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第三往事》最新章节。
第一节:利刃
北美洲,一个湿滩地带,地势平坦,一座高耸像似火箭的建筑物立在那里,在阳光的照耀下直射苍穹,它明显要比火箭胖许多,被当地人称为纳瓦格,意为流浪的勇士。当它被设计时就赋予了流浪太空的使命,这是一艘工制发动机驱动的常规式人造飞船,将围绕在太阳系内进行探索。
所有技术都是成熟的,只是借鉴了智慧城的设计结构,以最大化适应于太空环境,临近这高耸火箭的一座城,正是微缩版的智慧城它叫Noah。它同样聚合了这片土地的所有资源。像这样的微缩版智慧城目前共有7座,南北美洲各一座,西亚地区一座,中非地区一座,俄罗斯境内一座,印度境内一座,爱尔兰境内一座。
和北美洲一样,微缩版智慧城近处,基本都有一座巨胖的火箭。在智慧城授权开放建筑设计时,这些地区就已经展开了拉锯赛,除此之外,军备竞赛也被提上他们的日程,不仅如此,新一轮太空探索也拉开了帷幕,而这个时间需要追溯到近七十年前火星基地发现的不明飞行体,那是地城人离开地球的先遣队。
时至今时,航天业已然进入快车道,但局限性还是很明显,探索范围必须有一个既定目标,即落脚点,不能像科幻世界里那样自由驰骋,当然这受限于技术的原因。究根结底是动力源技术并没有突破、没有实质性改变。
在巴西一处“弹丸”之地,这里迁居了一批外来客,操持着东方面孔,在这里生息繁衍。距离这块地百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塔楼,它的造型与智慧城如出一辙,但体量却小了很多,它将采用与智慧城同样的建筑方式,先铸模再整体式浇筑。他们使用了一种塑刚型混合金属作为船舰的主体材料。这满足了将这座城池作为太空舰的基本条件。它有一个霸气的东方名字,叫做苍穹。
在横距苍穹城近万公里的大西洋东岸,一个岛国已经开始了他们第三十日的全民游行活动。
当初为了筹建智慧城,爱尔兰地区曾公投支持其他两州国在其本土的资建,于是轰轰烈烈的基建工作开展数十年,所有基础工作都已经展开,主塔楼的浇筑也已完工,但已实在难以支撑后续的项目展开,尽管是微缩版智慧城,但从后续技术支持,新工业支持等都难以维系,主持建设的联合会曾公开筹集资建,但效果甚微。没有体系化的新工业支持,这项建筑也基本就到此为止了,除非它就是一座正儿八经的传统建筑群,如果是这样,其实它已经在使用中,但政治家为了让自己的眼光更贴合国际,硬是要复刻一个微版智慧城。导致现在硬是难以推进下去,于是又开启了一轮公投,有两个目的,要么继续作为传统城市使用,要么打包出售。
不久后一个被称为西尔弗的族群接手了爱尔兰城,它被重新命名,叫做Rosa。自此,Rosa的建设又开始了,但明显隐秘了许多。
中非某地,这是建设为期最晚的一座微缩版智慧城,总共建筑时间不到20年时间,现在基础建设工作也已经基本就绪,接下来就要展开地面以上的土建,很明显这里的效率很低。
十数年间,这里纷争不断,对于克雷斯来说,这是一场内部霸权的争夺战,在克雷斯家族中,有嫡系与旁系之分,嫡系其实也并不是那些王公直系,而是由多个亲派分封组成,旁系是那些掌握着本地命脉产业或者支柱产业的家族,常年的交际中与克雷斯有了血脉上的联系。
旁系大都掌控着南部地区的工农产业,是整个非洲的大粮仓。主要由库塔勒一族把控,他们是这片大地的主要土著一脉,长期处于一种间接被盘剥的地位。
库塔勒·蒙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崛起的新代领导人,如今他已经是不惑之年,几经克雷斯家族的内部争斗却依然将非洲南部这片土地治理的井然有序。但随着矛盾的加剧,库塔勒并不能独善其身,从北部“流亡”而来的宗族势力盘踞在一个个城镇之中,对南部人民进行着无辜的洗劫。当这些流亡的宗族势力向南迁移时,克雷斯的直系王公却已经从自己的大本营亚当斯山脉走出向着北方开辟了新的疆土,占据了中非一代的诸多城镇,一举成为中部地区的最大势力。
