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新来的邻居(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没有系统的我只能当明星了》最新章节。
在另一个世界,说起话剧,了解的不多。
但说起《雷雨》,绝对堪称妇孺皆知。
这是一部节选上了语文教材的传世经典,多少中学生在学到课文时候,都会被老师要求排一段话剧表演?
上世纪1930年代,曹禺先生《雷雨》一出,万人轰动,茅盾先生曾经以“当年海上惊《雷雨》”来评价其之轰动。
无论是文艺界,还是广大老百姓,都为之倾倒。
《雷雨》的推出,也意味着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正式成熟!
此后的将近一个世纪,《雷雨》被无数次搬上话剧舞台,成为读不尽、演不尽的传世经典。
中国百年话剧史,如果要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话剧,那绝对是《雷雨》!
也只能是雷雨!
这是中国话剧史的珠穆朗玛!
按理说,《雷雨》一出,那绝对是王炸中的王炸。
但秦苏还是忍不住有些忐忑……
为啥?
因为时代不一样了。
在1930年代,《雷雨》对封建家庭伦理的批判以及对封建压迫下人性的探讨,闪烁着明珠般的光辉;
话剧中两个时代、八个人物、三十个春秋的爱恨纠葛,全在一场夏夜的雷雨中落幕,充满了戏剧张力和吸引力,对当时缺乏娱乐的观众的杀伤力堪称核武级别。
但将近百年过去。
《雷雨》的思想依然闪烁着永恒的光芒,但在剧情上,《雷雨》启发了一代代的作家、编剧,无数后世作品的轰炸,使得《雷雨》剧情显得狗血了。
就连人艺台柱子濮存昕,在90年代参演的《雷雨》话剧,因为剧情过于炸裂,台下观众都经常笑场,还连累得濮存昕被曹禺先生生前好友亲自写信骂了……更不要说如今这个年代了。
所以如何让《雷雨》这类古老经典的戏剧,在这个时代焕发新生,其实也是一代代话剧人面对的尴尬和挑战。
那么,《雷雨》到底有多狗血呢?
简单来说:
小妈文学这块,曹禺先生的《雷雨》绝对是现代先驱著作。
不只是小妈文学,德国骨科,那也是曹禺先生玩剩下来的。
甚至连那个著名死亡命题“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那也是曹禺先生在另一出话剧《原野》中弄出来的!
比狗血谁能比得过曹禺先生啊!
好吧,这里的“狗血”是褒义词,只是因为太过经典,引发太多致敬,致敬过于泛滥所以才显得狗血罢了。
所以看了《禁忌之恋》的剧情,再听到陈伟明让他写剧本之后,秦苏的第一反应就是《雷雨》。
不过在前世,这是纵贯两个世纪的百年经典。
但如今,作为一个新剧本拿出来,观众能否买账,能否穿透那所谓“狗血”剧情外衣,去感受到剧情背后的思想闪光,还要打一个问号。
起码秦苏前世在看的时候,是强撑着才看完的……好吧,他是个俗人。
“算了,多想无益,干就完了!再扑也扑不过《禁忌之恋》吧!”
秦苏摇摇头,化身无情的打字机器。
前世的记忆如幻灯片,在脑海中清晰回放,连一个标点符号都包错不了的。
虽然没有系统,但这穿越也不是白穿越的,一个过目不忘的buff还是有的。
不然秦苏凭啥敢说“不行就去当明星”?
总不能靠实力吧!
不用脑子参与的码字是真的爽,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第一幕码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