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天道自有定数(求追读,求收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黑神话:法海穿越唐三葬》最新章节。
法海是知道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本身就有教义冲突的,只是不知佛门为求这场改革居然还出过内讧,以至于需要佛祖涅槃。
但听太白金星这么一说,这等大事他岂敢胡编乱造?
若小乘大乘果真引起过佛门内讧,且还就在这些年间刚刚平息,那就必然算是个话题极其敏感的时期。
如此一来,对方所谓的‘劫难’还真不是在危言耸听。
说起来,自己并非是只知小乘而不知大乘。
坦白说,精研过佛法,法海深知大乘佛法的宏大教义,无论其立意还是所求,都确实是更在小乘之上,旨在建立一个真正的普世极乐世界。
但问题是这世间并无大乘培育的土壤,所谓人人向善,彻底根除人心中的恶,去寻求一个普天之下的极乐世界,那岂是几百几千年可以做到的事?
正所谓有过了实践才有发言权,自己来自数百年后的宋代,亲眼见过那些歪曲大乘教义,甚至以此敛财,以至佛门反而凋零的现状。
法本无错,错的是学的方式,错的是出现的时间以及传教的土壤。
若以悟空一元之期的三界涅槃时间来看,要想真正宣扬大乘佛法,恐怕得等到下一个一元之期,天地重塑,以十万年的一元之期来从头到尾的塑造,方有成功的可能。
而如今,大乘绝不可取,只有小乘方是世人所需!
自己自有心中佛道,不会更改。
可若过早暴露,以如此敏感话题引来佛门内讧,圣人震怒,那恐怕不惜违背天道也要阻止自己,那就与心中所愿背道而驰了。
要想为天地众生讨个公平公道,要想与佛祖辩法大乘小乘,终需自己先走上灵山才行!
因此,这天使之言倒是警醒了自己,要想达成自己的真正目的,还是需要稍敛锋芒。
甚至……
天道加持之下的敏锐感知,法海甚至隐隐能感觉到有一场来自佛门针对自己的危机仿佛正在酝酿。
他双掌合什道:“有劳天使提醒,只是大唐只有小乘佛法,却无大乘教义,贫僧只一心向佛,懂什么就传什么,非为有意。”
“若果真因此犯了忌讳,自该自省收敛,以全西行大事。”
话音落时,那层隐隐感觉到的来自佛门的危机才似稍减,以至于逐渐隐没。
太白金星闻言也是大笑起来。
这话妙就妙在他说‘他来自大唐,不知大乘教义’。
坦白说,此前天庭上时,太白金星还真不知唐僧为何对佛祖不满。
但见了观音禅院事后,方知这和尚极有可能是因为‘大乘小乘’教义之争。
毕竟他早已明心见性,突破菩萨境,只怕前世金蝉种种也都已经想起,如此自然是懂西方大乘教义的。
但这唐僧却也已经领悟了自己话中的深意,知道西方诸佛对他多有关注,若提早暴露他心中所惑,只怕西方担忧震怒,不顾一切的违背天道去终止他这西行之路。
因此自称收敛,以安佛门之心。
如此看来,此人既是一个佛门隐患,却是天庭道家最喜闻乐见的取经人。
又有悟性,懂得进退,明白取舍,虽摘了西行取经的三界功德,却又并非与佛门一条心,如此方是真正平衡两教教运的最佳人选。
“大唐本就不知大乘,否则何用还去西天取经?”太白金星笑道:“如今圣僧既已知佛门隐秘,又为全大局,肯谨言慎行,佛祖乃明理之人,自然不会见怪!倒是小老儿多虑了!”
…………
却说那南海深处,竹林之中。
观音大士高坐莲台,正在潜修,突听有童子来报说南瞻部洲鞑靼地界的一处下院着火。
菩萨掐指一算,得了一卦,说申子辰三合水局,则巳为申子辰之劫煞,立刻便知南方有一劫难,当应在自己下院中。
且与天道纠葛,妄生变数,当与取经人有关,乃至于折损未来,这倒是不应取经人,反倒是尽皆应验折损在自己这边,要折两个下界帮手。
菩萨其实素来便知鞑靼观音禅院之事,只是近些年来一元之期的大劫将至,佛门急需各方愿力相助,也需广收信徒,争取能再出两个有大智慧成圣的,以备大劫。
那金池虽然敛财,但收集愿力有功,那黑熊精虽是妖怪,也曾吓唬百姓,却未曾真吃过一人,反而因此变向弘扬了佛法,是为传教有功。
因此虽说整体手段不算正道,但如今鞑靼一国尽皆信佛,佛氛浓厚,比之大唐还更盛几分,成了下界愿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