而在南部库塔勒一族为了平息争斗,狠心割让了商业圈,但当地的人民却不答应,他们宁愿放弃原来的生活居所也要迁移到库塔勒所掌管的地域。那些流亡而来的宗族在一番争斗后本身就气力衰弱,最后统一拜服成为南部库塔勒一脉的支持者。阿蒙答应这些人夺回原来属于他们的地界。
之后的数年,这片大地从未停止过过明争暗抢的争斗,直到克雷斯王公家族的不满,因为他们发觉自己的大本营亚当斯人民竟然开始造反,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所以他们派遣了自己的铁血卫队血腥的镇压了当地起义军。这几年随着商业疆界的推进,阿蒙看到了太多受克雷斯剥削的土地,那里一片惨淡,民生艰难。
阿蒙将这些土地归还给那些曾经流亡的宗族经营。它不愿意成为新的克雷斯。在中部,克雷斯新掌控了一座巨城,武力是走进政权最便捷的手段。他们侵染web3世界的阴谋并没有成功,但也没有失败,却潜伏在黑暗深处。对于南部家族的行为他们很是愤怒,但也没有太过干涉,毕竟都是民族情节上的内斗,不会对他们的权政影响太大,但他们还是在最后派出了铁血卫。再后来他们派遣狄恩斯作为他们的代表,这位懂得数个民族语的后勤将军,与南部聚众进行协商谈判。
“听闻将军治军严谨,与民和善,通达各门方言。今日所见,果然意气风发,犹如少年英杰。”
“王子见笑,不过些寻常之事,不值一提,但闻王子治下有方,备受民众爱戴,乃一方Zhen主,可谓百姓之幸”
“将军虽处身龙潭,但清哲自明,当属吾辈楷模。”
“王子亦无需自谦,治统之下,四海升平,民生安泰,当堪典范。”
“今与将军有缘,不如各取所需,各退一方,成就彼此佳话。”
“王子此言,我心甚慰……”
之后,阿蒙放弃了联盟军重新夺回的领辖之地,交还给那些曾经流亡的宗族,退居南非一域。在受到克雷斯家族同意后阿蒙获得等同王公的身份。而狄恩斯忠心不二,获得克雷斯家族最高荣耀勋章。
非洲地域持续数年“战争”看似平静,但带给世界人民的冲击依然是不可估量的,它间接导致了爱尔兰之殇,政府失信,矛盾丛生,民众惶惶不安,自西尔弗人接手Rosa后,售卖的钱财并没有直接用于民生建设,而是投放进了国库,而后爱尔兰政府却推出了一大堆英国资建项目,民众怀疑这是资产转移和变相逃离的举动。于是爱尔兰人发起了全民游行,拒绝政府职能,计划向无政府主义转型。
这股热风很快烧到了阿根廷,那个曾经在21世纪就立志向web3社会转型的国家迅速响应……他们立刻开启了一轮新的总统竞选,而发起竞选的竟然就是当时的执政总统。没多久这股飓风就席卷了欧洲众多联邦合众国。德意法老牌执政者在民众的强烈呼唤中对政务服务进行了链上改革,引进了智能合约与AI,并开放部分治理权给予链上民众。
一切看似平静,但风暴却在酝酿,克雷斯的决策者无疑是精明的,web3萌芽之时就开始筹谋,想成为web3世界的统治者。但web3本就是一个抗统辖的过程,它不受“个体”意志的转移,这是时代的浪潮。
当“弧灯”闪亮的那一刻,遥远的巴西之地,热带密林中,一片片林木被伐倒,一道道光亮射入原本昏暗的森林中,那是钢铁巨兽的利刃,开拓着新的路途向四周辐射而去。这是一座300多年的老城,那时,一批东方面孔出现在这里,他们在此购地买粮,垦荒筑城,在一批批人的接力下,建造了一座百平方公里的工业巨城,现在他们又要为了土地而“大杀四方”。
利刃过处,不断有树木倒下,它横推所过之地,留下一圈圈与地相平的树桩,而后,一个的机器拖着一个巨大的铁刷在地面上涂了一层黑色的黏状物,紧接其后,一个巨大的“花洒”在其表面喷洒了一种透明的粉状物。
利刃所往,自老城四角,辐射而出的四条笔直的通道,它正以一日30公里的速度扩张,而后它们各自以顺时针的方向一路碾压头尾相接,无论田园还是村落,皆被覆灭。原始的生活被打乱,那些以林为生的原住民只有逃离的选择。不过几日,城池被扩大了8倍有余,占地面积焉然已与智慧城可有一比。
