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隐居天幕山(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百世仙缘之爱你一万年》最新章节。
四个时辰之后的辰时三刻,北方寒霜洲的天空露出了一片微白,一轮润红的旭日悠哉地挂在了东方的天际,只见月昆仑泛着闪闪的红光托着三人急速朝着北方寒霜洲的深处继续飞驰而去。
片刻之后三人眼前隐隐的出现了一片片巍峨的大山,山与山相互的连结着,一座大山连着另外一座大山,一座座巍峨耸立的奇山绵延万里,连绵的山峦在初升旭日的照耀下好似一幅幅流光动人的画卷。
“好壮观的十万大山啊!”只见欧子华站在月昆仑的最前方看着眼前连绵的山脉发出了一阵的感慨。
此时见到和冬十八背靠着背坐着的玉真公主慢慢的从月昆仑上站了起来,来到了欧子华身旁,跟着温柔地靠在了欧子华的怀里:“子华,我曾听我家师尊说过在这北方寒霜洲的十万大山里,有一座形似骆驼并带有一双驼峰的大山,名唤天幕山、此山仙障重重不易被发现,十二万一千年零九年前有一些避世的天仙和地仙为了躲避第三次的天魔之战选择隐居到了这座大山里。”
“哦!太好了,玉真、我们这就去寻这座天幕山,从此我们做一对不问世事清静且快活的神仙。”欧子华抱着身前的玉真公主看着前方连绵的大山温柔地回道,说完欧子华默念心诀,这时只见月昆仑加速的旋转了起来,托着三人向着前方的十万大山疾驰而去。
数刻之后三人眼前出现了一座形似骆驼的大山,只见这座奇山挺拔而傲然的耸立在这北洲的天地之间,山腰以上仙障重重,一座山峰形似骆驼的脑袋,连着两座巨大的驼峰拔地千丈,直入云霄,整座大山青山翠绿,碧绣堆云,相比之下在这北方寒霜洲里确实还算得上是一座奇山。
“子华,这定是我家师尊说过的那座天幕山了。”只见玉真公主指向前方的这座形似骆驼的大山激动的说道。
“恩,玉真应该没有错,我们这就前去看看。”欧子华说完便见着月昆仑稍稍降低了高度,朝着前方的那座带有双驼峰的大山快速地飞了过去。
很快月昆仑已托着三人来到了这座驼峰山前,只见一条清澈近一丈余宽的瀑布从山腰突出的悬崖上倾泻而下,宛如一条玉带从山间飘落,整条玉带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在一细看突出的悬崖后一条小溪蜿蜒曲折地穿过一片开阔之地,小溪两旁郁郁葱葱生长着的竹子仿似一片翠绿的竹海,靠近这竹海挨着一旁的山脊大片大片的腊梅构成的梅林开得正艳。
“好一片梅林竹海,真没想到这天幕山还能有如此景致,子华我们就将家安置在此地可好?”玉真公主指着眼前的梅林竹海望着身前的欧子华似有些激动地问道。
“玉真,我也正有此意。”只见欧子华一只手环抱着靠在身前的玉真公主心有灵犀的回道。
接着便见到月昆仑托着三人缓缓地降在了梅林与竹海之间的一大片空地之上,跟着三人相继跨下了月昆仑,随着欧子华左手朝着月昆仑一挥,便见月昆仑一下变小飞入到了欧子华左手的袖中。
“好漂亮的竹海,好清澈的溪水呀!”说话间只见玉真公主面露喜色地跑向了竹林里的小溪旁,随着玉真公主蹲下,接着双手捧了一捧溪水小酌了一口之后,只见玉真公主一脸惊讶地说道:“这溪水好甘洌,快比上百花宫里甘露的味道了。”
接着只见玉真公主站了起来,转身望向欧子华身后不远处挨着山脊,大片大片粉红色的梅林兴奋地说道:“子华,这里真是太漂亮了!”
