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说过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鳯来仪》最新章节。
火焰直冲天际,黑烟滚滚,火星子翻飞。
禹州城内,荒芜的大街上,百姓们围成一团。
他们面前是用稻草和木头堆积起来的草榻,榻上放着许多残缺不全的兴军尸体。
这些尸体都是此次跟随楚熙,穆振华等人征战沙场时,最后战死的无名英雄。
楚熙等人攻下禹州和端州后,他们走的匆忙,未将战死的兴军尸骨收敛。
禹州百姓为了感谢他们用自己的牺牲为自己换取生存的希望,便在楚熙等人走后,就出城,在城外四处收敛兴军尸骨,只要是还能认出的兴军尸体,百姓们都会将他们一一收敛回来,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在草榻上,用火焚烧,望他们能早日往生净土,永登极乐。
纷纷扬扬的冥钱在空中肆意挥洒,有些落入草榻被焚烧殆尽,有些落入地面,不是被尘土污染,就是被风吹向远处。
许多百姓携带着在这场战争中还未死绝的亲人跪在地上,一边烧着纸钱一边出言吊唁。
“兴国的将士们啊,你们一路走好啊!”
“兴国的将士们,你们都是兴国的英雄,禹、端两州的百姓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兴国的将士们,走好啊,一路走好……”
“兴国的将士们,你们辛苦了,俺给你们烧纸钱,望你们能早日往生极乐,再不受苦……”
“愿你们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百年之后,芳名永存……”
吊唁声伴随着参差不齐的哭泣声在空中响起。
自古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捐躯付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为将者守护家国百姓的使命。
在兴朝面临战争时,任何兴国将士都不可以独善其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些慷慨赴死,以身殉国的兴国英雄,虽籍籍无名,但其英勇无畏的壮举却令人唏嘘不已。
禹州城中,老弱妇孺,男女老少,书生和尚,禹州未死绝的世家大族都在此处吊唁。
看着这些一具具被火焰所吞噬的尸体,看着这些伤痕密布,断手断脚,没有一具是完好无损的尸体时,众人无不落泪,无不伤心。
他们哭的悲痛欲绝,心如刀绞
这份哭泣不仅仅是对将士们的感谢,也是为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所死去的亲人而痛哭流涕。
秋夜,月光如水,枯叶飘零。
虽说虞国战事未熄,虞国的襄州和平南城还在打仗,但熙熙攘攘的邑都街上,依旧是人头攒动,人海如潮,热闹非凡。
“啪哒~”
不远处,一声醒目敲醒。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当年,一朝风光举国庆,看今昔,黄土一抷无人记。可惜是女太荒唐,为国殉葬太凄凉。千秋功名,万古流芳,功过是非,留待后世人传扬。”
说书人说书,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语毕后,一声醒目敲醒,台下看客拍手叫好。
远处的白清兰被这一段精彩演说所吸引,她循声而去,陌风和月辰跟在她身后。
自那一日月辰和白清兰说了自己的事情后,白清兰便将赈灾救民一事交给了谢玉松,也是想以此来看看他的诚意,想看看他到底是否是真心效忠楚熙。
赈灾救民的一应事务交给他后,白清兰便带着陌风和月辰离去,他们来到了虞国邑都。
白清兰三人来到一个街道口,这里搭了一个说书棚,棚下人满为患。
白清兰找了一个空位坐下,陌风和月辰站在她身侧,白清兰只觉显眼,便也示意他们坐下。
“啪~”
醒目又被敲响。
“书接上回,话说呀,景元四十年,当今陛下率兵百万攻入邑都,自己登基称帝。虞国前朝除了三皇子虞暥被陛下贬去了益州外,其二皇子和长公主双双以身殉国,一死维护着前朝最后的尊严。而咱们今日讲的就是虞国前朝那位最传奇的长公主——虞酒卿。咱们今日就来讲讲她这传奇的二十二年……”
说书人话音刚落,众人鼓掌喝彩。
陌风将自己买来的糕点递给白清兰,白清兰一边吃一边不解问道:“月辰,你不是说虞国沦陷了,你们没有救出虞国皇室吗?”
月辰一脸抱歉解释道:“主子息怒,属下并非有意隐瞒。当年虞国虽沦陷,但虞国三皇子确实逃了出来,后被凤泽帝抓捕,凤泽帝本是要看在虞国前朝长公主——虞酒卿的份上放了他,可却听到民间谣言说,虞国前朝三皇子有龙飞九天之相,是天选的天子。所以,凤泽帝大怒,但又因虞酒卿而不敢轻易动他,便将他发配到益州那穷苦之地。”
白清兰打破砂锅,问到底,“那这谣言从何而来?”
