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不都是为百姓服务吗(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反清:从大明第二帝国开始》最新章节。
随着舒家家主被治罪,反正罪名是安了九九八十一条,还不带重复的那种。
消息一传,浙江的富商士绅顿时吓坏了,纷纷表示愿意增加兑换纸币的额度。也愿意把家里的年轻人送到学校深造。
在富商士绅们的眼里,兑换纸币那就是送钱给朱靖君,但是啊拥有无敌智慧的皇帝陛下岂会如此的短视?
12月初,浙江衙门发布了一则公文,表示大明税务只能用纸币缴税,而且大明国营商店也全部只能用纸币。
同时,大明银行也发布了一则公告,纸币可以随时兑换银子,也可以兑换金子,但是大额的需要头一天预定。
这时候,富商士绅们顿时傻眼啦。
这朱靖君还真不是割韭菜?
当然有富商士绅觉得兑换了太多的纸币感觉心痛,就想着偷偷的去把银子换回来。
但是超过一千两的要头一天预约,当即便有数家富商士绅前去预约,当天晚上就收到各地衙门的传票。
第二天,富商士绅们从衙门出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再也不提换回银子一事。
纸币的推行在地方上执行的更加彻底,各地的村长只需要在傍晚的将军故事会上传宣一下,百姓们那就是积极的拥戴。
再加上《大明报》一通的鼎力宣传,使得城市市民也知道兑换纸币的好处。
看着花花绿绿,上面还有皇帝头像的纸币,百姓们只感觉这比银子还像钱。
纸币上面全都是皇帝陛下的恩情啊!
纸币推行的很迅猛,但是这东西毕竟需要成千上万次的交易才能够真正地代替银子金子,成为真正的钱。
目前朱靖君也只是靠着强权推行,各界也只是不得不接受,但还是存在抵触的心理。
只有等到明年的夏税,向整个浙江的百姓证明纸币真的能向大明缴税,纸币的通行才会真正的上一个台阶。
这日陛下前往杭州的工业区考察,这是杭州专门划拨的土地,用以商人们建造工场。
商人们当初到国营工厂学习了过后,便有人开始有样学样的开起了纺织工场。
不过啊,由于规模太小,成本太高。
根本竞争不赢国营工厂。
要知道国营工厂的布那都是奔着不挣钱去的。
旨在摧毁家庭纺织产业,瓦解小农经济。
要知道古代女性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纺织上面,所谓男耕女织就是这个说法。
家庭生产的布多用于自用,或者有多余的卖出。
但是家庭产出的布质量差,还耗费时间,通常一个女性纺织一匹布需要数月的时间。
由于有大量廉价的质量好的织造局布充斥着市场,百姓们渐渐发现家庭生产的布不划算,就会放弃掉自己纺织,转而去购买物美价廉的工厂织布。
自从减少农税后,种地的收入可观后,百姓们纷纷将重心放在了种地上面。
正好由于国营工厂的布匹又摧毁了家庭纺织业,解放了百姓的双手,百姓便能用更多的时间在土地上面。
当百姓种地收成好了,赚到钱后,就会用钱来买布,经济就这么流通起来了。
商人们的纺织工场本来就举步维艰,也完全没有大明说得那么美好。
最近更是加大商税,商人们更是叫苦不已。
睿智的,拥有无敌智慧的皇帝得知商人们的处境后,当即前往商人们的作坊考察,给商人们排忧解难。
毕竟,大明光之国工商业的种子才刚刚种下,可不能让他胎死腹中吧。
面对光之国的皇帝亲自下场排忧解难,商人们那是感动的热泪盈眶。
自古以来商业都是贱业,从来不会被统治者重视。
消灭光之国的官员多次为商人们站台,现在陛下亲自下场,商人们终于感觉到了被重视,也终于知道了大明光之国的皇帝如太阳般的温暖是何物。
何记纺织作坊就是目前的代表状态。
当初听着大明商业局官员一阵忽悠,就拿出自己的家底开了一个纺织作坊。
规模不大,只有十五六台纺织机,二三十个工人,每天出产布百来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