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北平不是孤城(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长生不死的我成了皇明顾问》最新章节。
然而,张信的话音刚落,便察觉到朱棣那冷峻的目光投来。
他心头一紧,顿感自己失言,连忙低头收敛心绪,紧攥的手指微微颤动,仿佛想要压住内心的不安。
朱棣略一抬手,做出虚按的手势,示意他坐下。
随即缓缓开口:“张将军,稍安勿躁。徐先生这话虽简短,却一语中的,触及了战场之本质。”
他声音低沉,透着不容质疑的笃定,宛如一道不可违抗的军令。
张信的眉头微微一动,但他的眼中并未因此敛去质疑的光芒。
张信闻言,眉宇微动,但眼底的疑虑仍未褪去。
他直视徐良,接着问道:“可若我们分兵进攻,防线势必会被削弱。万一敌军趁虚而入,后果难以承受。”
徐良轻啜一口茶,神色从容,似是早已预料到这般质疑:“这正是‘积极防御’的精髓所在——进攻的同时,也是在巩固自身防线。”
话到此处,他略作停顿,随即抬眼扫过朱棣与张信:“可由燕王统领一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的精锐突击队,拿下北面的居庸关和东北的喜峰口关。”
“居庸关与喜峰口关?”张信微微一怔,眉头蹙得更紧。
他思索良久,仍觉心存芥蒂:“两关固然险峻,但倘若朝廷早有预备,我们只怕难讨便宜。”
徐良颔首道:“将军之忧并非毫无道理。可战局瞬息万变,若固守旧思维,何谈逆转?”
“即便朝廷已有布防,你们也能化险为夷,只需要先派出精锐斥候队,细察居庸关与喜峰口的兵力、后勤与地形弱点,这是决策的基础。”
“若敌军在两关已有准备,则以奇袭为主,集结燕王手中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夜袭敌营,力求速战速决。”
朱棣一直静静地听着,眉宇间虽波澜不惊,却在徐良与张信的对话之中愈显深邃。
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若这两关并非朝廷重点布防之地,我们夺下之后,如何确保局面稳固?又该如何应对朝廷军的反攻?”
徐良缓缓放下茶杯,唇边浮现一丝淡笑,神色依旧不慌不忙:“拿下关口之后,第一步便要利用险要地形迅速构筑防御工事,并派驻步兵把守,避免敌军回军报复。”
“同时,还需在战术上保持进攻态势,无论心理还是物资上,都要持续压迫敌军。”
“两关皆易守难攻,只需少量精兵便能牵制敌军步伐,为北平城争取宝贵时间。如此一来,主力部队就能集中精力,应对来自南方的威胁。”
说到此处,他略一顿,目光沉凝:“北平并非孤城,而是扼守全局的枢纽。若燕王能掌握主动,敌军便被迫分兵,再难成合围之势。”
闻言,张信的神色变得极其复杂,心中思绪翻涌。
他咬紧牙关,拳头也在不觉间攥得更紧,低声道:“主动出击确能抢占先机,可燕王殿下乃我军之魂,若他有丝毫差池——我们岂敢承担?”
他话音一落,桌上的茶杯因他的情绪而微微晃动,杯中茶水荡出几圈涟漪。
朱棣闻言,眉间顿时闪过一抹凌厉,声若寒风:“若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好处,我相信燕王也会以身作则。张将军,若今日不敢冒险,将来又何敢言胜?”
张信抬眼看向朱棣,正对上他那冷峻如铁的眼神,心中的迟疑无法抵挡燕王的决心。
更何况,徐良所言已暗示,朱棣才是这场大战中诱敌的关键所在。
连他自己都无惧冒险,张信又能如何反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