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三章(续4)+第五部第一章(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上官莹在莫斯科》最新章节。
孤独无助的感觉
坐在干净明亮的出租房内,望着新装修的墙壁、地板,全新的家具,自己新安的颇具现代风格的窗帘,上官莹突然被猝不及防的孤独感抓住了,她的心陡然充满了悲哀,不禁潸然泪下。她仿佛看到了蜷缩在沙发里的弱小而单薄的自己。八个月,为了离婚而苦恼、焦虑,她拼尽了全身的力量,绞尽了脑汁。离婚后又有八个月了,她依然苦恼、焦虑,又是阿芬娜、又是房子、又是票子,她东冲西突,无时无刻不在竭尽全力试图获得完满的结果。结果呢?尽管她用尽全身解数,还是常常感觉力不可支;尽管她拼命坚强,还是无法避免时时冒出的脆弱。上官莹真希望有一位白马王子从天而降,帮她解决所有问题,让她心有所依,身体也能得到休息。有个王老五也好啊!但她明白,无论是白马王子还是王老五,都离她太远,而且不知她命中是否有他们的位置。与其等待他们的到来,不如自己去争取。
记忆中她也曾孤独过,那种孤独是无奈的,无法排解的。明明丈夫就在身边,却深知他们之间有无法跨越的分歧,而且无望达到一致;她不会得到她所希望的理解和她想要的帮助。而现在的孤独是无助的,力不从心的,是不依赖于谁,是有希望的。只要咬牙坚持,不放弃努力,她定会变得更加坚强,一切都会好起来。上官莹的眼泪没有了,心中又燃烧起了斗志,她相信自己可以。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通过钱解决的,她要拼命赚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
大市场要关了金英回国了中介难做了
想到挣钱,上官莹心中刚刚腾腾上窜的火焰一下有些摇摆不定,忽明忽暗了。这正是她最近以来非常担忧、困惑的问题。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即将关闭的风闻越来越烈,不少中国人都纷纷回国了。这其中就有她的好朋友金英和她的丈夫林祥夫妇。是的,金英和林祥五年前就结婚了,他们的儿子都四岁了。林祥从金英的合伙人变成了丈夫,做起生意来更卖力了,夫妻俩各取所长,通力合作,他们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富足,几年的时间就在在天津买了三四套房子。可是近一年来,生意不如从前好做了,付出的努力比以前多好几倍,但所获却不尽如人意。林祥是卖货的主力,因为市场离家单程开车就需要一个小时,林祥不得不每天四五点就起床,开车去市场批发。多少年下来,他感觉累极了。日复一日的劳顿,他已经麻木了,似乎生活的内容就应该是每天一大早出发,忙碌,然后回家,吃一顿合口的晚餐,喝一瓶啤酒,睡觉。除了每日卖货、无论黑白随时准备接货,还要担惊受怕:怕警察无故盘查,怕马匪纠缠,怕汇率不好,怕市场里许多说不清什么时候降临到头上的杂七杂八的麻烦……林祥说他每天喝一瓶啤酒就是为了忘掉诸多的不愉快,可以尽快入睡。心力交瘁加上越来越劲的关闭市场的风声,林祥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了,他对金英说:咱们回国吧!
