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点燃新希望(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山脚下的坚守》最新章节。

在成功解决了之前的一系列难题后,李明和钟志红匆匆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打了一辆车,直奔市里的生活资料日用品、农资大市场。

市场里人头攒动,喧闹声此起彼伏。李明和钟志红一家一家地走访着那些生活日用品、农资经营企业。每到一处,李明都面带微笑,热情洋溢地宣传着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以及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工作。他说得口干舌燥,却依然充满激情,“咱们供销社这次是下定决心要改革,要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希望各位老板能支持我们的工作,参加龙头带动企业竞标。”钟志红则在一旁递上相关资料,补充说明着细节。

期间,钟志红看着一脸疲惫的李明,忍不住劝说道:“李主任,都回到市里了,要不您回趟家看看,休息休息,这段时间您在汤口实在是太辛苦了。”李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行,工作要紧,咱们得抓紧时间。”

两人就这样奔波了一上午,转眼就到了午饭时间。有企业老板客气地留他们吃饭,但被他们婉言谢绝了。两人走出市场,想到街上随便吃点,可跑了两家小餐馆,看了看价格,都嫌贵了,又退了出来。

钟志红无奈地说:“还是找家快餐店兑付一下吧。”

这时李明突然一笑,说:“要不咱们还是回家吃,去蹭我爸妈的吧。”钟志红点点头表示同意。

回到家中,李明的父母看到许久未见的儿子,脸上满是惊喜和关切。母亲一把拉过李明的手,上下打量着,嘘寒问暖:“儿子啊,你在汤口的工作怎么样?生活还习惯吗?”

父亲也在一旁说道:“孩子,要是太辛苦就别硬撑着。”

李明笑着回答:“爸妈,你们别担心,虽然工作有些困难,但都在慢慢解决,我有信心把汤口供销社搞好。”

母亲心疼地说:“儿子,你看看你都瘦了,工作再重要也得注意身体啊。”说着,母亲走进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做好了。红烧鱼、糖醋排骨、清炒时蔬……香气扑鼻。李明一边吃着,一边跟父母讲述着在汤口供销社的点点滴滴。

“爸妈,这次我们供销社准备大干一场,虽然遇到了不少阻力,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李明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母亲心疼地说:“儿子,你可别太累着自己了。”

李明宽慰道:“妈,我知道,但这是我的责任,我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

吃完饭,李明和钟志红谢过父母,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汤口镇。

他们继续走访本镇的生活日用品、农资经营企业,与企业主们交心谈心。有的企业主一开始对他们的想法持怀疑态度,说:“供销社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动静,现在又要开始恢复啦?”李明便耐心地解释:“咱们供销社这次改革是动真格的,以后大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钟志红也在一旁附和着列举其他供销社的一些成功的案例。

终于,企业主们被他们的真诚和决心打动,表示愿意参加竞标。

竞标那一天,供销社简陋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气氛紧张而热烈。企业代表们个个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经过数轮激烈的角逐,市里的“旺达连锁超市”和“丰裕农资公司”凭借出色的方案和雄厚的实力成功中标。李明当场与他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笑容满面地与企业代表握手,仿佛看到了供销社美好的未来。

旺达连锁超市在汤口原本就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超市,丰裕农资公司在汤口镇也设有配送中心。李明趁热打铁,与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商议,决定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加挂汤口镇供销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生活资料日用品、农资配送中心的牌子。为了筹备挂牌仪式,李明忙前忙后,精心安排每一个细节。不久,一场盛大的挂牌仪式在汤口镇举行,市供销社、镇政府也派代表赶来参加,仪式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引起较大轰动。

随后,李明有条不紊地安排夏雨杰和钟志红带着日用品、农资配送中心的业务员,挨个儿前往村级综合服务社签订连锁配送协议。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大家喜笑颜开,纷纷称赞:“这样做生意简单方便多了。”

如此一来,市、镇、村三级完整的供销社日用品、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终于搭建完成。人们口口相传:“供销社又回来了。”这一喜讯不胫而走,市电视台的记者在下乡采访时偶然听闻,迅速赶来进行了详细报道。市日报也专门派程记者深入采访,发表了专题新闻。

然而,看到供销社开始有了起色,向启祥和黄知明却心生了嫉妒。一天下班后,向启祥和黄知明在一家小酒馆里喝着闷酒。

向启祥愤愤地说:“这李明还真有两下子,把供销社搞得有声有色。可凭什么风光都让他占了?”

黄知明附和道:“哼,我看这就是个形式,供销社没有真正参与经营,长久不了。”

向启祥眼珠一转:“咱们得想办法给他使点绊子,不能让他这么顺风顺水。”

于是,他们在暗地里散布谣言,说:“供销社没有真正参与经营,这还是个形式主义,是长久不了的。”

这话传到李明耳朵里,他气愤不已,立刻找到向启祥和黄知明。

李明的眼神中透着愤怒,义正言辞地说道:“咱们供销社现在正努力发展,你们不帮忙就算了,还在这说风凉话,拖后腿!这对供销社有什么好处?”

向启祥和黄知明被说得哑口无言,向启祥眼神躲闪,试图狡辩:“李主任,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是担心供销社走了弯路。”

黄知明则嘴里嘟囔着:“就是,我们也是为了供销社好。”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不服气。

李明深知,要堵住悠悠众口,必须让供销社真正在业务中发挥作用,获得实际效益。于是,他与旺达连锁超市和丰裕农资企业的老板展开了一场艰难的商议。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大家各抒己见。

旺达超市的老板皱着眉头说:“李主任,这返利的比例是不是太高了?我们企业的压力也很大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