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爱卿,勤勉王事罢!(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汉文帝》最新章节。

“臣叩见陛下,恭问陛下圣安。”徐光启一步入殿内,就立即行礼。

“朕躬安。”刘恒回了一句就笑呵呵道:“爱卿,在这里不必太过拘束。”

对这里,徐光启也的确不陌生,先帝就曾经在这里数次召见他,只是,最终却落得一个“木匠皇帝”的诨号。

总不至于当今天子,对这木匠活儿也感兴趣吧?

这一点徐光启不敢确定,不过,他觉着,当今这位皇上,真是有其祖父之姿。

神宗皇帝从万历十六年就开始不上朝,而当今皇上,登基到现在连十五天都没有,除了登基那天露了一个脸,剩下的这么多天,拢共就在群臣面前出现了两三次。

徐光启想着,这皇上,莫不是想破了他祖父三十多年不上朝的记录?

真要这样,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皇帝完全不配合工作,这怎么得了?

就比如三大殿,其实早就该修了,可为什么一直拖到先帝在时才修好?就是神宗皇帝完全不配合,内阁和朝廷六部发来的公文全当看不见。

如此也就导致了朝廷几乎陷入了半停滞的状态之中,很多事情,都没法处理。

刘恒不知道徐光启这番想法,就算知道了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天天上朝,有那个必要么?

纯粹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这是哪个牛马想出来的这等恶毒的招数?不把自己当人看也就算了,连别人也不当回事。

最让刘恒觉得无语的是,连丞相都给取消了!

刘恒最初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人都麻了!

不过后来了解到还有内阁这么一个类似于丞相,但职权远远小于丞相的机构,心中稍稍好受了一些。

“陛下,不知今日召臣前来是因为何事?”徐光启见刘恒在那儿默默看着一本奏疏,忍不住问了起来。

“卿这本《甘薯疏》写的很好,朕看了十余遍,仍是有些意犹未尽啊!”

徐光启这才注意到刘恒手中那本奏疏是自己所写,的确被翻了很多遍,有些地方看上去都已经被翻烂了,纸张快要断裂开来了。

一时间,徐光启有些感动。

当初上这份奏疏的时候,徐光启可是抱着极大的期待的。

他希望能得到皇帝,朝廷的支持,去推广甘薯这种作物,这样一来,很多百姓就不必再挨饿了。

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他的这本《甘薯疏》早就不知道被扔到哪儿吃灰去了,在神宗皇帝驾崩以后,徐光启更是觉得他这本奏疏不会有出头之日了。

未曾想到,居然会被当今皇帝给翻了出来,还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一时之间,徐光启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臣谢皇上。”徐光启抹了抹眼角溢出的眼泪。

“爱卿先别急着谢,明岁,朕打算先于皇庄内试种这甘薯,先种一千亩吧,到时还需要爱卿亲自前去指导和察看,记录好相关的文档和资料。”刘恒背负双手,做出决断。

“臣必不辱陛下之命。”徐光启此刻心中隐隐有些激动。

虽说陛下没有立即在全天下推行甘薯,只是在皇庄试种,而且也不过一千亩,但是,徐光启相信,只要皇上看到这甘薯极高的产量,一定会在天下推行的。

“爱卿,农活不是那么好干的,到时候爱卿可别觉着累,撂挑子啊!”刘恒呵呵笑着,打趣道。

徐光启闻言也是忍不住一笑,至于刘恒口中所说的“累”,徐光启完全没当回事。

种地这事儿他干的多了!

早就习惯了!

“陛下放心,明岁丰收之时,臣必会给陛下一个满意的答复。”徐光启郑重承诺。

“如此就好。”刘恒轻点了点头,道:“爱卿,朕听说你于天文历法上也有建树,可有此事?”

“启禀陛下,臣以为,如今西夷人于天文历法上已经胜过我大明,是故,臣与这些西夷人互相交流学习,从中得益不少。”

“哦?”刘恒面色凝重了不少,这天文历法,对于农业来说,可以说得上重中之重。

如今西夷在天文历法上有着如此成就,岂不是说明在农业上有着极大的可能比大明还要强盛?

顿时,刘恒有些睡不着觉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远方有着这样的一个强国,可他却一无所知,岂不是危险的很?

看来,回头还是需要派一些人去这些西夷人的国度暗访一下,看看其国力如何,若是不强……

哼哼!

将这个念头摁下,刘恒道:“爱卿,朕初御极,朝中政事繁乱,不知从何着手。”

“忽然想到,历代皆是以农为本,我大明概莫能外。”

“然欲兴农事,首要便在于历书,朕观之,如今历书已渐渐不合时宜。”

“卿既然于天文历法上有所建树,不知可愿为我大明万千百姓重新测算历法?”

“他日功成,朕必代天下百姓谢明公恩德。”

听到这些话语,徐光启心中激动地不能自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