说话间便见玉真公主兴奋地跑向了欧子华,跟着拉着欧子华的手朝着梅林就跑了过去。
这时只见到两人手牵着手幸福地徜徉在了一片粉红色的梅海之中。
“玉真,这天幕山可真算得上是凡界里的世外桃源呀!”欧子华牵着玉真公主的手温柔地说道。
“恩,子华我真的好喜欢这一片的梅林竹海。”玉真公主停下了漫走的脚步,转过身面对着欧子华,只见二人手拉着手相对而立,幸福而深情的凝视着对方。
“玉真,随我来。”接着只见欧子华拉着玉真公主的手,走出了梅林,来到了梅林与竹海之间的一大片空地之上,在距山脊约莫七、八丈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跟着便见欧子华对着山脊前的空地一挥袖,此时只见一座两层高的红木建筑跃然的屹立在了这片梅林与竹海之间。
细细一观这红木建筑、红墙黛瓦,上下两层各有三个红木雕花窗,显得十分的精致、典雅,第一层中间一扇大门,大门内是一间较为宽敞的堂屋,径深直通到建筑的后立面,跟着便见到玉真公主快步的走了进去,只见大堂的四周各立着两盏高约五尺的长明灯,一张由胡桃木做成的四方大桌赫然摆放在大堂正中,四张胡桃木圆凳各自摆放在桌的一方,大堂的左右各连着一间侧房,在堂屋建筑的后立面最左边一侧连着一副宽大的红木踏梯,可直接上到第二层的红木楼台,三扇红木门均匀的分布在带有红木栏杆廊道旁的红木建筑立面之上。
“恩,不错,第一层的三间房、中间是大堂,两边的其中一间可做灶房,另一间可以用来做我的女工房,楼上的三间就用来做寝房,不过子华这里除了这处居所之外,好像还差了两样东西。”玉真公主巳快步的走了出来,看着欧子华一脸认真的说道。
“哦!玉真还差什么?”欧子华面露疑惑地看向玉真公主。
只见玉真公主转过身对着侧后方的小溪一挥袖,便见一座造型优美的红木供桥稳稳地搭立在了小溪的两岸。
“这是以后给咱们孩子过这条小溪时用的,另外我还要送给你和我一座喝茶纳凉时用的凉亭。”便见玉真公主说完转身看了看一旁的梅林,跟着对着梅林一挥袖,只见一座六柱八角的廊亭眨眼之间已矗立在了梅林的稍高处。
“子华,好啦!这下可算齐了。”玉真公主得意洋洋地看着欧子华说道。
“玉真,妳心细如发,想的可真周到,这座八角廊亭在这梅林里也算是别有一番景致,我想给它取上一名,就叫做“凤鸣亭”玉真妳看可好?”欧子华跟着说道。
“凤鸣亭,出自凤鸣山敖玉真之手,恩,不错,就叫它凤鸣亭。”说话间只见玉真公主对着八角廊亭一挥袖,便见廊亭的正上方瞬间挂上了一块黑檀木牌匾,上面清秀地刻着“凤鸣亭”三个大字。
接着只见玉真公主望了望眼前的两层红木建筑,然后看向欧子华询问似的说道:“子华,咱们的居所建在这梅林和竹海之间,我看我们就叫它“梅林竹斋”吧。”
“梅林竹斋,玉真,妳给这居所起的名字甚好,与这梅林竹海的景致刚好契合。”随着话音刚落只见欧子华对着红木建筑一层大门的门头一挥袖,只见门头的正上方忽的一下同样挂上了一块黑檀木牌匾,上面苍劲地刻着“梅林竹斋”四个大字。
“好喂!太好了,主人我们的新家有名字喽!我们的新家有名字喽!”只见站立一旁的冬十八肩上挎着一个包袱、手中拿着另一个包袱,看着身前的欧子华和玉真公主欢快的叫了起来。
“从今天开始这“梅林竹斋”就是我们的家了,十八楼上朝北的一间寝房是你的,朝南的寝房是我和玉真的,中间的还是做客房吧,好了,玉真、十八我们进屋吧。”欧子华说完便从冬十八手里接过包袱。
“好勒!朝北的寝房是十八的。”只见冬十八挎着包袱迫不急待的向着屋内的楼上跑去,看着冬十八欢快的背影玉真公主和欧子华相视一笑,便见着玉真公主挽着欧子华的手二人幸福而甜蜜地向着屋内走去。
