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太子妃(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太子妃宜室宜家》最新章节。
皇后主持的赏花宴约莫过了三日也未见有封赏太子新人的旨意下来,原本翘首以盼的各家贵女不免都有些失落,同时也暗自庆幸,大家都没有和大家都有其实就是一样的,总比自己空落落的别人赚了个盆满钵满得强。
顾荇这边倒是没想这么多,既然没有旨意下发想必皇后和太子殿下心中自有打算,其实对于顾荇来说入不入东宫倒没有其他家贵女那般迫切,虽说入主东宫意味着以后便有了机会母仪天下,那是全天下女子都向往的但是话说回来,能担得起那个地位所承受的一切也不是平常人可以想象的。所以,自己只要过好眼下就好。
“母亲,今日可有什么趣事?”顾荇刚来到温之院子里就听到屋内传来一阵欢声笑语,温之一件顾荇来了赶紧招呼人上前来坐。
“是你外祖家传来信说,你去年出嫁的堂妹今年生了个儿子,信中说那孩子生下来足足有六斤六两,倒是个有福气的,我正盘算着差人去送些什么贺礼过去。”
顾荇闻言顿时yeh笑起来,“那确实是件喜事,我记得那位堂妹好像是去年春日里成亲的,当时正是恰逢京中的桃花都开了,漫天遍野的好看极了,我还和母亲戏说这位堂妹可真称得上是桃花夫人,如今已经有娃娃了,时间过得可真是快。”
温之看着身旁的女儿,一眨眼从牙牙学语到如今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顿时也感受到了岁月不饶人,“是啊,我现在还能想象的阿荇几岁时候的模样,可如今我的阿荇也长大了,母亲真是老了。”
顾荇一听立刻挽着温之的手来回摇着,“母亲哪里年老?我看母亲的气色倒是比我们这些小丫头要好看上许多,更别提父母恩爱,哪里是我们这些未经世事的小丫头可比的?母亲可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啦。”
温之点点顾荇的鼻尖,“你这丫头倒是嘴甜。从小就惯会说些好听的,咱京城的老夫人哪个没被你夸过?小时候个个都跑来找我想定下你的婚事,还劳累为娘一一为你挡回去,如今长大了性子倒是沉稳了些。”
“母亲,”顾荇被温之说得面色羞红,都是儿时不懂事闹出来的笑话,自己如今想起来小时候为了几块糖果便能说出个三五句讨喜的话来也觉得自己儿时确实是“古灵精怪”。只是现在再提起来未免自己也会觉得有点害羞。
温之看旁边的羞红了脸的小丫头也没再打趣她,伸出手揽住顾荇的胳膊,“我的阿荇长大了,过两年就要出嫁喽。”
“哪儿有那么快?母亲嫌我日日来请安聒噪了?”
“呸,你这小丫头,就算你日日来夜夜来母亲哪能嫌你聒噪。”
两人正这么说笑间突然听得前堂传来一阵喧闹,顾荇原本倚靠在温之身上立刻直起身子。温之也见状不对,问道:“出了什么事情,惹得如此喧闹?”
季嬷嬷快步走出屋内询问看门的小厮,“出了何事如此喧哗?”门外小厮见季嬷嬷面色不虞,立刻低下身子说道:“听前院的人来报是中宫传来口谕,说是,说......”季嬷嬷见眼前的人吞吞吐吐恨不得自己替他张口,随即说道:“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夫人和小姐还在屋里等着你我回话,你的脑袋是不想要了?”
小厮见状顿时吓得跪下,颤着声音说:“小的也没听清,好像是说什么中宫太子妃一事,只是太子妃兹事体大,小的实在是不敢乱言。”
季嬷嬷一听这话哪敢耽误片刻,随即吩咐温之身旁的丫鬟去前院打探消息,如今老爷还未下值,想必是老太爷在前院待客,只是不知道老夫人那边有没有收到消息,这边想着季嬷嬷已经转身来到屋内。
“夫人,小姐,传话来的小厮说好像是有关太子妃一事,只是他眼瞎耳鸣的没听清,我已经吩咐人去问了。”
顾荇闻言一愣,太子妃?如今顾家只有自己一个女儿也并未有远房亲戚在这借宿,如果真的是太子妃,除了自己那还有谁?顾荇转过脸看着温之,就见温之也是一脸不可置信,顾荇低低叫了一声:“母亲。”
温之这才回过神来,慌忙站起来拉住顾荇的手,顾荇被捏得微微发痛,另一只手微微蜷起,并未出声提醒。太子妃人选一事兹事体大,现在无论是顾荇还是温之都不能堂而皇之地闯到堂前去质问,两人就这么站在屋中神色不明。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从门前走廊快步走来一个丫鬟,季嬷嬷定睛一看确认是自己派去打听消息的小丫鬟赶紧讲人引入屋内,小丫鬟急忙给顾荇和温之行礼。
温之此时也顾不得礼数周不周全,赶紧唤人起来,“前厅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还不快快说来。”
小丫鬟连忙叩首告罪,“奴婢应季嬷嬷的吩咐去前厅,只见到顾老太爷坐在堂中,旁边好像是位拿着拂尘的大监,看那人的样貌并不是上次来顾家宣旨那位,倒是旁边站着的那个人和太子殿下身边的近仕有几分相似,奴婢不敢太过上前,只听得二人仿佛是在详说太子妃一事,奴婢隐隐约约还听到提到了大小姐的名讳,奴婢不敢耽搁这就急忙赶回来回禀夫人。”
温之一听心中便了然了,想必这次有意让顾荇入主东宫,今日大监想必是皇后身边的人,只是怎会如此?
