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上将军之请【3000字大章..(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儒圣:我读春秋的》最新章节。
第十三章:上将军之请【3000字大章求收藏】
“父亲,您面上的喜悦之情难以掩饰,可是有何喜事?”
李红缨身姿微倾,宛如春日柳丝,轻启朱唇,目光中带着几分好奇,细细审视着李世民。
“那是自然之事!”李世民爽朗一笑,未加掩饰,直言不讳道:“此乃一句响彻州郡的辅助诗篇,其威力非同小可!”
“红缨,你可曾细想过,一句达到鸣州境界的辅助诗,在两军交锋之际,能激起何等波澜,唤醒多少英勇之心?!”
李红缨面容恬静,闭目沉思片刻,回忆涌上心头:“父亲昔日提及,即便是县级辅助诗,亦能激荡军心,使战士们如虎添翼,战力倍增。”
“哦”李红缨恍然大悟,眼中闪烁着智慧之光,“如此说来,那诗句不仅可助我提升掠火枪之威,更能为大军所用,成为无上助力!”
李世民轻叹一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你啊,一旦心系你那长枪,旁事便皆成浮云。正因如此,我始终不愿你涉足武学,唯恐你陷入团队之中,反被他人利用,生出枝节。本想将你送入大理寺历练,未曾想你却乐在其中,忘却世事,一心只想做那英雄梦。”
“那我就找一个统帅,让他统揽全局,我只需冲锋陷阵,做个先锋便是。”李红缨俏皮一笑,吐露粉嫩香舌,对着李世民扮了个鬼脸,尽显女儿家的娇憨。
李世民见状,只是微笑不语,心中自有计较。他深知女儿性情,故未多加责备。
此刻,他心中所想,乃是日后若自己不在,谁能成为女儿的指路明灯,让她行事不再冲动。
言归正传,李世民目光转向李平安,面带和煦笑容,温声道:“李平安,你可曾听闻一事?”
“学生在此,愿闻其详。”李平安躬身行礼,恭敬应答。
“昨夜,长安城内消息不胫而走,传至城外校场,道是长安县内诞生了一句惊世骇俗的鸣州级辅助诗,且为难得一见之佳作。几位大学士对你此诗赞不绝口,称其为鸣州第一辅助诗。我闻讯后,一早便匆匆赶回,本想派人打探你的下落,却不料在此巧遇,实乃缘分。”李世民言简意赅,道明来意,此行专为李平安而来。
李平安心中明了,对方此番特意寻来,必有要事相商。
“上将军有何差遣,但说无妨。”李平安主动开口,显得洒脱不羁,欲给李世民留下良好印象。
“非是差遣,实乃一桩请求。”李世民语气诚恳,言下之意,尽显谦逊。
李平安未有丝毫自满之色,深知自己尚未触及童生文位的门槛,岂敢在一位三品武夫面前夸下海口,于是谦逊地答道:“上将军言重了,您身为天策府之尊,又兼三品武夫之威,无论是身份显赫还是实力超群,皆非学生所能企及。若真有差遣,学生自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李世民,这位行事果决的将领,目光如炬,凝视着李平安,缓缓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等佳句出自你手,实为难得。鸣州级的辅助诗,唯有在原作者才气充盈之下,方能尽显其威。”
言及此处,他话锋一转,直言不讳:“我欲请你以此诗为引,为天策军的兵刃注入灵性。”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天策军,那是数十万雄师,为如此庞大的军队兵器赋灵,即便是大儒,亦需月余之功,而李平安,尚未踏入童生之境,如何能够承担此重任?
李红缨见状,心中不忿,为李平安打抱不平:“父亲,您这是强人所难,他尚未晋阶文位,怎可如此要求?”
李平安心中感激李红缨的直率与好意,却也明白,能统帅天策府的上将军,怎会不知此理?他疑惑地望向李世民,静待下文。
李世民轻笑,宽慰众人:“我自然知晓此事非一蹴而就,故未设时限。李平安能作出鸣州诗,未来晋升举人文位自是顺理成章。待他日功成,再行此事不迟。”
“当然,作为交换,我亦会给予相应的报酬。日后你若有所求,只要不损大唐社稷,我必倾力相助。”
三品武夫的一诺,等同于未来无数可能的助力,这笔交易,实则是双赢之局。毕竟,三品武夫在人族之中,已是顶尖强者,其影响力与实力,非同小可。
李平安闻言,爽快应允:“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