金英是个精明人,她俄语好,所以接收信息的范围和层次都更多一些,她也从中国人、俄国人那里,甚至是电视新闻上,听到了不少关于市场维持不了多久的消息,她敏锐地觉察到林祥的提议或许是对的,特别是她也看到了林祥对去市场越来越抵触,她心疼他,于是果断决定班师回朝。他们说干就干,迅速以比原价稍高的价格卖掉了集装箱,处理了所有货物,带上孩子回国了。他们走得正是时候,因为半年后,市场关闭的趋势更加明显了,原价十万美金的集装箱一万就可以买下,再往后,白给都没人要了,大概一年以后,市场就全面关闭了。金英和林祥抓住了有利时机,全身而退。那些没有及时走掉一直观望的,和抱有侥幸心理坚持的中国商人就不像他们那么幸运了,或多或少都赔了,有些人损失惨重。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的关闭,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虽然这个时代比较短,从1990年初到2009年止。整个市场占地面积超过49公顷。据俄罗斯移民联合会称,该市场有超过10万人工作,它让不少中国人、俄国人及独联体国家的人富裕了起来。据俄罗斯联邦商会的信息,其中约6万名商人来自中国。
上官莹在出租房里考虑挣钱的事情时,市场还没有关闭,但由于像金英夫妇这样的中国人不断打道回府的原因,上官莹的中介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客户越来越少,可他们的租房要求越来越高,又要房子好还要价格好。以前是客户等房,只要有房,好几个客户都拿着定金准备签合同;而现在,为了一个客户就可能看好几套房子,还未必能达成协议。为了抓住房客,不少俄罗斯房东对中国客户也没那么苛刻了,不仅降低了要求,还降低了房租,甚至还有主动提出优惠的,比如给换个新床,买个新洗衣机什么的。这一切都意味着,做房屋中介越来越难了,相对的,佣金也挣得越来越少了。这让上官莹感到隐隐的威胁,为了自己和阿芬娜的生活,为了能常回国看看,为了可以出国旅游——这是上官莹的爱好,也是她所认为的生活常态,为了阿芬娜的未来——她是有愿望让阿芬娜去中国上大学的,但她有实现这个愿望的可能吗?上官莹越想心里越发紧,她猛然意识到,寻找更好的出路,迫在眉睫。
寻找出路与“建梁”结缘
上官莹天生爱笑,她的笑对于每一个看到她的人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她办事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每一个通过她找到房或者她带着看过房的客户都完全信任她。她美丽端庄,透着文雅和善良,她身上那种天然的傲气和满满的正能量总在不经意之间感染到他人,初次见面便会产生要与之交往的愿望。当上官莹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寻找挣钱机会上时,很多相识的人都陆陆续续给了她各种各样的建议。一位熟人非常热情地鼓励上官莹做“安利”,说她又会中文又会俄文,又漂亮又善交往,是做安利的不二人选。上官莹对安利一无所知,后来通过熟人的讲解和学习了解到:安利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家居护理产品公司,90年代就落户中国了,采用店铺和营销人员结合的方式销售产品。不知是什么原因,部分在中国销售安利的人2007年转战到俄罗斯来了,这样,在俄罗斯的华人华侨中也开始了以安利的营销方式推广安利产品,上官莹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这位熟人带入安利的。熟人给了她很多介绍安利的录像和文字资料,这些资料让上官莹学到了不少励志及如何与人交往的方法,但却没有因此而推销出产品,也没有找到合作伙伴。本来对此项事业充满信心的上官莹,看着家里积存的整柜安利产品,自叹非此道中人,放弃了努力。她是个很容易被鼓动却难以去带动他人的人,后来又被鼓动做过“天狮”、“康美”等运营方式大同小异的营销,都以失败告终:产品还可以慢慢用,保健品就只能整盒整盒地扔了。从此以后,上官莹就下定决心不再碰类似事情了,她实在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
有一家服装厂的经理,请上官莹做助手,想借助她的帮助把中国服装打入莫斯科的正式商店。想法很好,可她一打听,手续太复杂,在莫斯科当时的经营条件下基本不可能,尤其是如果厂家没有巨大经济实力的话。这件事儿就不了了之了。还有熟人想和她一起开公司搞旅游;搞技术培训;搞中医按摩;请她做翻译……除了做翻译,其它事情上官莹都是浅尝辄止:或者是因为她没有兴趣,或者是因为她觉得太辛苦干不了,或者是因为她无心从头做起经历创业的艰辛,总之,她跑了很多路,与很多人会面、交谈,她试着上网寻找信息,都是开始兴致勃勃,越往下做越觉得做不了就停下来了。直到有一天,上官莹碰上了方向——一家大型私人企业在莫斯科代表处的首席代表。凑巧的是,她正在寻找方向,结果和“方向”撞了个正着。
方向是于文君给上官莹介绍过来的客户,他刚到莫斯科不久,需要一套装修较好、设备齐全的三居室居住。初次见面,上官莹对方向没什么特别的印象,他的模样像所有中国的年轻知识分子,清瘦,中高个,直发、分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穿着一件不深不浅的咖啡色夹克衫,一条蓝色牛仔裤,背着一个笔记本电脑的黑色帆布包。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他稍微有点儿驼背,说话声音比较轻。
