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第三章(续1)(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上官莹在莫斯科》最新章节。
2让五星红旗在俄罗斯旗舰营地升起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上官莹重新开始了三年前,也就是做华人协会主席以前的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每周六去学校教课,平时在家做私教,有时兼职做翻译,时不时地也做些贸易,如果俄罗斯客户求上门的话。除了工作,还做些做家务,熨衣和收拾房间用的时间最多,但她太享受干完这些话时的感觉了,当她看到平平整整的衣服和整洁一新的房间时,总有一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轻松感,这种感觉让她工作起来都觉得很爽。上官莹对做饭没有一点耐心,任何时候都本着一切从简的策略,能生吃的绝不动火。但有两件事却一直坚持着,而且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一个是每两周一次的美容,美容师卡琳娜已经成了她无话不谈的老朋友;再一个就是每周四到五个小时的锻炼,由于搬家健身俱乐部换了好几个,但运动的习惯一直没变。在华人协会工作的几年,有时因为事情太多而无法定期锻炼,但一直没停了锻炼。如今时间多起来了,锻炼时间有保障了,还可以不着急不着慌地散步、逛商场了,甚至,上官莹还想到了练毛笔字。上官莹和一位大师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她很喜欢隶书,可惜后来因为太忙只是常常想,却很少练。现在有时间了,可以练了。她还想学学化妆,想学着做抖音……
上官莹天生就是静不下来的人。虽然她总幻想着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但这样的生活过了一段,她就会有新的想法,似乎永远不满足已经拥有的;她常常很渴望有静下来的时间,可往往刚刚有点儿时间就一定要找点事情做,似乎如果不做点什么就是荒度光阴似的。这天,有一所刚开设中文课的学校请上官莹去听他们学校老师讲的中文课,希望她能给授课老师提一些建议。上官莹刚好有时间,就痛快地应下了。
上官莹没有料到,她被作为汉语专家、尊贵的客人介绍给了那天上课的学生、老师和学生家长。该校外语教研组组长向她介绍,这所学校的中文课一直处于开开停停之中,学生和家长都热情很高,可合适的老师却很难找到,所以有老师时就开课,没有老师时就停课。最近学校又找到了一位老师,但因为没人懂汉语,无法考察他的汉语水平,所以经人介绍,请上官莹过来帮忙看看,顺便和她讨论一下如河开展汉语教学的事儿。那位老师的课刚结束,上官莹正要和教研组长谈谈自己的意见,一位学生家长快步走到了她面前。他中等个儿,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穿着一套颜色不深不浅的灰色西服。五十岁左右,戴着副金边眼镜儿,头发有些花白了,看上去像是个官员。他客气地对上官莹说:“米拉娜,您好!我是格列波的家长,我叫亚历山大,我想找您谈谈,但不是关于学汉语,是想探讨一下我们是否有可能合作。我是阿尔杰克基金会主席。您知道阿尔杰克吗?”上官莹本以为学生家长是要请她教课,没想到是谈合作,她有点儿懵,但马上反应过来合作一定跟生意有关,机会不可错过。于是她说:“您好,亚历山大!阿尔杰克?好像听过这个名字,是不是一个石油公司?”“哦,不是,不是,是一个国际少年儿童中心。”这时,教研组长走了过来,叫上官莹一起去办公室。亚历山大认识教研组组长,忙跟她打了招呼,然后对上官莹说:“这样吧米拉娜,您先忙,我们找个时间到我办公室细谈。这是我的名片。请您有时间时给我打电话。”上官莹接过名片,说:“好的,我明后天给您电话。”名片上写着:阿尔杰克国际少年儿童中心基金会主席亚历山大鲁宾斯基伊万诺夫。上官莹的脸上顿时飞上了一抹红霞,石油公司,哼,真不好意思。她自己笑了。