机器鸣动,那是一个个巨型军用工程车,它们在围绕着那道近似方形的石墨烯铺筑的磁导通道外围、正在铸起一道周长120公里的铁石堤坝墙,墙体向上82度倾斜,在墙顶端,布置着原始的大型弩器,显然是一些冷兵器时代的城防工具,这不是仿古模具,而是实实在在的尖锋利刺。
城内已经开始大兴土木,在巨型工程车的机动下,一座座壮阔的建筑拔地而起,它们造型浑厚,大抵相仿,呈曲面球顶形,焉然是一座座小型堡垒。
城中核心,古城周围已经竖起一圈钢铁屏障,与中央那根直挺的高大建筑互相映照,形成一个斑驳的椭球光幕!宛若一个巨大的战争壁垒。
第二节:东方神龙
日出东方。太阳像似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山头冉冉升起,夏日的日光很快就会让大地发热,滚烫的泥沙让空气变的扭曲,一阵热风吹过,山里顿时变的蒸腾,机器声,嘈杂声瞬间变的烦躁起来,凉风袭来,刹时神清气爽。
“祝老师曾经说‘去拟定那个因由’。我们的模拟器其实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包括AI的运算逻辑,这和人的思维图式一致,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当然,学习是没有上限的,只是我一直没有思考清楚量子激发的根由。”何安慢慢的讲述着,“现在发现的几种可用三元反应,中间耗材或者需要匹配的环境条件实在太苛刻,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可能,我觉得除过细致考虑之外,或从简约开始也未尝不可。”张明卫似有探寻的问道,他一如既往的出于敬重,他对于这块只是明了,并不细致,只好小心翼翼的问着,他想要调剂一下何安的思绪,他知道他因为这些问题的确是操碎了心。
“我也想,只是我们的理论基础还不成熟,甚至没有,这谈何容易,不过这个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你倒是提醒了我。”何安眼睛中似乎有了一些光亮。
“是吗何老师,我是瞎说的,最近老听我那二哥讲什么物理学定理,我也是头疼。”张明卫解释道。
“哦,你说的是你的二哥明威,哈,他最近看的什么书?”何安饶有兴趣的问道。
“嗯,是三体,他说‘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但一种科学理论要被接受,不取决于它是否被证明,而取决于它是否能解释已有的现象,并预测新的现象。’我觉得很有道理,但又觉得和您说的不太一样。”
“嗯,的确不一样,三体!三元?……”
“何老师,您说什么。”
何安迅速回到实验室,他在翻找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文献札记,模模糊糊记得有几个关键词:量子数字化、多相态互纠缠,而这在当时他认为那是胡扯。何安找到了那篇文章,竟然详细的记录并解释了量子数字化的过程和依据,同时猜测量子的多相纠缠正是量子叠加态的缘故。那是一篇幅近万字的札记,能看出来是手写体,被搁置在一篇论文的辅件中。
何安忘神地沉浸在其中,末尾他认真地看了看札记的落款:依…,然而再等他看时,那名字却已然是杨文君。
“奇怪!”何安努力的回想刚才那一瞬。他揉揉眼睛,确信自己是看错了。
夜幕,三个质量相等的球体在沙盘中漂浮着,他们逐渐缩小,直到最小量子态。
一串代码被植入规则中,而后便听到机器人的播报声:
“纠缠状态检验正确。”
沙盘被放大,一颗形似松果的粒子开始反转,另一侧,另外两只“松果”也跟着反转。环境变量被调整,最终它们形成了三相纠缠态。
这是人类第一次测定的多相纠缠成果,它是成功的,代表着它的可实践性。
数字世界,时间飞速旋转,一晃眼数世纪过去了,三个质量相等的量子在无数次交织后依旧我行我素的相互交织着。
