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拆台大战:外敌已经来,谁敢先把台子拆了?(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讲讲宋朝那些事》最新章节。
赵匡胤的大宋朝堂,平日里就是个“话剧舞台”。文武百官个个都是戏精,一旦风平浪静,立马互相拆台,谁都不肯放过对方。然而,当外敌兵临城下,这群人居然还能上演一场更激烈的“拆台大战”:“敌人固然可怕,但同僚更讨厌。”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一群大臣争得面红耳赤,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还忙着互相掐?”可嘴上还得说点场面话:“众卿家,国难当头,要以国家为重。”
然而,谁会听呢?这群大臣拆起台来,那叫一个投入。
拆台开场:文武不和,敌人不慌
外敌刚到边境,文武百官就已经吵成了一锅粥。文官们率先开火:
“将军们一个个吃饱了睡、睡饱了打猎,军队要粮要钱,这日子过得倒比文官潇洒!”
武将听不下去了,当场反击:
“你们这些文人,手里只会转笔杆子,拿命去打仗的是我们。没我们的军队,你们连门都保不住!”
这还不算完,双方迅速升级到人身攻击。文官继续冷嘲热讽:
“真不知道军费都花到哪去了,辽国的重骑兵怎么还这么猛?将军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
武将怒气冲天:
“重骑兵猛,你们倒是写篇文章挡挡啊!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就剩一张嘴厉害。”
赵匡胤坐在上面听着,差点没把茶杯摔了:“敌人还没拆我们的城墙,你们倒先拆了自己的台子!”
拆台升级:地方势力趁机插足
就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地方势力也来“添柴加火”。某些边疆节度使趁机上奏:
“陛下,朝廷的决策若再拖延,地方恐怕撑不住了,建议给我更多自主权,方便就地解决问题。”
这话听上去像是“忠心为国”,实际上呢?就是要趁乱扩大地盘、增加实权。
赵匡胤一听,心里冷笑:“你们这群人真是会挑时候,敌人还在门口敲门呢,你们就想着抢桌子。”
他立刻下令:“边疆防务问题,暂时由中央直接指挥,各地不得擅自行动。”这一下,地方豪强的“小算盘”算是被敲了个粉碎。
赵匡胤心里琢磨着:“敌人进攻虽猛,但比起朝堂上的拆台和地方上的抢戏,真算不上最麻烦的事。”
拆台高潮:提建议等于甩锅
当然,在朝堂上,提建议从来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甩锅。
文官建议:“节省军费。”理由是:“战争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还是得以德服人。”
武将立马反问:“辽军杀到城下了,德服得了他们吗?”
武将建议:“大军增税。”理由是:“战时需要,国家必须勒紧裤腰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