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应对新竞争(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山脚下的坚守》最新章节。

李明和柳明兰在土地托管服务的道路上刚刚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依旧如影随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李明毅然决定采取一系列果断的措施。

他首先组织了一次深入的市场调研,派遣团队成员深入各个村庄,与农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于土地托管服务的真实需求和期望。

“大叔,您觉得我们的服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调研人员小王认真地询问一位农户。

农户皱着眉头说:“你们的服务是不错,但是人家竞争对手的价格确实比你们低啊。”

李明拿到这些一手的反馈信息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要想吸引更多的农户,单纯依靠服务质量远远不够,在价格上也必须具有竞争力。

于是,李明与柳明兰开始重新审视成本结构,努力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他们与供应商进行了艰苦的谈判,争取更优惠的农资采购价格。

“张老板,咱们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您就再给让点利,以后咱们的合作肯定更长久。”李明诚恳地对一位供应商说道。

张老板却面露难色:“李主任啊,不是我不想帮您,我这成本也高啊,实在是没法再降价了。”

李明没有放弃,继续说道:“您看,我们的需求量以后只会越来越大,您现在给我们优惠,以后肯定不会亏的。”

经过多次沟通,除了与供销社有合资关系的丰裕农资公司表示坚决支持外,其他一些外部供应商虽然态度有所松动,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不肯做出太大的让步。面对此种情况,李明与柳明兰没有丝毫气馁,他们清楚地知道,要想在成本上取得更大的优势,就必须积极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于是,李明和柳明兰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筛选出了一批有潜力的新农资厂家。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厂家的情况,他们不辞辛劳地踏上了考察之旅。

每到一个厂家,李明和柳明兰都会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每一个生产环节。他们走进工厂的车间,查看生产线的运作情况,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观察工人的操作是否规范。

“柳明兰,你看他们这原材料的存储方式,是不是不太科学,可能会影响到产品质量。”李明一边查看,一边小声对柳明兰说道。

柳明兰认真地点点头:“确实,这方面咱们得重点关注。”

他们不仅关注生产过程,还会详细询问厂家关于产品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流程。

“请问,你们在产品出厂前,会进行几次质量检测?检测标准是什么?”柳明兰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厂家的回答。

除了质量,价格也是他们考察的重点。李明会与厂家的销售负责人进行艰苦的谈判,试图为供销社争取到最优惠的价格。

“您看,我们的需求量很大,如果价格能再降低一些,这对我们双方都是长期有利的合作。”李明诚恳地说道。

有时候,厂家会表现出犹豫或者拒绝的态度。

“李主任,这个价格真的已经是我们能给出的最低限度了,再低我们就没有利润了。”厂家负责人无奈地说道。

但李明和柳明兰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会列举出合作社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试图说服厂家。

在考察的过程中,他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比如交通不便,有时候需要辗转多次才能到达偏远的厂家;比如天气恶劣,在大雨中奔波,只为了按时完成考察任务。

“明兰,这雨太大了,咱们先找个地方避避吧。”李明看着倾盆大雨,对柳明兰说道。

柳明兰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不行,咱们已经和厂家约好了时间,不能失信于人。”

就这样,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详细了解了各个厂家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为后续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与一家颇具潜力的新厂家谈判时,李明和柳明兰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和决心。

“王经理,我们对贵厂的产品很有信心,如果能在价格上给予我们一定的优惠,我们愿意成为贵厂在本地的重要合作伙伴,全力推广你们的产品。”李明说道。

王经理思考了片刻,说道:“李主任,柳经理,看在你们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们可以给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但你们的采购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

李明和柳明兰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和决心,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为了确保代理产品能够顺利引入,他们紧接着投入到紧张忙碌的筹备工作中。

李明亲自与厂家沟通细节,包括产品的配送时间、质量检测标准以及售后保障措施等等。柳明兰则带领团队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哪些地区对这些新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以及如何针对不同区域制定精准的推广策略。

在等待首批产品到货的日子里,李明和柳明兰的心始终悬着。他们担心产品质量是否能达到预期,担心市场的接受度是否如他们所设想。终于,货物如期抵达。两人第一时间赶到仓库,亲自查验每一批产品的包装、标识和生产日期。

“明兰,这批产品看起来很不错,希望能如我们所愿。”李明一边仔细检查,一边说道。

柳明兰点头回应:“是啊,这可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随后,他们迅速组织人员将新产品分发到各个销售点,并安排了专门的推广活动。

然而,推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老客户对新品牌持观望态度,不太愿意轻易尝试。李明和柳明兰亲自拜访这些客户,耐心地介绍新产品的优势和厂家提供的优惠政策。

“张大哥,您放心,这是我们经过严格筛选的产品,质量绝对有保障,而且厂家现在给了很多优惠,您试试看,保证不会让您失望。”李明真诚地说道。

柳明兰也在一旁补充道:“是啊,张大哥,我们一直合作得这么好,这次您就信我们一次。”

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尝试使用新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产品的优势逐渐显现,性价比高、效果显著等优点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经过努力,他们成功代理的几个主打产品,逐步替换了原来的老品牌,使成本得到了显著降低。同时,新的厂家为了打开市场,不仅给出了更多的试验推广政策,还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协助他们进行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培训。这一系列的支持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李明和柳明兰的信心,也为他们的业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忽视内部管理的优化。李明和柳明兰深入研究工作流程,查找其中可能存在的浪费和低效率环节。

“我们要把每一个环节都梳理清楚,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柳明兰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

他们发现,在物资调配和人员安排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导致了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于是,他们重新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流程,明确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

为了让员工们理解并配合新的工作流程,李明专门组织了多次培训会议。

“大家要明白,我们优化流程不是为了为难大家,而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去。”李明在培训会上严肃地说道。

然而,工作流程的优化却引起了一些员工的不适应,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这样改来改去,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干活了。”有员工抱怨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