时间弦再次被拨动,又是几个世纪的轮回,这次它变换了无数次初始动量。
何安开始变的没有“耐心”,他的眼皮开始打架,朦胧的就要睡去,渐渐的模糊了,模糊了,消失了。
“消失了。”何安的心里在打转,他认为这是自己睡着了,然而他的眼睛却越睁越大,越睁越亮。他的脸上写满了惊疑,他失声的喊了起来:成功了,成功了……
数字世界,三个模拟态的量子化粒子消失。构成它们的三个数字矩阵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更大的数字矩阵,呈自纠缠态,这是人工在二维世界制造的第一个矩阵链,而这,才是量子激发的核心意义,后来人们叫它量子拟合,而现在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实验室外
天空中,数十架工程无人机被光束牵引着,盘旋在高空,巨大的盘式“羽翼”哧哧作响,在努力的搭建一个钢铁框架,自动爬梯上,一个由千台模块机组成的巨型3D机器人正在缓慢的爬行,它正在将自己的躯体与框架紧密的“融合”。等它就位后,所有的缝隙将被闭合,形成一个完整舰体模型。
“它可真壮观。”
“等它铸造好,我一定得登上塔尖,好好看看这大山风景。”
沙盘中,元宇中,四架定位塔通身赤亮,光影斑斓,再次以实际参数演练了整个过程。一架300米通长的舰体,调整了姿态,在一架与地面进行物资交接的简易太空坞中,舰体进行了全面改装升级。而后在它的尾部,一个红色的光点亮起逐渐变蓝,光点闪动、打在电子捕获器上,低能级电子被激发;而后又打在宏物质喷门上,宏物质被瞬间气化;而后又在电子的冲击下,量子化;最后由尾部喷射而出。漆黑的太空背景下,一个光点在闪动,在抖动,最后成为一个静止的光点,光点在缩小,那是加速度被提升到30g之后、在空间上唯一能感知到的。星空中,一抹淡淡的尘埃像巨龙一样摆动着,最后化开,消散在寂静的宇宙。
曾经,在宇宙中也有一个同样的光点,它穿越木星,消失在太阳系尽头。在祝龙的回忆录中记着这样一句话,那是元空间中一段对话的末尾:我们只是稍微走的快一些,在时间的长河中,你们稍作努力,我们便会并肩同行,世界很大,我们先去看看。
时光荏苒,岁月不老。5460颗光影闪耀着,不分昼夜,在夜晚的天空像是舞动的彩带,将这片天与地渲染成仙府之境。
它们正在进行第四轮打印,也就是最后一轮的封装打印。
“明伟啊,我看你真的可以登上舰顶,一览众山小了。”何安说道。
“何老师,感谢您这么多年的支持。要不是您,恐怕我是看不到这个壮举了。”张明伟说道。
“我也是在完成老一辈的心愿。荣耀属于大家。”何安说道。
“世界格局每时都在变化。我们只能笃志前行。”这是作为一个军人的信念。
“太空舰队的筹备还有太多事要做,我们只是走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
“是啊。太空坞已经待时升空,到时候只需组装即可。深空号同样有许多组装流程需要在太空中完成。我们的常规动力可支撑不了那么大的吨位呀。”
“哈哈,大家不都这样嘛,或许这不是弱点,而是一种自然保护。”
“或许吧,期望我们有一天能不被它束缚。”
……
第三节:夜幕
战争的理由往往都是我蓄谋已久,而你却后知后觉。但现实却是,你的弱小是我无视于你的根本原因。
一个暗淡的虚影闪过,在它眼里,一切都像是透明的,这似乎与元宇中的感觉一样,它观察着这里的一切,声律在波动,人影若隐若现。
古老的巴西疆域某处,一个朴素的宾客室,几个族群头领正在谈话。
“我们的人民,土地,都在被他们蚕食。这种事情任何时候都无法容忍。”
“再这样下去,恐怕整个托尔特都要被他们侵吞掉。”
“我们必须联合起来,战斗是唯一的出路。”
虚影似乎找到了些许答案,它一闪而逝,另一处,一个严肃而略有庄严的会议室,挂满了象征军国主义的旗帜。
“把过渡区再扩大100里,再迁移100万人口进城。这是命令。”
“是!”