月辰依旧面色沉稳,一字一句道:“是主子的师祖——乔先生派人来虞国,故意四处散布这谣言的。”
经月辰一解释,白清兰便明白了乔言澈的用意,难怪乔言澈要她去寻一个叫阿暥的人,原来是要自己去辅佐他,登基为帝。
白清兰眸光瞥向台上的说书人,说书人续说道:“虞国前朝公主虞酒卿曾是元武帝最宠爱的女儿,她当公主时,经常领兵出征,她曾三征安狼,四讨大燕,十征匈奴,每当她出征,骑着高头大马,穿着艳丽红衣穿过城中时,城中百姓都会站在两侧,跪地膜拜,高呼千岁。而虞酒卿每每出征也是从无败绩,将周边小国收拾的服服帖帖,虞朝百姓也是因为她,在五国两族面前挺直了腰杆和脊梁。虞酒卿当公主期间,废除了女子不能从军习武读书的制度,还废除了殉葬、算税等制度,甚至还下了一道懿旨,说凡我大虞女子,出生无论贫穷富贵,婚嫁时,皆可穿凤冠霞帔。凡我大虞女子,在婚嫁后,若受到夫君毒打辱骂,婆家歧视,皆可到官府登记,待官府核实情况,能自行休夫。景元三十四年,虞珺卿向天下诸国发出警告,凡我大虞子民,可去五国两族随意游玩,若五国两族,谁敢对大虞子民不敬,视为开战。景元三十五年,虞酒卿降下懿旨,说大虞女子,无论贫穷富贱,只要是有才之人,皆可入考场,以考试入朝为官,光宗耀祖。此旨一下,虞朝的女子欢呼雀跃,纷纷将虞酒卿当做虞朝的神,可这旨意,却遭到了百官的反对,虞酒卿本就是一个喜欢杀戮的神,再加上有元武帝的宠爱,虞酒卿做事便越发的肆无忌惮。所有反对虞酒卿的贪官奸佞都被虞酒卿所诛杀并且屠戮满门,虞酒卿还在这些贪官污吏家搜出了他们贪污的巨大赃款,虞酒卿将这些赃款六成填补了国库,两成送到了华山,给了华州城主——华宸,还有两成派人拿去民间给百姓造了免费的学堂,酒楼和各种各样的生意店铺,她让那些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的百姓,可免费吃饭上学,也让那些没有事做无工钱可拿的平民有地方可安身。景元三十八年,虞酒卿重视农耕,他大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植水稻。虞酒卿曾意外发现一株水稻名为占城稻。占城稻不择土地肥瘠,随种随收,可播种面积大;其次,占城稻成熟早,结粒快,一年可收获两到三次,产量较之百姓吃的粳米提高很多;此外,占城稻的耐旱、耐涝、耐瘠薄、耐冷特性使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良好生长,适应性极强。虞酒卿将占城稻的种植方法派人交给种田的农民,因为占城稻,虞朝每逢天灾时,百姓也能因占城稻保下一命。虞酒卿的功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可惜啊,她爱上了宁梓辰,也就是如今的帝王,从而将她那辉煌绚烂的一生永远停留在了二十二岁。虞酒卿和当今陛下两人自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郎有情妾有意,本是恩爱的一对,只可惜啊,天公不作美,景元十年,宁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景元十年,春,虞国边境平南城内匈奴肆虐,频频骚扰边境的虞国百姓。
虞容川闻此消息,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派宁卿辞去平南城平叛,为了能给匈奴一点教训,还态度强硬的命令宁卿辞要攻下凉州,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
同年,宁卿辞三十岁,却已身兼镇国将军之职,官居正一品。
宁卿辞南征北战多年,从无败绩。可此战却是被虞容川给算计了。
宁卿辞来攻打匈奴之前,虞容川曾问过钦天监费章,费章却说,凉州城外皆是沙漠,沙漠春季昼夜交替,温差较大,白天炎热,晚上寒凉,每日风雨又多。而宁将军此战带有大量的炮火火铳,这些武器遇水则哑,而二十万大军又被陛下做过手脚,宁将军攻凉州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所以,必败无疑。
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
宁卿辞战功累累,他已是一品的镇国将军,若再立战功,便是封无可封,那么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便是他最好的下场,如此一来,虞容川也不必担上一个杀害忠臣的骂名。
宁卿辞为了能将此战速战速决,他带着二十万大军,五千杆火铳,十尊红衣大炮出了邑都后,一路急行。
春季来临,沙海死寂。一望无际的沙漠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
沙丘轮廓清晰,如一条长龙蜿蜒盘旋。
宁卿辞带着二十万大军在沙漠里行走,沿途也能见到海市蜃楼亦或在沙漠里依旧存活的仙人掌和可以抵挡风沙的胡杨树。
宁卿辞征战沙场数十载,屡战屡胜,从无败绩,当他得知要去攻打匈奴时,他并没将匈奴放在眼里。
他心高气傲,心浮气盛,但是他却忘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沙漠的风沙,龙卷风在春季出现的最多,而春季又是下雨最多的季节。
沙漠在春季的气温,白天和夜晚是两个极端,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天寒地冻,这就会令从未在沙漠中打过仗的二十万大军全部累死亦或水土不服,感染风寒。
随军只带了一位医官,但由于药材的不足,许多士兵还未到凉州就已经倒下。
宁卿辞带去的二十万大军中至少有十五万是老弱病残,而这些都是虞容川特意安排在士兵里的,还让人不要将此事告知宁卿辞,甚至虞容川还派了杀手在平南城外埋伏,如若宁卿辞此战真的能大胜而归,便在途中斩其人头,回宫复命。
宁卿辞带着二十万大军,穿过沙漠后,直达凉州。只不过来到凉州时原本的二十万已死去了五万。
宁卿辞命士兵在离凉州城外不足十里之处,安营扎寨。
此一战,韩蕴被封主将,率兵守城。
这一日,风卷云涌,天昏地暗,凉州城外黑压压的大军兵临城下。
凉州城楼上,旌旗蔽空,韩蕴和米霖站在城楼上观战。
城楼下,刀光剑影,尘埃漫天。
锋利的长矛长枪无情刺入一具具血肉之躯,利刃与骨髓摩擦的声音被士兵的哀嚎声所掩盖。
空中鲜血横飞,人头翻滚,地上血流成河,尸骨累累。
战马被无情斩杀,伴随一声嘶鸣,倒在地上,血流不止。
宁卿辞命令着士兵抬上红衣大炮,还备上火铳,一声令下,大炮向城楼发射。
“啊啊啊啊~”
被炸的面目全非的士兵发出一声声惨叫如鬼哭狼嚎般,声音之大仿若能让天地为之震颤。
“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