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印章一眼假(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文化馆里有个裱画匠》最新章节。

“这纸是搓旧纸。”

庄老爷子,把画卷打开以后,先看的是画的背面装裱部分。

古代字画的纸,如果是年代到位的,背面的装裱纸质一定跟画心的纸张,年代距离相近。

极少会有单张画心,不通过装裱,就能完成多年保存的。

所以看画的纸张,优先看画卷后面的装裱部分。

“咱们就说这旧纸啊,和新纸的最大差别是什么。你别看它黄黄旧旧的,就觉得是旧纸。”

庄老爷子一边给画主人说着,一边对着李天佑教导。

画基本上不用仔细看了,假的。

今天的主要目的,还是以教导徒弟为主。

“你们可以上手直接摸一下这些地方,这纸的背面有层很细小的毛毛。”

李天佑伸手过去,用指尖细致的摸了几下师父所说的位置。

“这纸啊,如果是自然老旧的话,纸都折巴成这样了,这种毛早都磨平了。以前的古法宣纸,表面可是有那种薄薄的一层毛。真正的那种老纸,多次的摩擦,随着年代一点点的才平整下去。新纸根本达不到这种手感。”

看着三人都在盯着纸张上的细致绒毛看,庄老爷子也就慢慢讲述了一些关于书画鉴定中的一个辅助判别方法,那就是纸绢。

书画凭借纸绢而存在,纸绢对鉴定之重,自然是不需多言。

不同的纸绢,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纸绢上作书画,便出现不同的效果。

书画家各有他们自己喜欢使用的纸绢,以期能更好地表达他们的艺术特点。

例如宋代米芾喜欢用一种黄色纸(名称待考)。

清代的刘墉、梁同书等人喜用蜡笺等等。

还有少数几种纸只在历史上某一时期有,而且数量不多。

如米芾、欧阳修都用过一种白色发灰的纸,这种纸也只有北宋年间有。

北宋年间还有一种特有的宣纸叫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是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时,由澄心堂监制的宣纸,被视为“纸中之王”。

其纸张薄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品质极高,但传世极少,极为珍贵。

明代大家沈周、文徵明等常用一种白棉纸,质松而容易变黑,名为露皇宣。

露皇宣又称“璐王”“潞王”“丈六”等,在民间流传广泛,曾一度失传,1964年泾县宣纸厂才成功恢复生产。适用于巨幅书画的创作。

正德、嘉靖间有一种带暗底,像花布一样的布纹纸,写尺牍有时用,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也曾使用它。

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宣德纸。

宣德纸以陈清款为第一。

品种包括贡笺、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等,质地优良,被誉为“贡纸”。

明代思想家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称赞宣德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赋,笺色古光,文藻精细”。

各种宣纸的品类和特点,多如繁星。

如果想吃透各个朝代的各类宣纸,那还需要数十年的知识积累。

想做好字画的鉴定,不仅仅要熟识基础类的纸张知识,还要多接触各类的宣纸实物。

庄老爷子说到这里,从自己书房又拿出来一卷绢画,让他们看看另一种类别的画卷。

绢画是一种绘于丝织物——绢上的画作,早在战国时期便已出现。

在五代宋时期,绢成为绘画的主要材料。

到元代以后,绢才被纸取代,成为了次要材料。

绢因质地细密平整、挺括,在其上所作之画精细,色彩鲜明,所以被广泛用于绘画创作,成为在纸画流行以前的,重要绘画介质。

(唐代绢画.彩绘弈棋仕女图.现收藏于XJ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绢画,工笔勾勒线条,放大图片可以看细节处,绢与普通纸张的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