“阿荇,”顾荇转过脸去,温之看着顾荇的神色,原本想问出口的话却也说不出口,温之起初还想问顾荇之前是否见过太子,但是看阿荇也是一副茫然的模样想必也是被蒙在鼓里,只是不知道这个旨意是太子殿下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后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若是皇后殿下的意思,京中比顾家对太子有助益的世家大族大有人在,若是太子殿下,温之看看顾荇,难道?难道是上次秋闱一事,阿荇和太子那边......温之不敢深想,看着顾荇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不该问。
顾荇看出温之的纠结便主动开口说道:“母亲,你可有话要对我讲?”
温之点点头,屏退众人,拉着顾荇到床边坐下,“阿荇,你同我讲,如今眼下没有人在,你实话同母亲讲,之前你可与太子殿下私下见过?”
顾荇看着温之,神色严肃地回道:“我和太子殿下只曾因父亲一事见过几次,从未私相授受。眼下虽说是听说太子妃一事也未必会落到我们顾家头上。”
温之看着眼前的女儿摇摇头,但凡是透漏出一丝口风,还是宫里来的人想必这件事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料想不出数日估计就会告示天下。
“此事想必太子和皇后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我们暂且等待些时辰想必就会有结果了。”
母女二人一齐在屋内等候,不多时,前院派人前来,说顾老太爷传话说到福寿园议事,母女二人相携着走到福寿园,一进门就看见顾老太爷和顾老夫人对坐面色难辨。
顾堂政看着走来的顾荇心中不免多种情绪纠葛,太子妃之位是全京城世家都在盯着的一块肥肉,没想到如今竟然轻飘飘落在了顾家,这无疑会使京中的格局发生大的变动。按照前朝甚至当今陛下的皇后,当时采选是也是从国公府,侯爵之家遴选出来的,作为一国之母不光要有容人的肚量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母家能不能给未来的太子依仗。到这一代顾家只余下顾荇一个女儿,即便是文礼三品官员,这对于未来的太子母家来说还是薄弱得很。
顾荇刚走到祖父祖母面前,还未来得及请安便听到祖父说了声:“阿荇,你可知今日大监来所为何事?”
顾荇抬起头看着顾堂政,想了想开口道:“听下人说大监提到了太子妃一事,只是阿荇自己运势浅薄并未想过去做母仪天下的皇后。”
顾堂政示意孙女坐下,摩挲着手边的座椅,“我们顾家,若是去当未来储君的母族来说,确实是差了几分,”顾荇一听这话便知道中宫的太子妃之位是真的落在了自己的头上,说不出心中是何种滋味,只能暗自咬了咬内唇的嘴角,“但是老夫认为我家的阿荇堪当太子妃的重任,只是阿荇,是顾家没能给你一个好的靠山。”
顾荇一听此话立马跪倒在地,眼泪瞬间滚落,“祖父何出此言,阿荇自小便深受家中宠爱,就算是男子有的只要是阿荇自己想要家中长辈也未曾说过不字,我深知太子妃一事于顾家喜忧参半,但是既来之则安之,阿荇定当谨守顾家祖训,不枉议朝政,不偏听谗言,要有容人雅量,以己度人,愿以己身辅佐太子殿下。”
温之早在顾堂政说出太子妃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此事已经容不得更改,此时见到顾荇说出这一番话作为母亲实在是不忍心将自己的女儿送到深宫高墙之中,见状也忍不住按了按眼角。
顾堂政听着自己孙女的一席话也不免心中悲怆,只是眼下已经没有回头路,“今日皇后殿下派人来说前几日同阿荇一见便觉亲切,太子也心有欢喜,欲册立太子妃,会尽快差人来操办,想必也就在这几日了,只是太子婚嫁并非小事,想必婚期也不会急于一时。”
顾荇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自己十几年的生命中从未出现过想让自己托付一生之人,如今突然要有一人和自己相伴一生,日后会有很多个妾室和自己一同侍奉自己的丈夫,顾荇心里顿时感觉一阵恶心,顾家儿郎从始至终只有一房妻室,顾荇从未想过和其他女子分享自己的丈夫,只是这个人是太子,以后会是天下万民的“父”,她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去指摘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