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撞见尉缭(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谁让他在大秦当官的!!》最新章节。
陈远青来到扶苏的处所。
远远的,看到几个谒者站在肃穆宫廊下,宫殿大门紧闭,窗棂全部打开。
孔鲋双手作揖:“文通君孔鲋求见长公子!”
难道扶苏一直没有出宫?
事实上,切身体会一些格物诀窍,扶苏整日坐在宫殿中,很久没有前去章台宫问候,以致始皇帝偶尔想起也有微词,扶苏对此并不在意,爽性秦始皇终日忙于批阅朝政,也没有空暇管他。
谒者走进宫殿禀报:“长公子,文通君来了!”
不想在这种琐事上浪费时间,但诸生皆诵法孔子,孔鲋又是八代嫡长,这样贤士不能忽视。
扶苏拖着袍服朝着孔鲋走来的方向行礼:“扶苏拜见先生!”
“见过长公子!”
拉着孔鲋在宫殿中央坐下,命人倒了茶。
早就听说,孔鲋在孔里教导千余人,扶苏虚心请教:“先生有什么教导扶苏的呢?”
孔鲋坐下来就开始说道:
“万古帝尧,他恭敬节俭,明察是非,善理天下,道德纯备,光辉普照四方,思虑至于天地,他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这样的王德怎么获得?”
“有德行的人,他们不必刻意思考,察万物则无所不通,兴事功则无所不能。”
“老夫告诉公子,如何获得这种德行。”
倒不是孔鲋讲述的圣王道理不精深,相反,多年显白道理的灌输,已经知道文通君接下来要说什么。
扶苏感到很失望。
等到孔鲋和叔孙通全都走后。
扶苏看着一直跽坐在席位上的陈远青,说道:“扶苏想请教长青先生。”
也不等陈远青回应,他继续说道:
“父皇派遣数十万壮士前往南越要塞,兴修河渠,按理说筑渠修堤是兴盛国力的事,但数十万青壮离开,田亩撂荒,又是衰败国力的事,到底是使国力兴盛还是衰败呢?”
执着的扶苏啊!
他在宫里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先前跟随蒙毅学习律法,现在逐渐思考一些制度,自从销锋偃武铸兵为犁后开始注重田事,商鞅变法时就废除了井田制,以田作为恩赐奖励鼓励耕种。
但董仲舒认为,商鞅废除井田制后,土地开始可以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庶人富者累巨万,贫者食糟糠,这引发了土地兼并。
陈远青想了想说道:“若出生的人数,多于终寿的人数,国力一定是兴盛的!”
弊政是暂时的,等到河渠发挥作用后,耕地变多人口又是上升的,就看扶苏怎么理解了。
咸阳宫的另一头,
远远看去仿佛桥梁连接空中的廊道上有几道人影,是孔鲋和叔孙通几人,讲授完学问却不见长公子追出来询问,却听到身后跟随的谒者说道:
“公子在宫殿中请教长青先生。”
孔鲋皱着眉头,停下来喟叹说道:
“公子这是使我难堪啊!!”
陈远青那个家伙,不知道又和公子说了什么,老师可不能离开都城啊!叔孙通忙劝慰,公子只是宠信陈远青一时,将来与公子相处的时间还长,老师何必要置气呢!
孔鲋质问他道:“怎么能留在这样的地方呢!”
叔孙通说道:“陈远青固然可恶,但老师多教导一分,公子就能多得一分好处,不正是公子需要老师的时候?”
说着已经来到章台宫。
一缕具备安神功效的白烟,缓缓升起,在大殿中散开,这香气使得站在角落的谒者们精神抖擞。
静谧中殿门打开,赵高进来说道:
“陛下,文通君在外头!”
“文通君和陈远青去公子的宫殿传授学问,公子只请教了陈远青。”
始皇帝看向殿门外,缓缓放下手中的奏疏,开口说道:
“让他进来。”
孔鲋来到宫殿中央,对着始皇帝就行礼,天下之大难道还没有我孔家施展抱负的地方吗:
“老夫老迈,先前听到陛下征召贪图名声而不顾病体来到咸阳,然而这样的躯体怎么能担任起教导皇子的重任呢,受了封赐却不能做出功劳我已没有颜面待在咸阳,恳请陛下准许老夫回乡!”
“老夫听说,陛下对待老弱宽容,姚贾和茅焦以老请辞,您都准许了,也请陛下恩准臣的愿望。”
始皇帝开口:“安排马车,将文通君送回孔里。”
听说孔鲋请辞,哪怕平日尊师重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