不知不觉欧子华和玉真仙子已来到这天幕山定居已有月余,这一月以来二人也算是对这天幕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来这天幕山分为南、北两座驼山,他俩所居的这座驼山是天幕山的南驼山,这南驼山的山腰以上至山顶生长着成片的马尾松,在离山顶约百丈距离有一平坦的松岗,松岗上以松木为主靠着山径建着横、竖三座房屋围成了一个院落,院落的门头上挂一牌匾,上书“松林七贤居”,这松林七贤居里住着六男一女七位散仙,个个看上去五十有余。
这七位神仙原本是黄山齐云观,上神黄齐云门下九位弟子中的七位,在十二万一千零九年前第三次的天魔之战中其师尊齐云上神、二师兄青木上仙和九师妹静姝仙子相应战死仙逝后,七人心灰意冷相约不在过问天魔之事,由于黄山本就松树繁多,几人一路驾云北上最终选择了在这南驼山的马尾松岗里隐居了下来。
离南驼山直线距离六里远的北驼山主要以香樟林和白桦林居多也散居着数位天仙和地仙,在这两座驼山之下约莫五里地便有一凡间集镇,当地人管这镇子唤作山泉镇,从两座驼山下来要去这山泉镇必经过一湖,由于这湖处在三条道路的交叉处,当地百姓管这湖唤作“三岔湖”。
“子华,如今我们已是夫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大地厚母的角色我可得把她给当好喽!以后家里的针头线脑、灶房饮食你就不用分心了,就全由我来操持好了,有十八帮衬着、我也不会太累的。”只见玉真公主坐在梳妆台前左手拿着铜镜,望着站在窗前的欧子华说道。
随着欧子华转过身,走到了玉真身旁,缓缓的拉起玉真公主的右手,深情地看着对方接着说道:“玉真,妳本是圣天宫里的六公主千金之体,我连累了妳,让妳跟着我这一路颠簸来到这北方寒霜洲吃苦,我欧子华心中百味杂陈,实在难忍!”
“子华,你都在说些什么呀!不是早就给你说了嘛,是那敖旭嫉恨我在星海湖听到了他和紫玥皇妃的谈话,想借机除掉我,如果下次你要在说出这样的话,我可要真生气了。”随着“啪”的一声玉真公主重重的将铜镜放到了桌案之上,一脸愠色地看着欧子华回道。
“好,娘子都听妳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以后我们就天清、地宁,阴阳和合、同舟共济、贫贱相依、共度终老、不离不弃,这家里以后的吃、穿、用、度就交给我,家里缺个啥的,娘子妳就只管开口吩咐就好。”欧子华蹲下身双手握着玉真公主的右手嬉皮笑脸的巴结道。
“好了,子华我也不会真跟你生气的,不过上月十五我们刚搬到这天幕山不到十日,山顶七贤居里的七位仙人便在马尾松岗上盛情款待了我们三人,还把我俩认了兄妹,这来而不往非礼也,子华你看我们哪日也把大哥和八姐他们邀请到咱们这里来,还以礼数。”玉真公主一脸认真地看着眼前的欧子华征询道。
接着欧子华缓缓地站起了身然后说道:“玉真,我刚才也正在想着这事呢!那日在松岗上与刘北言大哥推杯换盏畅饮着由他自酿的松果酒时,听他讲在这天幕山往西六十里有一凡间古城名唤“沧浪城”,因一条沧浪江得名,由于这江水清澈甘甜,故这城里的酒坊用这江水配着稻谷和当地盛产的绿母果,酿制的一种颜色翠绿、被称为“绿沧浪”的酒甚得北言大哥的赞赏,我想明日就去这沧浪城的凡间集市里选个地儿替凡人算算命数,一来挣点钱银供家里的吃、穿、用、度,二来就是买上几坛上好的“绿沧浪”选个日子让几位哥哥和八姐他们到咱这里来,在开怀畅饮一番,也就礼尚往来还了礼数。”
“好,子华我的好夫君,我支持你的想法,至于这日子我想就定在三日之后的初九吧!待你明日将酒先行买回来,我和十八便开始准备,后日我便去通知北言大哥和八姐他们,让他们隔日的初九过来咱家喝酒、吃肉。”玉真公主喜滋滋地看着欧子华说道。
“遵命,我的好娘子!家里的日常安排都由妳这大地厚母说了算,子华都听妳的。”只见欧子华对着玉真公主双手一揖稍稍躬身,略带调皮的说道,并引得了玉真公主一阵银铃般地笑出了声来。
翌日,一大早的辰时一刻玉真公主早早就起了床做好了一家人的早膳,欧子华在用过早膳后便招了一朵祥云,踩上云头驾着祥云便径直朝着天幕山西边的沧浪城一路悠哉而去。
