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三卷:众望所归(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五国诗人》最新章节。

自从接受了任务之后,艾诺终于有事做了,她摒弃了麻将的诱惑,走上了除工作以外的一种修身养性的爱好,在家里一个人苦战。说句心里话,她喜欢接受这种挑战,眼前也不再出现麻将的影像,编故事是她善长和喜欢的,凡是喜欢的,就不再有烦恼和踌躇不安,为的是不辜负领导们的嘱托,她要好好的发挥一下了。

现在诗人们也暂时放下了诗歌创作,而写起了故事来,他们似乎也在挑战自我,不只是会诗,按理说,写诗多难啊,都不在话下,写故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人们崇尚唐诗宋词,是因为那一段文化,是历史的巅峰文化,既然是巅峰,高不可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就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所以,面对这高山仰止般的历史朝代,今天的人们不仅是景仰,还有超越的意味在里面?

诗词就像高贵的王子,站在世界之巅,俯瞰着芸芸众生,华夏的子孙,怎能不众星捧月?它带给我们的震撼!还有一种民族的气节。

所以,诗人们写文学故事,也有他们的骄傲,似乎是站在一定的高度。艾诺永远的不能与之媲美,她的卑微永恒的。

即使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重打锣鼓另开张,高下的分别,也是清楚的摆在那儿。

微观古城,三面环山四面环水,将小城围在中间,像一个锅底,被四周环绕着,它是以五国头城“靖康之变”为背景修建的。再现徽钦二帝被囚于五国城的坐井观天。

有一首诗是这样的: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阅鸟人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

这是唐代诗人常建写的《题破三寺后禅院》。顾名思义,它是一首写庙宇的诗,在这首诗里,可以感受到古寺美景之幽远,感受禅院曲径通幽的小路,景色幽美迷人,仿佛进入了空灵纯洁的世界。

如果你生活在别的城市,也许庙宇是遥不可及的,想要身临其境,是不容易的体验?

但古城的人,有幸时时感受这里的美景和愿望。

寺庙,不管朝代怎样更替,它都屹立不倒。因它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当人们的生活遇到坎坷时,去寺庙拜上几拜,说说心里话,像是顿时消解了心中的疑虑,让精神得到放松。

当人们信奉头上三尺有神明,就会心安理得的做事。求一份心安。

写财神庙,就要逛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想到它的要义,它的由来,每每这种时候,就想到年画上财神爷的形象。那是一位和蔼的老爷爷,手中持有一块金子,慈眉善目的,看到他,你有一种想往,一种对财富的想往,尊重和崇拜。

财神的身旁,有的地方是站着两位福神和寿神,有的地方是几位侠客,土地神,鲁班、药王,他们有的是死后成神的。这些都丰富了财神庙的神话体系,也让信仰内容更加多元。

小城不大,共有八大古庙。而财神庙占据的地理位置最为壮观。它是古老的,已诞生二百多年了。它居三江汇聚之要冲,哪三江?牡丹江松花江倭肯河啊!这三江,将小城围在中间,它的外围,绿水青山总是情,将小城的自然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像个受护卫的王子,立于不败之间。

古城的财神庙,又立于龙龟玉背之上,纳三江之财源,采天地之灵气,是一座雄伟轩昂古朴俊逸的百年古刹,无论是历史悠久。抑或建筑风格的古朴而又厚重,风华而又凝聚,朝拜和祭祀人流都络绎不绝。

这是二千零二年的四月天,她走入这个洪流,带着使命而来,来这里的人,都是来朝拜的,而她却在策划构思这一奇特的庙宇的故事。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而往。这里的香火极旺,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好一些呢?

而艾诺的脚步,从来没涉足过这里。就像不食人间烟火女子,因吃穿不愁啊,看到这个场面,她有些不淡定了,为何这么多人?来求财求福祉的。

她有些莫名其妙了,这让她想起有一位老兄,在饭桌上讲了一个故事,为何有些人贫穷的人,越求越是穷,是老天爷不庇护他们?听这位老兄讲。

有一天,一位与财神爷十分密切的人,也就是财神奶奶来问财神爷,为什么有些人来求财,你就赐予他们,而穷人来求财你却置之不理?

财神爷回答,这都是命运的安排,那样就害了他们。老奶奶不信,说有对小乞丐,每晚回庙里睡觉的,他们多么可怜,你为何不帮帮他们呢?

然后,财神将一绽金子放在桥头上,这对哥俩过桥时,哥哥说,咱们装瞎子走过去,弟弟答应了。

老奶奶说:你放在桥上,他们看不见的概率太大了,把金子放在香炉灰里,他们每天晚上回来用香灰暖手,肯定能看见。他们真的发了财,在香炉灰里看见了金子,兴奋跳起来,买了土地,娶了媳妇,一天,哥哥让弟弟去卖饼子,说咱们庆祝一下,然后再分金子。

“哥哥,饼子买回来了。”哥哥在门后拿起棒子将弟弟打死了。而哥哥一边吃,一边说。这些金子就全是他的了。然而,他也倒下了,原来,弟弟在饼子里放了药。

财神奶奶叹了口气,并非所有人,都能有大量的财富,他们发了财,竟然会害了他们呢?如果不发财,他们还能过着他们的穷日子,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则故事,给人的启发,见财起意,顿生歹心,这种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