第一次带他看的房他不太满意,上官莹仔细了解了他的想法,又约他看了另一套房,他一看就面露喜色,马上交了定金。从方向两次看房的表现,上官莹感到他虽然看上去有些瘦弱,而且说话声音还比较轻,但他是个头脑非常清晰,表达非常准确,办事非常果断的人,不禁有些佩服他了。怪不得人家是首席代表呢!虽然年纪比自己小,但办事绝对沉稳,很有主意。她有点儿想和这样的人保持联系,可又找不出特别充足的理由,想了想,在送方向回住地的路上,主动对他说:“方总,您刚来莫斯科可能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有我能帮得上的请别客气!”方向笑着说:“谢谢!谢谢!太需要了!少不了麻烦你!我一点儿俄语不会,这边的人很少讲英语,弄得我干点儿什么事都别扭。”上官莹搭着话:“是啊!理解。”过了会儿,方向问上官莹:“莹姐,你除了做中介还干别的吗?”上官莹回答说:“没干别的,目前就做中介。不过我最近很想做点儿别的,正满世界打听呢。”“是吗?”方向听到这里,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几秒钟后,他用试探的口气对上官莹说:“莹姐,我是建梁五金配件公司的,目前正在注册我们公司在莫斯科的代表处,我们需要经销商,也需要业务员,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考虑加入我们。”“啊?”上官莹被突如其来的机会弄得不知怎么回复了,她愣了一下,马上说:“当然好啊。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方向可能也感觉到自己的话对上官莹来说有点儿唐突,他笑着从电脑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上官莹:“莹姐,这上面有我们公司的网站,你上去了解一下,看看是否感兴趣。如果你有意加入我们,咱们再细聊。”“好的,我先了解一下,然后和你联系。谢谢!”
上官莹接过名片,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好,似乎这名片连接着一个可能的好运气。她一定要弄明白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加入他们。如果能加入就太好了!上官莹还没上网,心里就盼着要争取到这家公司的工作了,就她目前的处境,她太需要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工资了!她和阿芬娜的生活需要保障,而成天“打游飞”的中介工作在大形势下,很难让她心安地生活了。
(下面是第五部第一章)
1走向更大空间
积极争取入职
上官莹回到家就急不可待地打开了电脑,找到了建梁公司的网页。哈,好气派的网页!天蓝的底色,清澈、明朗,上官莹一向对蓝色情有独钟,建梁公司的网页在映入眼帘的那一刻就吸引住了她。图片全是些非常漂亮的建筑,广州白云机场居然也在其中!每座建筑都有明亮、透彻的大玻璃窗,而窗上都安装着熠熠生辉、形状各异的不锈钢配件,更显得建筑的晶莹透彻,精致华美。上官莹还是第一次看到玻璃窗不用框安装的样子,仔细一看,这种玻璃窗叫玻璃幕墙,而这种亮亮的配件叫驳接爪。再往下看,建梁公司还做不锈钢护栏,各种各样新颖别致的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护栏。哦,还有玻璃门控配件。上官莹眼睛都看花了!她人生中第一次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当作产品看,而这些产品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基本上没什么关系,只有在公共场所才能看到它们(当然驳接爪她似乎从来没见过),它们给环境制造了整体的美感,但一般人不会特别注意它们。
现在,当上官莹认真看这些产品图片时,才忽然发现产品本身原来那么美,妙不可言。而所有这些美是制造出来的,建梁公司就是制造这些产品的。上官莹心中油然升起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一定要去建梁公司工作!不仅仅是生活需要,也希望成为美的代言者,推销人。她确信莫斯科需要这些美的东西。激动之余细想,她又有点担心,担心自己没有任何专业知识,是否能够胜任与客户交流的工作?建梁是否需要她这种文科出身的人?但只是片刻的犹豫,她便抱定了试一试的决心:什么都是可以学的,为什么她不能多学点儿东西呢?何况,这是她目前唯一的机会,也可以说是一线生机,她必须抓住!为了得到机会,下功夫学点儿新知识在所不辞。于是,晚上她就给方向打了电话,说对工作感兴趣,非常希望加入建梁。方向的口气很平静,问:“你上网看了?你想好了?”“对,我想好了。”上官莹本以为方向的反应会很兴奋,没想到他比较平淡,为了表明她的认真态度,她开始搜索记忆,谈了对于建梁公司的初步认识和感想。听了她这番话,方向似乎有些高兴了,约上官莹第二天见面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