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逃避有用(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潘常胜得知林祥将参与松阳书院选拔,投以钦佩之光。他经由师长口中得知松阳书院之存在,此书院非年年招生,仅在秋闱后开山迎徒,三年一度,选拔标准极为严苛。细数历年入选学子,无一超过二十三岁,且秋闱排名皆名列前茅。换言之,寻常读书人心中的天才,不过是其入门的最低门槛,多数人只能望其项背。...

及至林祥抵达金陵,贾珠闻其来意,先是一怔,随即苦笑摇头。以其此次秋闱之名次,被松阳书院录取希望渺茫,除非表现非凡,但念及其身体状况,已然无望。

“愿你如愿以偿。”

他如是说。

松阳书院之山长,乃举国尊崇之大儒。

若表弟能得其青睐,自己便不必再为无兄弟相依而苦恼。

更准确地说,只要能成为松阳书院一员,此等烦恼自会烟消云散。

书院中人,皆为天之骄子,前程似锦。若非招生寥寥,或许朝廷早已介入。

林祥提早抵达松阳书院山脚,自以为够早,却发现已有多人等候。随着时间推移,山脚空地渐被人潮填满。虽人多,却秩序井然,仅偶尔于相熟者间低语交流。

松阳书院考核之严闻名遐迩,然具体考核内容却鲜为人知。

时至,一书院中年夫子步出:“欲参加松阳书院考核之举子,需年未及三十,秋闱排名二十以内者,请进。”此言一出,便有人黯然摇头,转身离去。

林祥入内时环视四周,确皆青年才俊,其中最长者似已近而立之年。

落座后,林祥环顾一圈,发现人数并不甚多,约莫三十人左右。想来也是,三十岁以下之举人,又需名次靠前,本就稀少。加之或有符合条件却因故未能前来者。

“此为初试,请作答……”

此番考核,犹如简化版秋闱,初试便耗时一日。林祥笔耕不辍,大半日时光均在书写中度过。

黄昏交卷,夫子们将连夜批阅,次日清晨张榜,榜上有名者方可进入次轮考核。

次日,林祥再至,发现参与考核之人已减大半。

二试为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任选其一,若有能者,亦可多选。林祥择射、御、数三项。

此关当即公布结果,林祥三项皆优,得以进入第三关。

至此,仅剩五人继续考核。

三试则与国事紧密相连,题目涉及水利、贪腐等,要求撰写策论。

最终,仅剩二人脱颖而出。

林海轻叹,目光落于两卷案宗之上:“一位乃林祥,年方十五,姑苏人士,本届解元。”

“另一位则是王柳,二十有一,江西籍贯,同样摘得解元桂冠。”

林祥之父乃朝廷三品要员,而王柳之父仅为举人,但其母出自甄家,与那产下甄贵妃及九皇子的甄家同宗同源。王柳一家定居金陵,故而他在当地亦属风云际会之人。林祥与之虽无交集,却早已“耳闻其名”。

林祥年少成名,时日尚短,曾有人预言其将步“伤仲永”后尘,以为秀才便是其仕途终点,如今看来,却是大错特错。王柳则年长几岁,成名已久,自幼便以才学著称,堪称“他人之子”,其科举之路亦是对其天赋的最佳注解。

观此二人,松阳书院之“严苛”选拔,确非虚名。所录两位学子,均为解元,且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然而,虽同为青年才俊,十五与二十一之差仍引人注目。王柳心中不悦,却仍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向林祥拱手道:“林贤弟,闻名已久,今后你我便是同窗了。”

场面之言,林祥自是应对自如,心中却暗自叹息。这位同窗,恐难成挚友,嫉妒之心已显,只盼他能克制此念。

既已确定录取,夫子态度顿时和蔼许多:“二位辛苦了,且回去休整两日。两日后,携行李前来,熟悉书院规矩。入学后,丫鬟、小厮、书童皆不可带,诸事需自理。每月初一、十五各有一日假期,平日里无特殊事由不得离校。若有事,需向夫子请假。另,每月需缴纳杂费三十两,若有额外开销,再行结算……”此等费用,于他们而言自是不在话下,但对于贫寒之家,却非易事。不过,书院所招皆为举人,即便出身贫寒,此笔费用亦能筹措。

这些规矩,他们二人早已略知一二,此刻听夫子言罢,皆是面色平静地应承下来。

夫子话音刚落,王柳便迫不及待地转身离去,不愿与林祥多言。

林祥心中无奈:“我本是来求学交友,怎料刚至便受此冷遇?”

待林祥归家,贾珠闻其被松阳书院录取,喜笑颜开:“恭喜表弟,速速修书一封,向姑妈报喜!”

谈及王柳这位同窗,贾珠不禁叹息:“我早料他会去考核,除你之外,他是唯一我认为能通过之人。”果然,唯有林祥与王柳二人成功入学。

林祥问:“你曾与他有过交集?”

贾珠沉吟片刻:“……嗯,我曾参加过几次文会,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他回忆道:“此人才华横溢,却傲气凌人,家境富裕,追随者众多。”这便是贾珠对他的第一印象。

“他母亲乃甄家族人,其父乃甄家甄宝玉之师,其嫡姐更嫁予盐商之家。”

提及甄宝玉,贾珠语气颇为微妙:“世间奇事繁多。”不说甄宝玉与贾宝玉名字之巧合,他们二人年龄相仿,性情相似,甚至连相貌都极为相近。若非深知不可能,贾珠初见甄家宝玉时,还以为太太当年生下的是对双胞胎。

两位宝玉,相似至极!林祥虽未曾见过甄宝玉,却对其事迹有所耳闻。此人乃甄家之宝,所受宠爱或许更甚于原著中的贾宝玉。而贾宝玉在荣国府虽也受宠,但因有贾珠这位兄长在,其地位并未如原著中那般夸张。

“真有那么像?”林祥好奇地问道。

贾珠郑重地点了点头。

林祥仍是不解:“不是说宝玉长得像外祖父吗?”

贾珠踌躇道:“……也许是神韵相似?”他回想中的祖父形象颇为雄壮,而宝玉那圆润如福神的模样,他实在难以寻出两者的共通点,或许是因为宝玉尚年幼,未曾展露出那份气质吧?

贾珠转而言他:“那王柳颇显才高气傲,若他给你难堪,你莫要一味退让。”

林祥沉吟片刻:“想来他不会无故为难于我。”甄家在金陵虽名声显赫,但他姓王,其母虽出身甄家却为侧室,于甄家并无显赫地位。

况且林家亦非等闲之辈。

消息传至扬州,贾敏早有预料:“我就知道祥儿入松阳书院是板上钉钉的事,只是这每十五日才休沐一日,委实少了些。”如此一来,儿子唯有长假时方能归家。

林海淡然一笑:“权当他又去了一趟远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