王家送过去。
尉迟宝琪,翻看着眼前两本,密密麻麻充斥着注和释的《三国志》,不由嘀咕道:“果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半个月的强度,比我之前参加高考的前一个月的强度都大。幸好是抄完了,明天下午借着拜年的机会,给王家送过去,王珪应该不会再骂我了吧?”
等过了日中,尉迟宝琪便开始忙活夜里的年夜饭。而侍从和侍女已经开始在正堂,摆放崭新的用具。
尉迟敬德和尉迟宝琳则进入尉迟家的祠堂,将丰富的祭品(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等)摆放到祖宗牌位前。
夜幕缓缓落下,尉迟敬德领着尉迟宝琳、尉迟宝琪、尉迟环,进入了祠堂。尉迟宝琪三人跪在祠堂内,看着尉迟敬德给祖宗牌位上香后,跪在他们兄弟三人前,开口说道:“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告祖宗……”
尉迟宝琪听了一会儿,就知道这是尉迟敬德在跟祖宗做汇报呢。先是说了自己爵封吴国公,又说自己身上的官职,然后就是说他们三兄弟,什么尉迟宝琳准备出仕了,尉迟宝琪爵封泾阳县男了,尉迟环在他的教导下,学问也长进了等等等等。
等吃完晚饭,尉迟敬德带着尉迟宝琪兄弟三人,参加了部曲们的宴饮。等过了子时,尉迟宝琪便拿过《三国志》来,开始燃烛守岁。
过了两个时辰后,春桃等侍女便拿来了参加元日大朝会,用到的朝服。尉迟宝琪看着眼前五品绯色的官袍,对着春桃说道:“给我穿那个深青色的就行,不用这绯色的。”
等尉迟宝琪穿戴好八品官员的深青色官服后,尉迟敬德身穿上好绫罗制作的紫色官袍,束着金玉带,腰佩金鱼袋,昂首阔步的走了过来。
“怎么穿深青色的?”
尉迟宝琪看着尉迟敬德,昂首挺胸,一副朝廷重臣的做派,马上回道:“我还未及冠,穿绯色官袍太显眼了,还是深青色好。”
“我也说不过你。咱们出发。”
等尉迟宝琪跟着大部队,在太极殿内站到自己位置上的时候,还未到拂晓分。此时太极殿内,烛火通明,殿上陈设礼乐、历代宝玉、车乘,仪仗庄严。
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等天空第一缕曙光亮起的时候,李二陛下衮冕临轩,这时尉迟宝琪随大流开始大礼参拜,口喊“万岁。”
等尉迟宝琪起身后,才发现皇后、朝集使以及皇亲国戚都着朝服,一同参加元日大朝会。尉迟宝琪看着先是皇太子、诸公的献寿礼仪,然后中书令上奏地方的贺表,接着便是黄门侍郎奏祥瑞吉兆、户部尚书奏诸州的贡献之物,礼部尚书奏诸蕃的贡献等等。
终于元日大朝会开完后,尉迟宝琪跟着尉迟敬德回家,马上便被尉迟宝琳喊上,开始去各家拜年。
唐朝“元正”假期,七天,元日前三后四。也就是春节放假七天,从正月初一的前三天,放到正月初四。
我们熟悉的古代拜年贴,也叫“飞贴”。是贞观年间,李二陛下用赤金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给大臣的。这一举动迅速在民间普及,人们不可能用金箔,便用梅花笺纸替代。但现在是肯定没有的,毕竟“贞观”这个年号,上午在大朝会上,才刚刚宣布。
等到了酉时,尉迟宝琪便回府,拿上王家的《三国志》,便朝王珪的住处走去。
等尉迟宝琪到了王珪府门外,看着这三进的小院子,不禁疑惑开来,王珪可是唐初四大明相呀。唐朝建立后,王珪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怎么回如此清贫呢?
怀着疑惑,尉迟宝琪进入了王府。
“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世伯尊体万福”这是尉迟敬德教的。尉迟宝琪进入正堂,看见王珪,便右膝着地,说着贺岁词。
唐朝拜年是要右膝着地的,白居易《元日对酒》诗中有“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之句。
王珪一听尉迟宝琪称呼他为世伯,脸色便有不悦,但他仍是勉励了尉迟宝琪一番,然后才对尉迟宝琪说道:“仁佑因要参加今年科举,现在已经在我这里了。你要还书,还是自己去交给他吧。”
“诺。”
尉迟宝琪便跟着侍女,找王仁佑去了。
进入王仁佑所住的厢房,尉迟宝琪便看见一个沉稳的年轻人,坐在椅子上,手拿一本《论语》。尉迟宝琪知道这是王仁佑的下马威,毕竟刚刚侍女是进去通传过的,但谁让尉迟宝琪之前的做法实在无耻呢?
尉迟宝琪见王仁佑不理自己,笑呵呵的说道:“仁佑兄。我来还书了,你是不是也将我的墨宝,还给我呀?”
王仁佑被尉迟宝琪的话,给气笑了,“泾阳县男,我从未见过如你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随着王仁佑抬头,尉迟宝琪发现,王仁佑居然开始蓄起了胡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