辰时六刻站在云头之上的欧子华只见一条宛如丝带的江水,在初升的日光照射下碧波荡漾,朝着自己所来方向的偏东南方,自西向着东南一路延绵而去。
欧子华沿着这条江水继续前行了约莫一刻钟,一座凡间古城映入了眼帘,只见这座古城规模还不算太小,四周坚实的青石城墙围合着的古城,自东向西约莫有七、八里,自南向北也有个八、九里,江水从西城门外约两里地穿行而过,数条人工开凿的水渠将江水引入到了古城的护城河内,城墙四面的城门敞开着,商旅客卿和普通百姓不断地进进出出。
欧子华见到西城门外有一片没人的树林,便驾云徐徐地降了下去,跟着心中墨念了一个变幻决,便见其背上已背着一个箱笼,箱笼内木凳、雨伞一应俱全,右手则拿着一个算命幡,算命幡上“神机妙算”四个大字赫然入目,肩上斜挎着一副褡裢,然后便见欧子华出得树林来到了官道,随着入城的人群就向着城门走去,很快欧子华已来到城门下,抬头一观只见城门的门头上刻着“凭祥门”三个大字,门的两边各站立着两个身着甲胄的官兵。
跟着人群欧子华很快便进入了古城之内,稍稍前后左右转了有半柱香功夫,欧子华发现一条朝南的街巷人流量还不错,街巷内各类商铺云集,杂耍、货郎和行商也大多都在这条街巷里营生,于是便选在了这条街巷靠近巷头的一家做布匹生意铺子前的官道旁,跟着放下了箱笼,从箱笼内取出了一方小木凳坐了下来,准备今天就在这里替凡人看相卜卦,一切已准备就绪,只需静待有缘之人了。
片刻之后一清悠、洪亮的声音忽然从旁边的街巷传了过来:
匆匆
来匆匆、去匆匆,
行走世间也匆匆。
日忙忙,夜忙忙,
日复一日的忙忙。
天悠悠、地悠悠,
皇天厚土且悠悠。
汝种因、我种因,
岂知前因后有果。
汝贪嗔、我痴漫,
贪嗔痴漫临了空。
空空来了空空走,
看汝放手不放手。
守住本心,历练来心。
天地道场,悠悠我心。
随着声音的由远及近,但见一位身着白色布衣道袍,头戴束发黑冠长相俊秀的青年道者,背上背一箱笼、箱笼上斜插着一把拂尘,来者左手拿着一个算命幡,算命幡上清秀地写着“因果神算”四个大字。
很快这白衣道者已来到欧子华身前,但见这白衣道者十分疑惑的看着欧子华:“难怪今日出门后,这左眼皮就一直跳,原来是有人占了我的宝地,来抢我的生意了。”
欧子华听罢连忙起身将手中的算命幡插入到身旁的箱笼内,接着对着来者双手一揖客气的回道:“这位道兄,贫道初来本地讨个营生,无意间占了道兄您的宝地,贫道马上换个地方这就离去,还望道兄您见谅。”说罢欧子华转身便欲背起地上放置的箱笼。
“别、别,既然都是道友,初来讨个营生也不容易,好啦!今日我就把这巷头的位置让给你,我去巷尾,我去巷尾。”还没等欧子华回过神来只见这白衣道者说罢便大步流星的朝着巷尾走去。
“子华这方谢过道兄了。”欧子华连忙对着白衣道者的背影拱手说道。
“不谢、不谢,同道中人一点小事何必言谢。”此时传来了白衣道者洪亮的声音。
很快已快接近午时,欧子华也算是忙了一个上午,总共给九个凡人算了命数,其中替一个财主画了福星符,和替一个官人画了玄皇符,初初的算了一下总共挣了有四两零一十二文钱,心满意足之余欧子华想到了上午的那位道友,于是背上箱笼拿着算命幡便朝着巷尾走去。
随着欧子华的脚步,只见那位白衣道袍正站在一酒肆前的官道上手拿拂尘逗着数名孩童玩耍,身旁放着一箱笼和木凳,算命幡插在箱笼里,白衣道袍远远地瞧见欧子华满脸堆笑地向着他走了过来,还没等欧子华开口,白衣道袍看向欧子华一脸苦相的问道:“怎么样,上午的营生还好吧?”
欧子华笑着对着白衣道者双手一揖跟着回道:“多谢道兄的关照,贫道上午的营生着实还是不错。”
“我这巷尾可就惨了,一个上午了也就替三个人瞧了瞧,这不闲得我都拾起童趣来了。”只见这白衣道者将手中拂尘一摆,指了指一旁的几个孩童对着欧子华说道。
便见欧子华看了看白衣道者,又看了看其身后的酒肆跟着客气地询问道:“道兄,这已近午时了,为表谢意贫道请道兄就近用过午膳在小酌两杯可好?”
