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阴谋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神调美利坚1982》最新章节。

《纽约客》杂志社。

主编瞧着宝琳·凯尔带回来的消息,还有那张宣传单。

“一个来自东方的年轻音乐家,拥有伯克利校长的推荐信,他打算召开一场ECHO级别的音乐会,这个新闻,足够有噱头吧!”

“噱头是有……”主编点点头,“年轻的,疯狂的音乐家在纽约到处都是,毕竟我们有百老汇,但是有小伯克利先生的推荐就不一样了,ECHO级别的音乐会……这很有意思。”

号称自己能演奏ECHO级别的音乐,也就是纽约爱乐乐团最高演奏等级的、卖上万美元一张VIP票的音乐会的那种音乐,是某些没品没德的流浪音乐家的惯用手段,这种宣传单,到Off-Broadway Theatre(外百老汇)上一抓一大把。

但如果有伯克利校长的推荐就不一样了。

“这会是一篇有趣的新闻的,前提是配合这个。”

主编指着他桌上的一份广告刊印内容。

那是已经打好的小样,用红色配色,打上醒目的字样,就会是惯常用在《纽约客》杂志上的广告内容,并不贵,一期依照幅面大小,只需要十几到上百美元。

宝琳·凯尔读出上面的内容:“爱乐ROCK级演奏家的ECHO音乐会……”

咦?

宝琳·凯尔把这个小样转过来,就见上面写着“恩斯特·普奇”的名字,然后有‘来自古老中国的ECHO级神奇音乐’等等字样。

“恩斯特·普奇是纽约爱乐乐团的前基石演奏家,现任伯克利的音乐教授。”

“他也要开一场ECHO级别的音乐会?”

宝琳·凯尔看向主编,这是怎么回事?

“发挥你的想像力,宝琳。”主编说,“我们假设普奇先生和小伯克利先生因为争夺校长之位有了积怨,再假设普奇先生想借由一场ECHO级别的音乐会提升自己的声望,毕竟只有爱乐首席才能召开这种音乐会,而小伯克利先生就借由他从中国带回来的年轻音乐家来打击普奇先生的意图……”

宝琳·凯尔提出异议:“等等,音乐会各开各的,为什么能够打击普奇先生的意图?”

“如果两人都能成功完成这样一场ECHO级的音乐会,那普奇也只与小伯克利从东方带来的年轻学生级别相似,无法打击到小伯克利的威望……是不是这个道理?”

“但是……”

主编严肃起来:“不要‘但是’,这是假设,是文章脉络,是作者设定,别和一个作者去争论设定,明白么?我们只需要带给读者他想要的阅读快感,懂不懂?”

好吧。宝琳·凯尔点头。

“现在,去写这篇文章吧,明天交稿,你可以拿到1.5个版面,想想如何用精彩的、刺激的、吸引眼球的英文单词去把它填满!”

好!宝琳·凯尔用力点头。

……

史蒂夫听到了……

钢琴声。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还有摔打的声音。

“他一直在里面?”

史蒂夫问比尔·布里奇塔。

比尔,就是那个在李旷和凯利·金打赌之前弹钢琴的少年,他目前只有15岁,很年轻,却已经有了一位钢琴大师的影子,目前也住在这个伯克利培训学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