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万历怠政的恶果(二合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汉文帝》最新章节。

对于锦衣卫的改革,刘恒筹谋许久。

起初,只是一个简单的构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恒查阅了诸多档案,又结合当下的具体情况,逐步进行修改和取舍。

在这个过程中,亦是推翻几次,这才最终拿出了这么一份改革方案。

也惟有在这个时候拿出来才最合时宜。

锦衣卫内部权力的动荡,恰恰是一次绝好的利益重新划分的机会。

即便如此,刘恒亦是没有贸然全面推行。

而是让张道睿先去辽东试行,在试行中发现问题,逐步调整。

刘恒相信,假以时日,锦衣卫必是他手中的得力鹰犬,是他钳制朝臣的重要臂助。

张道睿看到最后,心中亦是不免澎湃起伏。

按照这册子中的规划,未来,天下的藩王,勋贵,官僚,地方豪强和四方夷狄都有可能成为他们锦衣卫的功勋。

锦衣卫将在累累尸骸和鲜血之中,铸就属于自己的荣光。

“臣此去辽东,必不负陛下所托也。”张道睿郑重承诺。

刘恒轻轻点头,随即开口道:“卿此去辽东,有三件事要做。”

“还请陛下吩咐。”张道睿神情一凛,静静地听着。

“其一,辽东诸文臣,卿要细查其底细,如现如今辽东督师王之臣,辽东巡抚毕自肃等,不可有所遗漏。”

“陛下,毕自肃乃是毕自严毕公之亲弟,难道陛下也要详查么?”张道睿不禁感到深深的疑惑。

“要。”刘恒话语不容置疑,道:“正是因为他是毕自严之亲弟,才更要详查。”

“其若利欲熏心,与辽东诸官吏同流合污,朕预先知之,方可设法免其连累毕自严。”

“其若为官清正,两袖清风,必遭排挤,朕以为,若局势糜烂,毕自肃恐有性命之虞……”

张道睿听到这些,亦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刘恒再度吩咐道:“是故,毕自肃若果真为官清正,朕希望,其若有性命之危,卿能够设法保全其性命,为朝廷救一栋梁矣。”

“陛下放心,此臣分内之职分也。”

刘恒继续开口道:“这第二件事,便是卿要秘密查探,辽东诸将领手中握有多少兵马,有多少为其效命之家丁,其中,有多少人意欲不轨,有多少仍忠于大明,忠于朕……”

显然,要看清辽东的迷雾,准确知道辽东诸多将领的实力是重中之重。

唯有如此,才能准确评估形势,为下一步的打算提供依据。

“这第三,辽东边境,屡有商贾,名为贩卖货物,实为走私窃国,军粮军械皆在走私之列,卿要设法为朕理清脉络,待时机成熟,朕必要将其连根拔起……”

听到这里,张道睿亦是恨得咬牙切齿。

对于这种国之蠹虫,张道睿恨不能杀之而后快。

国丈周奎,就在此列。

若非陛下顾念皇后的颜面,这周奎早被他剁成肉馅了!

不过,即便如此,如今周奎每天的日子并不好过,每日都有两名御医准时上门,为其诊治脑疾。

这活着,并不比死了来的干净。

将三件事说完,刘恒此刻眼中亦是不免有些忧心忡忡,道:“爱卿,汝此去,肩上担子很重啊!”

“若事不可为,不必勉强。可与朕言,朕另择他人前往替汝……”

眼见皇帝还在为自己设留退路,张道睿心中不禁一阵感动。

“陛下放心,臣此去,必能功成,如若不成,臣誓不回还。”

听到这句,刘恒不免叹息一声,道:“说来,此事还是怪朕,卿之小妹即将来京,朕却令卿亲赴辽东,因朕之故,兄妹不能相见,此朕之过也。”

看到皇帝脸上自责之色,张道睿心中更增几分感动,忙道:“陛下,臣与小妹,虽天各一方,然皆是尽忠为国,所做所为,皆为陛下效力,人虽未见,然心却相连……”

“且来日方长,他日陛下扫平建奴,抵定辽东,臣何愁不能与小妹相见?”

“今日未见,乃是留待日后。”

“小妹若是知道,亦是会体谅我这个做兄长的……”

闻言,刘恒长叹一声,道:“也罢,此番权且当真朕欠你们的。他日扫平建奴,朕为汝兄妹二人,举办欢庆之宴,以补今日之过……”

“臣谢陛下厚恩。”张道睿深深一拜。

眼前这位皇帝,于他而言,有着太多不同的意义。

虽古之圣王,亦莫过于此。

少顷,刘恒回到了乾清宫中,只是刚坐下来,王承恩急忙走了过来,道:“陛下,这是袁公的谢恩奏疏,袁公他……谢绝出仕。”

他知道,皇帝一直在惦念这件事。是故,即便此刻是深夜了,王承恩也选择第一时间让皇帝知晓。

闻言,刘恒不禁有些晃了晃神,良久,才恢复过来。

旋即,刘恒亲笔写下了一份书信,密封完成之后,道:“传旨吏部,再去请一次。这是朕的亲笔书信,一同带去。”

“是。”王承恩小心接过信封。

“罢了,让高宇顺代朕走一趟,袁公就算不来,朕也一定要知晓其中原因。”

“奴婢明白。”

此时此刻,刘恒心中不禁叹息,若非朝中诸事缠身,他必然要亲自跑一趟。

如今这个朝廷,能够独当一面的大臣实在是少,为官清廉,处事公允又有能力的大臣,更少。

袁可立不愿出仕,于他而言,是莫大的损失。

此刻,刘恒再次感受到了万历皇帝怠政所酿成的恶果。

朝中文臣的断档,起初影响或许并不明显,但时间愈久,这样的恶果愈发恶劣。

到了现在,以致于刘恒想在朝中找出几个可用之人,都不好找了!

即便找来的,也都是一堆年过花甲的老头,显然这些人大多数都已经到了致仕的年纪。

再过三五年,这朝中的人才,更是彻底凋零了!

刘恒都想不明白,这万历皇帝,怎么能给子孙挖这么大一个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