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现行漕运体系的缺陷(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长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顾问》最新章节。

厅堂内的气氛凝重,沉默笼罩着每一位在场的人,空气中有一股无形的压迫力。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徐良身上,期待着他的答案。

朱棣的问题不容小觑,而徐良的回应,将可能直接影响到他未来关于迁都北平城的决策。

徐良坐在案前,双手交叠,眼神如水般沉稳,面容毫不动摇,犹如一座屹立不倒的高山,周围的风浪与他无关。

此刻,他并未急于答复朱棣的质询,而是轻闭双眼,陷入沉思。

厅堂中的寂静,如同一根拉紧的弦,每一秒都显得异常漫长,所有人的心跳都随着他的思索而急剧加速。

终于,徐良睁开了眼睛,但语气依然平和:“北方缺粮的根本原因,除了天灾人祸,最致命的,反而是我们朝廷制度上的种种失误与土地治理上的深刻懈怠。”

朱高炽的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了徐良,声音也不自觉提高了几分:“制度失误?朝廷已经调动了大量资源,派遣了无数官员,粮食问题如此严重,您竟然说是‘制度失误’?难道这仅仅是个疏忽吗?”

朱棣与姚广孝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目光中透出几分不满。

对于他们来说,徐良的批评显得过于尖锐,过于直接。

毕竟,自太祖高皇帝建立漕运体系以来,北方粮食短缺的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尽管问题依旧存在,但朝廷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正因如此,徐良对制度的直接批评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把所有的努力和成就一笔抹去,让在场的人感到一种莫名的不悦。

然而,徐良依旧没有慌乱,他只是保持着那份淡然的微笑。

他没有急于辩驳,而是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如水:“并非疏忽,而是体制内部,存在着长期积累的制度性缺陷。”

他顿了顿,目光不疾不徐地转向姚广孝:“南粮北调,表面上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可根本的弊端却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朱高炽听罢,微微皱眉,似乎仍未完全理解。

姚广孝则将目光从徐良的脸上移开,轻轻低下头,陷入了深思。

徐良所说的“根本问题”,让他们产生了质疑,但又难以找到直接的反驳点。

“漕运体系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徐良继续说道,“它并非无法承载重担,问题在于整个调运过程中的‘粮食浪费’和‘制度堵塞’。”

他的语气愈加坚定,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落下,像是一根根重锤击打在众人的心头。

姚广孝微微皱眉,喉头不由自主地滑动:“那么,您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朝廷调动了大量的资源,确实展现了想解决问题的决心。”

徐良的声音依然平稳:“但粮食管理上的疏漏,尤其是在调配、储存、运输等环节的低效,直接导致了粮食在运输过程中大量损耗,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粮食管理上的疏漏,尤其是在调配、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效率低下,直接导致了运输过程中大量粮食的损耗,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朱高炽眉头微皱,似有所触动:“您是说,粮食问题不仅仅是供给问题,更是管理上的失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