原来阿尔杰克是俄罗斯联邦科教部直属的青少年营地,它建造于苏联时期的1925年,无论是哪个时代,阿尔杰克的名字都无人不晓,路人皆知,能够参加阿尔杰克营地活动是一种骄傲和荣誉。阿尔杰克位于克里米亚,占地218公顷,其中102公顷为公园,园内有500多种植物,拥有绵延7000米的儿童专用沙滩海岸线。这是世界营地之最,没有之一。无论其规模、占地面积、接待人数,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其现代化设施和丰富多彩的营地活动项目,是世界上最好的。在和亚历山大会面之前,上官莹从网上大概了解了一下阿尔杰克,她很喜欢网上那些关于营地的照片,只是不清楚亚历山大希望怎么合作。
世界青少年夏令营向中国孩子发出邀请
亚历山大的办公室坐落在莫斯科市中心一座年代久远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里,推开沉重的高高的木门就莫名地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苏联时代。亚历山大热情地接待了上官莹,虽然只匆匆见过一面,却像多年的老朋友似的,着实让上官莹感到受宠若惊。以前她去客户公司,客户一般都是礼貌地问,要喝点儿什么吗?茶还是咖啡?上官莹一般都是要咖啡,客户就用咖啡机做一杯咖啡递给她,也有什么都不提供干聊的客户。而在亚历山大的会议长桌上,摆满了各种花色的小块儿糕点、巧克力,还有蜂蜜和砂糖。亚历山大问上官莹喝什么,上官莹说咖啡,他马上冲了一杯咖啡递给上官莹,还用手指着桌子上的小点心和巧克力糖让她自己挑着吃。上官莹一边点头一边言谢,最初的拘谨荡然无存。
亚历山大自己冲了一壶茶,倒了一杯。几句寒暄之后,谈话进入正题,亚历山大开口讲了上官莹最关心的事情,他说:“米拉娜,你大概了解了阿尔杰克是国际少年中心,截止到2016年,中心接待了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150万个孩子,我也曾是这项孩子其中的一个。”说到这儿,亚历山开心地笑了一下,大概是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可遗憾的是,阿尔杰克至今没有接待过来自中国的小朋友。”亚历山大的表情有些严肃了:“我想找你谈合作,就是希望你能组织中国孩子来阿尔杰克度假。我们特为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开辟了一个新项目,叫做《地球——我们的家园》,目的就是让世界各国的优秀青少年欢聚一堂,相互学习,敞开心扉,尝试新事物,从不同角度认识生活,看待世界。目前估计有20个左右国家的孩子参加。阿尔杰克高层非常希望能够邀请到中国小朋友参加这个国际项目。你觉得怎么样?”“好!太好啦!这是件大好事啊!”上官莹感觉这是好运从天而降直接砸到了她的头上,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她仿佛置身于梦中,有些恍惚,她觉得自己的形象忽然高大了,在亚历山大眼里,在世界青少年中心面前,她就是中国的代表啊!紧接着她又说:“这件事我可以做,我们可以合作。”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这种活动不仅意义重大,还有经济收益,实在是一举两得。
上官莹异常兴奋,脑袋飞速地转起来。她向亚历山大仔细了解项目内容、要求等等细节,可这一了解,她有点儿泄气了。事儿是好事儿,但做起来似乎难以想象的复杂。它好像一座美丽的岛屿,目前的上官莹只是隔海相望,要想身处其中还得走很长一段路。她只是在网上大概了解了一下阿尔杰克,它具体是什么样子?它到底好在哪里?怎么组织中国孩子?怎么把他们从中国带到俄罗斯—莫斯科—克里米亚,最终到达阿尔杰克?孩子们怎样度过21天的封闭式夏令营?大大小小的问号纷纷出现在上官莹的脑海里,她从来没有组织过类似的活动,她无从回答,毫无头绪。亚历山大似乎看出了上官莹的心思,问她:“你想不想自己先去阿尔杰克看看,实地感受一下?”上官莹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问题的答案,大睁着眼睛问了一连串的问题:“我可以去阿尔杰克吗?怎么去?什么时候能去?”亚历山大一脸轻松的笑容:“怎么不可以?那是咱们的地盘,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从莫斯科到辛菲罗波尔坐飞机三个多小时,然后再坐两个多小时的车就到了。阿尔杰克要看的很多,全部参观下来需要两三天。要住两夜。”“哦,那我想想什么时候去。我能再带一个人去吗?”