“做好战斗准备,那帮该死的土著又开始捣乱。”
“是!”
“米国的动静盯紧点,别影响我们的计划。东方的深空号已经具备太空堡垒的能力,但我们要做的是地面上的巨无霸。”
“是!”
“克雷斯的资助不要停,正亚的事情还得继续,那同样是我们的一把利刃。”
“是!”
虚影离开了这里。
在北美洲平坦的湿滩地带,胖墩的火箭依旧矗立在那里,它的第一目标是等待一个时间,然后飞往距离地球1.5亿公里的地日拉格朗日点,而后将作为一个中转站,成为星系探索的地外第一站。
当科技发展的驱动由国家竞争变成对外的探索需求时,人类社会的结构也悄悄变化。但在地面上,疯狂的旧社会挟持着资本洪流开始武力决斗。他们要重新瓜分这片大陆。
盛夏,夜幕降临
一撮小队人马潜伏在高墙外,他们借助地下阴暗的通道临近了城外的敌兵聚集点,他们的目的是摧毁这里,这是一处粮品缴纳点。许久前墙内一直需要进行这样的强制性农贸往来,但自从外墙被建起来后,就明显少了许多。
几个分散在四周的士兵正在懒洋洋的各自把玩着什么,远处,一阵嘶嘶的充电声响起,但他们并不会听到什么,突然他们只觉得自己心头一热,伴随着空气中一声难以察觉的爆破声,一股强大的电流涌上心头,瞬间麻痹了身体,然后两具干硬的身体瞪大着眼睛看着对方的身体倒下,却一声也发不出来。
一时之间,城外三处缴收点被同时端掉。
蝴蝶效应开始散漫,在漩涡中心,杂陈着各军方势力迁送来的军资器械。
一场场的冲突代表着战事的扩大,一方斥责对方的主动挑战,叫卖着人道正义,却大肆的攻城掠地。一方无力抵抗,在钢铁巨轮的碾压下,节节败退。
在巴西政府眼里,这是一场地方性混战,也是一场买卖,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中,而无论如何,受伤的却只有托尔特人。但境况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批批军资被投送到战场,托尔特人将地理优势发挥到了极致,而军国的坦克更是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所过之处,焦土成片。
周边国各自缄默,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墨西哥临海,这里聚集了百十万人众,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军火贩卖盛会,它被合法化设立在Son海城附近,在战争的加持下,这里再次热火朝天。
不久后,战场多出了一批雇佣军,被挤压在一隅的托儿特人开始反击,随着雇佣军的加入,战事陷入僵局,巴西之外的世界,看似一片平和,而各军国内部,却烽烟渐起,内变之局渐显,人们祥和的工作生活瞬间被瓦解,战火的气息很快笼罩了一些利息相关国。
原本人们并不在意,只认为这是一场闹剧,直到祸临己身……
托尔特人妥协了他们的土地,妥协了他们的仇恨,但墙内的军国,却筹谋着种族灭绝计划。
一片隔离墙隔绝了托尔特人原本的栖息地,这是巴西政府在权衡两边矛盾后作出的安排。
“这更像是新的柏林墙。”露天的议会场上托儿特人抱怨着。
“他们关闭了港口,我们没法生活下去。”有人高喊着。
“这是他们的阴谋……”
这种声音不绝于耳!
