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奔波生计(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禾谋》最新章节。
陈掌柜的看过平城福汇绣庄掌柜的信后,对她们态度更好了,也明白她们家做的绣活还行,不然以张掌柜的为人不会与她们有来往。想明白了,再接过姜苗拿来的绣品仔细看了看,虽然没达到上品,却也算不错了。一般的人家哪有时间做绣活,就算有时间,只要干粗活不仔细养护双手也绣不成东西。粗糙的手往往会勾丝,根本做不出像样的东西。
现下看到了绣品,再加上他与张掌柜的交情放在那儿,陈掌柜的点点头,“绣的不错,我看了张掌柜的信,我俩是同僚也是朋友,你们以后有绣好的东西就送过来吧,我不在也会有人接收的,至于价钱按照行情走。一会儿我安排个伙计,以后我不在找他也行。当然,有别的事情也能来找我。”
姜苗这会也是用半个月的时间赶着时间做了五条帕子,姜穗做了四条,姜禾做了一条,姜禾做的让她留着自己用了,她做的卖不上价,虽然凑合能看,但是绣庄不收次品。
姜苗姜穗姐妹俩的九条帕子里七条给了个好价钱,有俩条有点瑕疵,给了个成本价高点的价钱。姐妹俩的帕子共挣了一两半银子,她们用的之前刘绣娘给的好料子,自然卖的上价。回去的时候带上了掌柜的给拿的料子和丝线,双方约定半个月后再交一回绣品。
崔氏还是在女儿们挑绣品布料的时候,咬咬牙买了一匹夏布,料子轻薄价格适中,伙计给便宜算了点,花了二两银子,姑娘们大了,身上的衣服都是旧衣服,就算偶尔出门也不大体面。节衣缩食缩到自己跟丈夫身上就行了,几个女儿正是花期,打扮鲜鲜亮亮的也好说个人家。
也是崔氏一直没过过太贫苦的日子,在娘家的时候娘家父母家底还行,孩子少,崔氏是小女儿自然没吃过苦,父亲还是读过书的,虽然崔氏没学到几个字,但是自小的家庭环境很好。嫁到婆家虽然婆媳之间关系不融洽,但是公公是个好人,姜家也还算殷实,在姜家生活上她也自然没受什么罪。
崔氏还是咬咬牙给女儿们置办了些东西,拿着东西一块出了绣庄,路上几个女儿还拿自己赚来的钱给三个弟弟买了零嘴吃,姐妹几个叽叽喳喳的说着话笑着,崔氏和李氏也弯了嘴角,她们被几个女儿身上的快乐感染了。李氏买了俩匹布,估计一家子都换新衣服穿。她手里钱还多一些,也不想委屈自己个儿和孩子们。妯娌俩个都买了些家用东西。
院子是买下了,一家子心也安定下来了。没有了赶路日子里的仿徨无措,一家子齐了心在平阳府重新开始。众人帮忙收拾新的屋子,家里的几个男人把屋顶都固定了一遍,又砍了些树回来打了一些家具,给孩子们做了几个小板凳,孩子们的书桌,放衣服箱子等等,姜老三和老四一合计又给女儿们一人打了俩个箱子放衣服,被自己媳妇骂了一顿,满院子都是木头料子,俩兄弟埋头苦干,姜老大时不时帮把手,他没有孩子,把侄子侄女们都是当自己亲生的疼。兄弟三个忙的热火朝天,总算一个月都收拾差不多了。
院子的空地方也被婆媳三个开垦出来了,赶着好天气种上了青菜葱苗。家当也一点点都归置好了,孩子们的屋子,大人们的屋子的被褥都整理好。衣服也剪裁好了缝制起来,她们好像已经融入新的生活。男人们买房的时候买了几亩地,就在城边上,为了一家子的口粮还是得种地,家里屋后圈了一块地养了不少小家禽,种下的菜苗也冒了头。几个孩子每天起来喂养家禽,或读书或绣花。
老张氏和俩个媳妇开始轮流织布,用的还是以前的老家当,搬迁时候没舍得扔,来了平阳府让男人修了修,又能用了。纺织土布没多大困难,三个人一人一天轮流织布,织出来的土布,几个男人干活穿,她们也做了俩身干活时候穿,三个小子也能穿着在家玩耍。至于几个姑娘的衣服都是买来的布做的,一人一身多余的布料收到箱子里,还能做些小东西。至于自己家多出来的土布还能跟别人家换些东西用。
姜家一切都看着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几个姑母得空还会回来串门看望老张氏。姜家众人已经在平阳府稳定下来了,时间也过去了一个多月,众人放下心,按部就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切又跟以前一样了。就在这个时候平城那边却是不大好了,一开始人们都以为是谣言,也不大信,后面消息传的越来越多,就连平阳府的百姓们也开始人心惶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