只见这白衣道者看了看欧子华,接着扭头看了看酒肆跟着回道:“也好,平日里我也都是在这“飘香酒肆”用午膳的。”
“好,道兄请。”欧子华伸出右手其手掌朝上五指并拢指向酒肆说道。
“好,道友请。”只见这白衣道者回复后,背上了箱笼二人一前一后便朝着酒肆走去。
“哟!徐道爷,您来了,今个准备吃个啥?。”只见账台内一位身着黑色长衫,年约六十左右的男子满脸堆笑地朝着走在前面的白衣道袍招呼着。
便见欧子华三步并做两步就已越过了白衣道袍来到了账台前看着黑色长衫的男子说道:“掌柜,你这店里都有什么好吃的招牌菜,尽管都替我俩送上来,今日我做东招待我道兄,另外把这沧浪城盛产的绿沧浪也给我们来上一坛。”
“好啦!黄掌柜别听我这道友的,他对店里的菜品不熟悉,这菜嘛我来点,账嘛他来结。”只见白衣道袍对着账台内的黑衣长衫说道。
“好勒,徐道爷,听您吩咐。”黑衣长衫跟着回道。
“清蒸牛蹄筋、沧浪三烧、麒麟鲜香鱼、一盘花生米、外加一壶绿沧浪,行了黄掌柜做好了赶紧让小二送上来。”白衣道袍说完便径直朝着靠窗的一张四方桌走了过去,欧子华也跟了过去。
“好勒,徐道爷,两位的饭菜马上就到。”接着便见账台内的黑衣长衫一边把写好的菜单交给了账台外的店小二,一边回复道。
欧子华和白衣道袍相继在靠窗的四方桌相对坐了下来,接着二人便开始唠起了家常。
原来这白衣道袍尘名唤作徐公明,是这沧浪古城在往西二百里,香炉山白云观的观主,周围几百里熟识他的仙道中人都尊称他为炉山道君,其于四万三千年前得道成仙,经多年修炼、二万年前又渡劫飞升成为了一位上仙,这炉山道君和隐居在天幕山的一众神仙一样个性豪放、随意、喜清净、独自远离于天魔纷争之外,故除了这周围几百里外的天道中人对其知道一二之外,其它的天魔两道中人都对这炉山道君少有耳闻,其白云观内也只有两名他云游四海五州时从尘世里收养的两名弃婴长大后、愿留在观里做道童帮他日常打理打理,随着日子久了,这炉山道君便收他俩做了徒弟。
“公明道兄,子华在敬你一杯,感谢道兄今日将你营生的宝地借子华一用,让子华也赚足了这几日的营生,子华感激不尽、今日过后子华在寻其它街巷替人看相卜卦,以免在这同一街巷里影响到公明道兄您的生意。”欧子华双手举起酒杯看着炉山道君满怀敬意地说道。
“子华道兄,你我同在这天地道场也都只为历练,我喜四处游历也不会经常待在同一个地方,在说同为仙中道友你也不要跟我客气,其它街巷我看你也不要去寻了,这沧浪古城、城小人稀除了这南马巷商铺云集,来往的商旅客卿人流量还算可以,其它街巷基本也都行者寥寥,我看这样吧今日初七为单日,以后你我就单双划分,单日你在巷头、我在巷尾,双日则由我在巷头、你在巷尾,要是各自有事便提前打个招呼也就行了。”只见炉山道君跟着拿起了桌案上的酒杯碰了一下欧子华手中之杯豪爽的回道。
“这、…好,公明道兄不介意,子华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只见欧子华说完二人仰头尽饮了杯中之酒。
两人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品着这沧浪美食和美酒,不知不觉已是三个时辰之后的申时四刻了,只见桌案之上已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十余个空着的酒壶。
随着二人在一次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便见炉山道君畅快的将酒杯往桌上一放:“好、痛快!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今日这酒好,人更好,能交到子华道兄您这样的朋友,也不枉我徐公明这万年的修行。”
此时的欧子华已有些脸颊微红,看着甚感尽兴的炉山道君似有些疑惑地问道:“公明道兄,你这后半句的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似乎有些愁意,不知小弟能否为你分忧?”
“算了,几万年前的陈年往事,不提它也罢,来子华道兄,将这最后一点酒你我分饮后,我带你去北二巷买这沧浪古城里最好的绿沧浪。”炉山道君说完拿起身前的一壶酒便给二人的酒杯里续上了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