翻开历史的每一页,仇恨值渐渐拉满!
地球国家,资本社会再次政治失信,为了追求他们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军国,永远是利益集团的刀与枪,是毒瘤。美洲的战火烧到了墨西哥,亚洲区泰国军事政变,欧洲人惴惴不安,唯有非洲大陆因为刚刚平息的内乱没有太大影响。这里成为了避世天堂。
“你们的仇恨,你们的愤怒,就和你们一起、覆灭吧。”一个军国将军高喊着,他抽出自己的佩刀,再次高喊着:“发射……”
十支巨胖的热辐射震荡弹呼啸而出,数分钟后,一声声巨响,热光洒落,千公里外的托儿特人栖居地,一群怒火中烧的年青人正在义愤填膺的咆哮着,他们的仇恨就像天空中将空气点燃的弹头、直冲而下,怦然碎裂。
这并没有直接造成太多性命伤亡,但一周后。一种寄生菌悄悄的爬上了所有托尔特人,不多久后,他们便会在痛苦中挣扎而亡。
一个虚影在这里瞩望了数日,而后艰难的转身离去。
没有人再去信任对方,更没有人会在意舆论,也没有谁再会在意对方的苦难,敌对变成了死敌,邪恶的种子瞬间被点燃,血花洒落,没有一朵是无辜的。
战事迅速蔓延。墨西哥共和国曾向米国求援,他们无力镇压军阀的崛起,但对方默不作声,只是输送来一些常规物资。对局势扭转毫无作用。
以后的战斗多数是胶着的,这是大国的博弈,战争之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只有那些贪婪的资本,才是战争的疯狂吸血鬼,而在资本的背后,是一群从来都作壁上观的既得利益者。
远在非洲大陆已年过花甲的狄恩斯有些坐不住,战斗已经临近Son海,尽管那里已不是那里,但故土情还在。
他坚决地踏上了回程,带着几个近亲之人,尽管这次的回程备受阻挠。
Son海城,距离上次的集会不到一年,这里风残烛曳。已不再适合组织战斗。
“将军,我们来晚了。”一个随从见状说道。
“走吧,去墨西哥城。我们需要调查一些事情。”
三个月后的墨西哥被起义军搅的沸沸扬扬,这是一国之都,无人机就像雨滴,它们从高处飞来,径直砸向政务大楼,完美的抛物线代表着最原始的攻击手法,那就是自毁式。
平民基本安全,最多是那些被烧磁的无人机横冲直撞误落入人群,才会造成大面积伤亡。政府职能停摆,这是让那些统治者最担心的事情。
狄恩斯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情报,他们辗转去了战争的爆发地—巴西。
狄恩斯走后的中非地区大后方并不安宁,那里的原住族群开始自辖一域,不多久便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联合阵营,与克雷斯直管的三个巨城分庭抗礼,甚至有反制之势。
“将军,卫星电讯。”随从递过通讯机说道。
狄恩斯接过通讯机看了一会,说道:“先调查清楚情况再说,这次出来被多次阻扰,肯定是有人有意为之,而我们一走就有人出头搅乱局势,现在直接回去肯定是不明智的。我们得查明情况。”
“好的,将军,您尽管吩咐。”随从道。
“战争的起源是大和军国对托儿特人惨绝人寰的灭族计划开始的,这似乎与我们无关。但我怀疑大和军国的势力渗透的太深,甚至我们内部也有不少。”狄恩斯说道。
“将军,如果是这样,恐怕我们真得调查清楚。”一个随从说道。
“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我们回去的路会很困难。而且回去并不见得就一定是正确的。”另一个随从说道。
“你们说的都没错,所以我们一定得想办法弄清楚这个局。”
一番筹谋后3人乔装化身路人,各自进入巴西利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