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术数比试(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宇颂》最新章节。
这九宫图,他曾在一月前给玉曦公主和蒙婉儿讲《射雕英雄传》故事时,曾教过她们做过游戏。
公子宇前世业余时间,可是金庸迷,《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曾破解瑛姑的九宫格,前不久还教玉曦公主和婉儿背下了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有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央,其特点较之数独更为复杂,要求纵向、横向、斜向上的三个数字之和等于十五,而非简单的九个数字不能重复。
“一居上行正中央,依次斜填切莫忘;上出框时向下放,右出框时向左放;排重便在下格填,右上排重一个样。”
这个九宫图,不仅适用于九宫格,也适用于推广的奇数九宫格,如五五图,七七图等等。
九宫图据传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大帝,伏羲大帝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的来源。
“哈哈,没想到墨家弟子出了九宫阵图。”
公子宇见玉曦公主和蒙婉儿的眼里,顿时露出欢喜的神色,玉曦公主瞧着公子宇娇笑着眨了眨眼睛,跑去找王源郡守要来两张纸张和两支毛笔,她递给蒙婉儿一张纸和一支笔,自己留下一套,便低头开始画九宫阵图了。
稍许,玉曦公主将九个数字填写在她画好的九宫阵图里,她抬头看去,蒙婉儿这时也已经画好图和填写好数字。
只是那些五行神宗的弟子,怎么都愁眉苦脸地在低头思索呢?他们都没有找王源郡守去拿纸和笔。
“咦?难道他们都不会做这个九宫阵图?”
玉曦公主咬着小嘴唇,瞧了瞧公子宇,见公子宇微微点了点头,她走到蒙婉儿的身边,拿起她的纸张,走到墨家弟子面前,仰起小头娇声说道:“大叔,我们的九宫图做好啦!”
那墨家弟子微笑着躬身接过玉曦公主手里的两张纸张,拿过去仔细瞧了一眼,脸色大变,立即将手中的两张纸张躬身呈给钜子大人,说道:“大人,请看这神奇的数字!”
墨家钜子对九宫阵图也曾知晓,图中却是放着一至九不等的绳结或者小黑点来计数,玉曦公主这样的一至九的数字,他还是第一次瞧见,眼里也显现出无比惊骇的神色。
“钜子大人,怎么了?有何异样?”
邹衍圣人见钜子大人神色有异,诧异地问道。
墨家钜子将手里的两张九宫阵图递给邹衍圣人,邹衍圣人一看那神奇的数字,心里的疑惑瞬间解开,也是十分震惊,这神秘的数字,这两个小娃娃是从哪里知晓的?
而这时,墨家弟子也有几个提交了九宫阵图,只不过这阵图他们是画的黑点来代替,而玉曦公主她们的九宫阵图里,则是阿拉伯数字的1至9的数字。
一柱香燃尽,墨家弟子有四人递交了九宫阵图,而五行神宗则只有两人提交。
其中一人是邹衍圣人的大弟子——近八十岁的末西望。
大禹时期,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现出神龟,背驮“洛书”,书中除许多神秘符号,还有着治水方略。
大禹得到此书,依此治水,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收入《尚书》,名《洪范》。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里面包罗万象,甚至包含了九宫图,但却没有全解。
末西望曾听闻邹衍圣人讲述过九宫图的传说来历。
这一局,墨家弟子和五行神宗均认输。
众人瞧看玉曦公主和蒙婉儿的眼光,这时便有些神奇,不知这两个小姑娘,是如何知晓了这九宫阵图的填写方法,还有那十分神秘的数字。
这神秘的数字,邹衍圣人便没有公布于众,他想下来后再仔细询问那两个小姑娘,因为这样的数字,让他很惊奇。
这时,痴儿也有些好奇,她跑到邹衍圣人身边,娇笑说道:“师尊,玉曦公主和那个蒙婉儿的九宫阵图,为何比师兄他们做出的还快?师尊,可否让痴儿一观?”
邹衍圣人微笑着点了点头,痴儿是他的关门弟子,又十分聪慧,她开口询问,自是不好拒绝,便将手里的两张纸递给了痴儿,小声说道:“切不可张扬!”
痴儿十分疑惑地接过邹衍师尊手里的两张纸,瞧了几眼,觉得九宫阵图里的那些神秘的数字十分陌生,她是第一次瞧见,也不认识,眼里显得好不迷茫。
芯夫人见痴儿拿着玉曦公主和蒙婉儿的两张纸,似有些迷茫,娇声说道:“痴儿,将她们的题拿给本宫妃看看!”
痴儿点了点头,拿着玉曦公主和蒙婉儿的两张纸,呈给芯夫人,芯夫人接过痴儿手里的两张纸,瞧着纸上的神秘数字,也是大为惊奇,她本想询问玉曦公主如何知晓这神秘的数字,这时,只听墨家弟子说道:“师兄,请你出题!”
“好,师弟,请听好: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这?雉兔同笼的题?”
“这个题虽然也是一个古老的数术题,但在秦末时期应该还没有多少人知晓啊?而流行却是在公元五世纪左右,《孙子算经》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这一问题是一个二元方程,锻炼从应用问题中抽象出数术的能力,前不久他才教了玉曦公主和蒙婉儿,但他不知两人理解到了何种程度。”
“这个题应该是难不住墨家弟子吧?”
公子宇这样想着。
那柱香才燃烧了三分之一,蒙婉儿已经交了卷子。
玉曦公主则是咬着笔,愁苦着脸儿,望着卷子上的题不知如何作答。
“看来到二元方程式后,妹妹的数术果然比不得婉儿。”
这柱香燃烧到了一半,一个墨家弟子也提交了卷子,他哈哈大笑道:“师尊,弟子可是提交了两个答案!”
“什么?他竟然提交了两个答案?这题能有两个答案吗?标准答案应该只有一个吧?可是我一个都还没想到!”
一个五行宗弟子,看着那有些得意的墨家弟子,摇了摇头,扔掉了手中的毛笔,叹息着回到了坐位上。
《孙子算经》提出了两种解法:其一:上置三十五头,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减多,再命之,上三除下四,上五除下七,下有一除上三,下有二除上五,即得结果;其二: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即得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