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于谦劝降?朱棣懵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臣朱元璋拜见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朱瞻基来到乐安,与汉王军队对峙。
此时,他并没有直接开战。
反而是气定神闲起来。
朱棣与朱元璋父子,也化身平常人家,四处游走着,欣赏风光。
他们登基时,便为了大明殚精竭虑,几乎从不休息。
如今大明蒸蒸日上,储君无需操心,便有了这闲情逸致。
大明百姓还是苦!
每天都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却还是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什么时候,我大明百姓才能真正吃好喝好啊。
渐渐地!
他也明白了这位洪熙皇帝。
“老百姓还是太苦了!”朱元璋叹息道。
他一想到这些老百姓,就会想到自己曾经那悲惨的童年生活。
“会好的!”朱棣沉默良久,道。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的!
哪怕自己治下,被称为永乐盛世,依然存在饿殍之民。
“我老朱这辈子没什么太大理想,要是当初能吃饱饭,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所以,我此生之理想,便是想要瞧瞧到底有没有我心中所念盛世!”
正因如此,他剥皮抽筋,对付贪官,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盛世......真的存在吗?
朱棣难以想象,如果连普通的百姓都能吃饱饭,这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反正穷极他的想象也不能联想出来。
朱棣嘴上却一笑,劝慰老爹道:
“爹,这社会我的确想不出来!”
“可是,借助这历史任意门系统,说不定咱们能窥见后世的智慧!”
朱元璋点头。
的确,咱们没办法,不代表后世就没办法。
大唐盛世何其雄哉,百姓生活与无法大明相比。
朱元璋转变话题:
“你觉得这位朱瞻基如何与之对敌?”
朱棣沉吟片刻,摇摇头道:
“这位老大的心思我也猜不透,我只知道他足够阴!”
“哪怕他死了,这十个月也够他布置足够的后手了。”
“更何况!”
“我这位大孙子啊,可不是那种鲁莽的人!”
“老大走了之后,他的心思就连我也猜不透。”
按照他以前对小朱的看法,两军对垒,必然不断试探,寻找破敌良机。
可他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着,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朱元璋点头!
这位洪熙皇帝的布置,他以事后者视角,便能知晓意图。
派遣太子前往南京,稳定南方。
同时告诉南方藩王,太子在此,那么朝廷主力也在此。
按照朱瞻基以前那冒失的模样。
哪个藩王敢冒头,肯定首当其冲。
这便是武力威胁。
其次,便是不断示弱,彰显和谈之决心。
乃至咄咄逼人之条件,也一一应下。
他此举,便是告诉天下,朝廷是带着诚意和谈,不想妄谈兵戈。
可他们呢?
得寸进尺,野心膨胀。
天下人心尽皆向背。
对于天下藩王而言,谁都不希望碰上这样一位皇帝。
失了民心,丢了藩王支持,失了大义。
他们就成了孤军。
哪怕实力再强,都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
可是,如何能够解决他们,这才是重中之重。
造反就是赌博,一旦上了牌桌,绝没有中途收手的道理。
哪怕是他朱老四出场,也无济于事。
“那咱们就好好瞧着吧!”朱元璋微笑道。
后世儿孙越有本事,他这位祖宗也就越开心。
他俩再次回到中军营帐内!
朱瞻基写着什么,于谦此时走了进来。
“陛下,调神机营吧,对方已经先下手了!”于谦道。
两军对垒,敌方若占先机,则不利于我军也。
朱瞻基仿佛未曾听到,仔细端详着自己手上的这封劝降信。
“一会儿找个人,把他们送入汉王军营!”
于谦听闻,连忙劝阻:
“陛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劝降?”
他可记得,小朱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
“这一仗未打,还要劝降,这不是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吗?”
朱瞻基轻笑一声!
被轻视,对自己来说并非一件坏事。
“陛下,不可!”于谦刚想开口说话,就被小朱伸手阻止:
“于谦,朕心中自有沟壑,无需你多言!”
“既然你有心为朕分忧!”
“这样吧,这封书信你就亲自前往!”
????
朱棣直接就懵了!
于谦可是留给自己乖孙儿的宰辅之才,自己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于谦的重要性,就这么水灵灵地送了过去?
他难道不怕老二那边把他给杀了。
尽管心有疑问,可孙儿既为帝王,自己也并未开口,损其威信。
于谦接过书信,朱瞻基继续嘱托:
“他们如果反悔,你就投降以保性命!”
“是!”于谦接过劝降书,便向着汉王营帐走去。
朱棣这才开口:
“小子,你真舍得让于谦这样的人前去?也不怕老二做出什么举动来?”
朱瞻基站起身来,笑道:
“爷爷,这位叔叔我难道还不知道吗?”
“你都当个宝贝似的,他哪里舍得杀!”
“我估计这位叔叔已经在做皇帝的美梦了,还得要靠于谦这样的人才治理国家呢?”
朱棣闻言,轻笑一声。
他现在不了解朱瞻基,还能不了解朱高煦。
现在他是越来越有帝王气象了。
“可是你在此时,派他前去送劝降书,又有何意义?”朱元璋负手而立。
“太祖,谁说我送的就是劝降书?”朱瞻基讳然一笑:
“太祖,爷爷,你们就看着吧,明天或者后天,我与他之间,必有一战,我必然一战而定乾坤!”
朱元璋与朱棣并不知晓,他为何如此自信,可还是选择相信他:
“那既如此,我们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了。”
于谦拿上劝降书,直奔朱高煦营帐而去。
可刚到营帐,就被人给拿了下来。
明知使者,押往了朱高煦面前。
“哟,这不是于谦于大人吗?”
“大侄子把你当宝贝似的揣在怀里,怎舍得让你当说客!”朱高煦瞧着一身蓝服的于谦道。
“我是大明的臣子,为了大明,自然可以前来!”于谦满脸正气。
“于谦,于大人,你刚才从营帐外而来,你说说,我这军队怎么样?”朱高煦问道。
“从营帐外而内,千步有余,火炮,战马,铠甲,刀剑应有尽有!士兵斗志昂扬,罗列有序!”于谦沉吟片刻,如实回答。
汉王自小跟随朱棣,在军中威望无人能及。
他所统领之叛军,皆是大明精锐。
而朱高煦本人,更是帅才,有其父之风。
“哈哈哈哈哈哈,那你说,本王之军与大侄子如何?”朱高煦来到他面前,居高临下道。
朱瞻基统领人数众多,可他却是调的南军!
南军主防地方,远不如边军强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