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拜访徐光启(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魏忠贤个老登,咋混成了太祖义兄》最新章节。

明末的边军,军饷是很高的,

以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为例,

一名关宁步兵一个月是1两4钱+半石(一石粮食约为120斤)大米,一名关宁骑兵则是1两6钱+一石大米。

听起来是很可观的,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字。

实际上各级都要克扣,还要算上吃空饷的恶习,真正发到手,每人每年有3-5两银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即便如此,到了天启年间,这点可怜的军饷也是一拖再拖,至于其它边镇军兵,那更是连银子的毛也看不到一根。

所以各军镇平时养兵,主要还是靠做生意与掳掠。

这也让各地军队的军纪极为败坏,战斗力自然也是一塌糊涂。

而魏忠贤的新军,却标榜出了实打实的到手数!

不搞空额,不拼关系!

说实话,这还真没几个人信,

主要是阉党的口碑真心一般,大多数人都是被“九千岁”的阉字招牌给吓的够呛,根本就不敢来应征。

少数看在银子的面子上,想要来应征的,却因为硬条件不够而被劝退。

一句话,宁缺毋滥!

第一天的招兵成绩非常糟糕,居然才十几个人报名,通过的更是一个人都没有。

因此兵部的招兵郎中前来禀报的时候,甚至都写好了遗书,唯恐这位“靠山王”拿自己祭旗泄愤。

谁料到魏忠贤只是淡淡的回复一句,“本王知道了。”

就随意打发了过去。

“义父,这招兵一事,可是打造新军之根本。如今招兵都如此困难,实在不行就从京营中选拔一批精锐,三千人马并不难。”

田尔耕并不习惯叫魏忠贤为王爷,虽然王爷的身份更加尊贵,不过“义父”两字,一听就是自己人。

“王爷,京营的人马,早就不堪用了,里面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真要招兵,还是要用边镇里的精锐招。”

王体乾说的其实没错,京营虽然在明朝初期是全国精锐中的翘楚,但经历了“土木堡之变”、“万历三大征”,京营的情况就一年不如一年。

如今纸面上虽然有十万之众,但实际上怕是有几千人马就很不错了,这里面还有很多滥竽充数的,因此毫无意义。

“王公公,从边镇里抽人,这法子是不错,但边镇路途遥远,即便是最近的边镇抽调过来,也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时候如何来得及?”

田尔耕虽然在锦衣卫当差,但对军事也略知一二,毕竟大家都是行伍之人。

边镇最精锐,当属蓟辽边镇中的关宁军,如今孙承宗去当了蓟辽督师,怎么可能还让你抽精锐主力过来搞什么新军?

其它地方的边镇,最近也是大同镇,那里的兵,战斗力肯定是不如关宁军的。

“尔耕说的不错,边军?呵呵,本王还真的看不上眼!要打造新军,就必须选‘良家子’,那些老兵油子是不顶事的。”

“无妨,明日本王随你们一起前往招募处,且看本王的手段。”

虽然不知道魏忠贤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既然他都这么说了,也只能听他的了。

“徐光启可曾抵京?”

魏忠贤的思维跨度比较大,似乎新军一事并不重要,反而是一个年纪很大的徐光启更重要?

“徐大人今日已经抵京,他已经去见过万岁爷了。”

王体乾对宫中的情况了如指掌,自然很清楚徐光启的动向。

“好,本王亲自去会会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