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这不是意外(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宰执天下,截胡可卿》最新章节。

林祥:“……”

看来,早慧也有早慧的好处。

青竹那边倒是传来了不少消息,诸如大舅舅的婚事已在筹备中,珠表哥又得夫子赞誉乡试必定夺魁,贾家上下皆欢欣鼓舞,视其为未来的状元之才;元春表姐也开始跟随女夫子学习,女夫子赞其聪慧……

这些消息贾敏也有所耳闻。

回想起二嫂在她面前夸赞珠儿聪明,将来必成大器,她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

她的孩儿自然样样出众,虽说是武勋之才,但毕竟战场危机重重,九死一生,迫不得已,她是不希望孩儿踏上这条路的。

奈何他年近十岁,往昔也是个夫子为之伤脑筋的刺头,问题学生。

贾敏心知肚明,却故作夸赞实则贬低:“祥哥儿身子骨如此壮实,对这些刀枪剑戟如此痴迷,还耍的一手好拳,将来怕是不得不走武将之路了。只可惜武将之路艰辛,或许还需远赴边疆,哪像他珠哥哥,手握笔杆……”

贾敏对珠儿这个侄子也是疼爱有加,但二嫂如此言论,她实难苟同。

夸珠儿便夸,为何非要贬低自己的孩儿?

当时贾敏便反驳了回去,只是心中终究还是有些介怀,于是常常念叨读书的好处,还命人在祥哥儿耳边诵读诗书,教他识字,妄图潜移默化,让他日后也能走上读书科举之路。

相较于贾敏的急切,林海则显得从容许多。

儿孙自有儿孙福,如若他确确不是读书的料,如何能赶鸭子上架呢?

虽说十岁开始若是用功,其实也为时未晚。

林祥可不想一直听他们絮叨这件事,便躲到了祖母那里。

林老太太心疼不已,对贾敏说道:“你的心是好的,但若是适得其反,激起了祥哥儿的叛逆之心,那该如何是好?”

贾敏一听,顿时羞愧难当,连忙认错:“是儿媳强人所难了。”

林祥心中窃喜,还是有个靠山好啊,只可惜他的靠山身子骨也不硬朗,他被软磨硬泡还是回归了学堂后,祖母却因一次微不足道的风寒,一病不起。

不久之后,林府便挂起了白幡。

林海本还在称赞儿子过目成诵,言之凿凿说早日学习态度认真些,岂不白白埋没了文武双全的好料子?

转眼间却痛失挚亲,整个人都变得憔悴不堪。

起初,他们只道是寻常风寒,便请了郎中诊视,未料病情非但未减,反而加剧,于是赶忙召来太医,却仍无法阻挡她日渐衰弱,不久便撒手人寰。

她的离世,不仅给予林海沉重一击,也让林祥深受震撼,更在他心中种下了紧迫的种子。

太医透露,祖母先前两次大病,已耗尽了身体的元气,能拖延至今,全赖珍稀药材精心调养,此番病发,终成了摧垮身体的最后一击。

夜幕低垂,林祥跪于灵前,向身旁的林海轻声询问:“爹,为何咱家没有专属的大夫呢?”

林海从悲痛中抽离,明白了儿子的言外之意,摇头苦笑,声音沙哑:“你觉得自家培养的大夫,医术能比得上太医吗?”

诚然,太医院众医虽在宫廷中行事谨慎,偶遭非议,但其医术之精湛,无疑是医林之巅。

林祥追问:“太医医术虽高,却难离京城半步,而我们呢?难道永远留于此地?”

林海眉头紧锁,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暗自思量。

永守京城?

这几乎不可能。眼下他需守孝,孝满回归,京城未必有合适的职位空缺,外放的可能性极大。

......

林祥接着说:“若有熟悉的大夫随行,能及时施治,岂不更好?”

虽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许多士人略懂医理,但与专业医者相较,自当以医者之言为准。

林祥曾考虑自学,翻阅过书房中的医籍,却发现自己对此兴趣索然,加之未来科举之路,学医时间有限,远不及专业人士。

林海缓缓道:“祥儿,培养大夫非一日之功,且与众不同,需实践于病患之中,积累经验,方能精进医术。”

培养一位高明医者,需投入大量时间、金钱,乃至人脉资源。

因此,许多富贵之家与医馆名医交好,家中有人不适便请其诊治,再以厚金相酬,如此,医者既能在外行医提升技艺,主家也无需等待,更无需承担高昂的培养成本。

林祥转头望向近日来消瘦许多的林海:“爹,无妨,我们有时间,也有财力。若爹不允,祥儿私财颇丰,愿一力承担。爹,我想试试。”

林海复问:“你确定?这不是一时兴起?”

林祥坚定回答:“非也,我已深思熟虑。”

医者养成,耗时漫长,前世学子大学四年,医学生则需五年起步,本硕博连读,加之规培,转眼便是数年光阴。

时空虽异,理同此心。

他虽年幼,却已是富足的小财主,库房中藏宝,初为外祖所赠,今则祖母遗爱。

开设私人医馆,培育自家医者,他的财力足以支撑。

然而,对林祥而言,最大的难题在于寻觅合适的人选。若已独立行医,愿投身私家者,医术恐难称高;若从小栽培,又需寻得名师何处?

此刻的拜师学艺,绝非轻率的口头承诺,一旦师徒相认,徒弟便如同师傅的半子,且此风俗之下,师傅往往留一手绝技,以传子孙后代,此乃常情。

林海心中已默许,却仍假意需与妻子商议。

他在此领域并无深厚人脉,虽与几位太医相熟,但交情尚浅,不足以开口送人拜师。

贾敏得知后,沉吟片刻,竟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提议:“我或许认识一人,或许能引荐合适的人选。”

自家培养医者?

贾敏心中不禁动容,即便暂时无用,备着也是好的。至于所需钱财与时间,对她而言,并非难事。

作为荣国府的珍宝,她自幼未曾为银钱所困,培养一名优秀大夫,花费虽巨,却也有限,不过是她少购几套首饰之事。

此事她决定亲自操持,不许林祥出资,她笑道:“你的银两且留着,日后自有用处。”

老太太身为侯夫人,享有诰命,丧事自然隆重,历时颇长。待一切安排妥当,他们便开始整理行装,准备护送灵柩回乡,安葬于祖陵。

祖籍姑苏,需乘船南行,林府亦将暂时封闭,已有管家先行南下,前往祖宅筹备。

临行前,林祥还收到贾琏的口信。

知晓挚友即将远离京城,二人将长久分离,贾琏大哭一场。

林祥挥毫泼墨,书写大字以作慰藉,承诺日后可书信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