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泼妇贾张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70年代:我的技工点已满》最新章节。

杨卫彪锻造的火车轮子不仅外形独特,还减少了轨道的磨损,具有出色的减震效果。“方工,我也就是比别人有力气,刚好就掌握了这个技术。”杨卫彪谦虚地说,现在流行低调,做了好事不留名,有了成绩不邀功。

方工已经快五十岁了,技术一流,还是个大学生出身,专业能力强。“这可不是凑巧,你的技术是真的到位。”方工看着杨卫彪锻造的火车轮子,它内外圆分明,外圆还分大小,侧面看是个圆柱形,边缘却从大到小倾斜,形成了圆锥形。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减少火车轮子与轨道的磨损,减震,还能防止火车变道时翻车。锻造圆锥形轮子难度大,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极高。

“卫彪,你考虑过转型做技术员吗?现在的工资级别对应11级,再往上爬两级,就能轻松达到,可比你在车间拼到8级工容易多了。而且,晋升空间大得很。”

方工的眼光中满是欣赏,他其实早就注意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锻工。

“我?转助理工程师?”

杨卫彪有些惊讶,他以前确实没考虑过这条路。

像易中海那样的8级工,虽然已经能算作工程师,但工资只差1元,可易中海已经触碰到了晋升的天花板,而工程师的路才刚刚开始,长远来看,自然是工程师更有前途。

“方工,我还是算了吧,我觉得当工人挺好的。”

杨卫彪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婉拒了这个提议。他觉得自己在锻造方面的才能足够,但工程师需要掌握的技术太繁杂。

转岗后,他得学习一堆新技术,万一出了岔子,那可就惨了。全厂只有一个工程师,他觉得自己不可能那么快就能爬上那个位置。

“卫彪,你的视野得放宽些。我观察你很久了,你最大的优点就是无论接到什么新订单,你都能迅速交出合格的成品。”

“这正是工程师岗位最看重的。你们车间经常出现磨损问题,那些修缮的活儿都被你包了,这本来是技术员的活儿。”

“所以啊,你一点头,我立刻帮你填好申请表,直接晋级11级技术员,下个月的薪水还能涨个一块二呢。”

方工也不藏着掖着,就在工人堆里公开游说,他手下的技术员虽然众多,甚至有几个是大学生出身。

但真要说到技术实力,谁也比不上杨卫彪,尤其是动手操作这一块,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方工,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我得缓缓。正好我女朋友也在,我得问问她的意见。”

杨卫彪这回没立刻回绝,别人看重他,他总得给点面子。

但心里他还是不想换岗位,他觉得锻造车间能锻炼身体,还能磨练锤技,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

再说,有了签到系统,他又不缺钱,连吃的东西都不愁,对升职这档子事,他真没放在心上。

“行,那你好好想想,我真心希望你能加入我们技术员的行列。”

方工拍了拍杨卫彪的肩膀,然后转身去了下一个车间检查。

他一离开,工人们就开始议论纷纷。

“杨师傅,那可是方工啊,亲自邀请你转岗呢。”

“谁让咱们杨师傅技术这么牛呢,我看将来一定能接上方工的班。”

“杨师傅,你到底怎么想的?技术员啊,将来还能升工程师,一般只收大学生,最差也得是中专和高中生。”

杨卫彪只是淡淡一笑,心里暗想,他的目标简单明确,三年之内要两个孩子,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轧钢厂的工人们都羡慕不已。

虽然他的工资只增加了区区一两块,但职位前景大不相同,有望日后成为一名工程师。看着那些羡慕的目光,他心里暗自得意。

午休时间,杨卫彪签到时意外获得了奖励,看着屏幕上的提示:

【每日签到,此次选择地点红星轧钢厂。】

【奖励:现金一百七十元,猪肉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缝纫机票一张。】

他心里一喜,结婚的准备正缺这些呢。猪肉可以办酒席,缝纫机票更是能让他风光无限,当年秦淮茹被一台缝纫机抢走,现在他要用这台新的缝纫机迎娶于莉,面子十足。

……

易中海听闻这事后,也不禁摇头感叹,世事无常,风水轮流转。

此刻,他正与李副厂长李新民讨论贾东旭的事。

“易师傅,你反映的情况,我考虑过了,比较中肯。厂里虽然不会发放抚恤金,不过可以让贾东旭的家人接替他的岗位。”

李新民手指间夹着香烟,虽然身为副厂长,但他对八级钳工的尊重也不言而喻。

改写语句:

杨卫彪嘴角微微上扬,没说什么,心里却盘算着,三年内要实现俩孩子的梦想,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这消息在轧钢厂里传得沸沸扬扬,工人们都羡慕地看着他。

他的工资虽然只增加了那么一点点,但职业前景却一片光明,有望晋升为工程师。午休时,他签到意外收获了奖励,屏幕上显示:

【每日签到,此次选择地点红星轧钢厂。】

【奖励:现金一百七十元,猪肉一百斤,大米一百斤,缝纫机票一张。】

他看着这些奖品,心里乐开了花,结婚的准备正需要这些。猪肉可以用来办酒席,缝纫机票更是能让他风光无限,想起当年秦淮茹被一台缝纫机抢走,现在他要用这台新的缝纫机迎娶于莉,面子十足。

……

易中海听说了这个消息,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这时,他正和李副厂长李新民谈论贾东旭的事。

“易师傅,你反映的情况,我认真考虑了,你的看法很中肯。厂里虽然不会发放抚恤金,不过可以让贾东旭的家人顶替他的岗位。”

李新民夹着烟,虽然身为副厂长,但他对八级钳工的尊重也不容忽视。

易中海赶紧说:“贾家目前只有两个劳动力,贾东旭的媳妇现在怀着孕。贾东旭的妈妈,已经五十一岁了,眼看着就要退休了,李厂长,您看能不能想个办法帮帮忙。”

李新民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样吧,让贾东旭的妈妈先来顶替岗位,工资就按照最高的学徒工资27块5来计算。等他媳妇生完孩子,再来顶替岗位当学徒。”

“好的,我这就去和她说明情况。”

易中海觉得这样的安排已经很不错了。

他立刻去了医院,把情况给贾张氏一说,贾张氏当场就愣住了。

“我要去当钳工学徒?”

“嫂子,是这样的。你要是不去占着位置,东旭的岗位可就保不住了。”

易中海真是懒得再管贾家的事了,但他是院里的老大,这个担子怎么都甩不掉,但他得尽量减少损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