上官莹飞速运转的脑子里已经想到了一个可能共同做此事的人,这个人刚好在莫斯科,上官莹想让她一起去看看,这样再讨论具体问题就比较容易了,所以她征求亚历山大的意见。“没问题。你觉得有必要就可以。”亚历山大肯定地回答,他接着说:“等你决定了什么时候去,提前跟我说一下,我安排人给你们买机票,也安排一下你们的参观事宜。”“太感谢了!我这边商量好了就给您打电话。”虽然只是第一次正式会面,亚历山大给上官莹留下来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是那么亲切,和蔼,善解人意,办事细致周到,他善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不知不觉间合作的事儿谈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亚历山大让上官莹想起了克鲁斯特公司的阿列克谢,他们性格不同,一个急,一个慢,一个说话声如洪钟,一个说话低沉浑厚,但待人,准确说待她,都那么热情、诚恳、热心、关注,她和阿列克谢已经是老朋友了,她觉得和亚历山大也将是长久的朋友。
上官莹头脑里这个可能和她一起做事的人,叫尤薇嘉,是两年前在西安偶然认识的。当时上官莹带着几个自己的学生去西安旅游,中饭时在西安著名小吃街的一家店里吃羊肉泡馍,薇嘉也正跟几个朋友在那家店里享用午餐,他们是来西安办事儿的。她听上官莹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学生们讲俄语,就凑过来对上官莹说:“你好!你们是从俄罗斯来的吧?”上官莹很惊讶,她居然一下就听出他们是在说俄语,她答道:“是啊,您去过俄罗斯?”“去过,我在俄罗斯还做过几年生意呢!”薇嘉很兴奋地回答。上官莹听她这么一说也很高兴:“哦,是吗?您是在莫斯科吗?”薇嘉急忙解释:“噢不不,我已经回国几年了,我女儿在莫大读研。一听你们说俄语我就感觉很亲切。所以过来跟您聊几句。”然后,她用俄语向正在兴致勃勃吃羊肉泡馍的俄罗斯孩子们问好。孩子们忽然听到这个中国人用俄语跟他们打招呼,顿时特别激动,马上用中文喊:“你好!你好!”上官莹让孩子们吃饭,自己坐到薇嘉的桌子旁和她说说中国话,歇歇。
上官莹得知,这个热情和她攀谈的女人叫欧阳薇嘉,是新宁人,早期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工作生活过几年,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回国了,虽然人回国了,但回国后做的事儿还是和中俄两国相关,比如做贸易,文化交流什么的,都是别人请她帮忙,她跟着一起做,所以做得比较杂。她对俄罗斯很有感情,女儿大学一毕业她就建议女儿到莫斯科读研,似乎是延续她在俄罗斯的存在。她女儿很争气,在莫斯科读了一年预科,就考上了莫斯科国立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薇嘉说,现在她常去俄罗斯,去莫斯科看看女儿,也顺便办一些事情。薇嘉讲起话来细声细语,有时为了增加气氛还故意嗲嗲的,女人味儿十足;可她的用词造句又特别生动有趣,说到高兴时眉飞色舞,给人很活泼、经过见过的感觉。聊到末尾,她对上官莹说:“认识你太高兴了!以后我去莫斯科就找你去了啊!也欢迎你有时间到新年玩儿!”说完,哏儿哏儿地笑。上官莹一下就被她的风趣和热诚吸引了,她说:“我也很高兴认识你,好啊,我在莫斯科等你。”她们互相添加了微信,薇嘉还把女儿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上官莹,临了还说了一句:“以后有合适机会咱们合作哈!”上官莹点点头:“好,好!”她心里想,我只是一个教书的,能有什么合作机会呢?
现在,机会真地来了!而且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当亚历山大说到阿尔杰克的事儿,上官莹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就是薇嘉。自从在西安认识以后,薇嘉每次来莫斯科都约上官莹见上一面,她们一起聊天、吃饭、喝酒、逛商场。上官莹觉得和薇嘉在一起特别开心,她喜欢薇嘉的幽默风趣,喜欢她的聪颖伶俐,她会讲很多笑话,学多种方言,经常把上官莹逗得大笑不止。上官莹尤其佩服薇嘉那股自信的劲头,仿佛什么事儿都难不倒她,她给上官莹讲了不少以前在伊尔库茨克做生意时的事情,显然她是个头脑灵敏颇有经验的生意人。总之,薇嘉让上官莹联想到了于文君,也是那么能干,那么聪慧,那么有气质,那么时尚。薇嘉更多了几分亲切,灵活机动;而于文君办事严谨,更有韧性。几天前薇嘉打来电话,说到莫斯科了,约上官莹有时间一起出去吃饭,真巧,正好见面时可以和她聊聊组织中国孩子来阿尔杰克的事儿,于是,上官莹马上和薇嘉约好了见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