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县试第一场(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万历公务员》最新章节。

原文应该是: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这要是在前世,那必定就是一碗鸡汤文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却是圣人之言。

说实在的。

萧知县不愧是耿直的知县,一上来,就直接摆出一个道理,让人作诗。

而不是一般的写景、写物、写人的诗。

他肯定也知道,这种诗过于简单了。

想要以君子之风来写诗,自然也就不是那么简单。

可归根结底,还是能够写人。

毕竟,古往今来也不是没有君子,也不是没有让人称赞的人,拥有着这样的仁、礼之高尚品质。

顾青想了想,开始定下第一句。

君子异庸众,存心德不孤。

然后就以‘孤’字为韵,开始压韵字,写第二句。

就这么拼凑着写完了一首诗,再在心中默念了好几遍,修改了一下,尽量让整首诗有一些灵魂。

不至于干巴巴的。

这就要考验人的记忆力,以及对词汇量的掌握情况了。

词汇量掌握的不牢固,想半天,估计都无法想到合适的韵字。

每一题都是有着答题时间的。

时间一到,第二题也就会出来。

所以,顾青也就没有一直去推敲,觉得差不多了,便提笔写了下来。

写完没多久。

铜锣声响起。

差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

制义题: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顾青在脑海里面快速地检索着,这一句出自于四书五经之中的哪一本。

而就在这时。

旁边传来了一阵哭声。

差役立即上前,带走了那个考生。

以免他的哭声影响到了其他人。

这一带走,那就相当于是弃考了,只能等明年再来参考。

顾青深呼吸一口气,不让自己被这位考生影响。

说起来,他考公也不是一次就考过,而是考了好几次,有两次进入面试,第三次进入面试,以第一的成绩,竞选了那个岗位。

所以,也并没有多么的慌张,甚至是怯场。

不过一会儿。

顾青总算是想起来这句话出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书。

原文的意思是:国君仁爱,一国也就会兴起仁爱之风;国君谦让,一国就会兴起谦让之风;国君一人贪利暴戾,一国就会作起乱来,国君所作所为的关键作用就有这样的重要。

一家仁,一国兴仁:强调了家庭中推行仁爱的重要性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一家让,一国兴让:说明家庭中的谦让品德对于国家的作用。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里的“一人”指的是国君或统治者。

如果国君贪婪、暴戾,追求个人私利,不顾百姓死活,那么整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其机如此:“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关键、枢纽或作用机制等。

这句话是说,家庭和个人的品德行为对于国家兴衰治乱的作用机制就是如此,家庭和个人的行为看似微小,但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引发整个国家社会风气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顾青要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要知晓萧知县在决定以这句话作为今年县试的时文大题,又是何意。

而如今,乃是万历三年。

万历帝好像是只有十三岁来着吧?

十三岁都算不上是少年皇帝,而是幼帝。

根据萧知县那耿直、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性子,这一篇时文就不能写的过于寡淡。

言辞最好稍微激励一些。

也不能过于抨击现在的朝堂。

可能会适得其反。

萧知县虽然耿直,但是可不是那种政1治1白痴。

“家国相连,仁让治乱之机,实乃千古不易之理也。观《大学》所云,一家之仁让,可兴一国之风;一人之贪戾,能致一国之乱,其机微妙而关键,不可不察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